(本版圖片為資料圖)
調峰調頻公司因改革而生,并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和電力體制改革的步伐不斷發展壯大,始終致力于高質量建設好、運營好調峰調頻電源,不斷提升支撐和保障南方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升電網消納清潔低碳新能源的能力。該公司成立15年來,調峰調頻電源裝機容量從432萬千瓦增長到1073萬千瓦,增長148%,大幅提升了電網調節能力。“十三五”期間,調峰調頻電源保持安全穩定運行,機組啟動成功率99.86%,蓄能機組應急啟動成功率100%,有力保障了電網的安全穩定,為南方五省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隨著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南方電網公司積極部署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調峰調頻公司將積極把握發展機遇,勇當主力軍,加快發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業務,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高質量建設調峰調頻電源
1983年2月,被譽為“西電東送橋頭堡”的天生橋二級水電站正式開工建設。1992年12月,電站首臺機組投產發電。隨著與電站配套建設的4回500千伏、8回22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相繼建成投產,廣東、廣西、貴州、云南電網正式聯網,形成了南方電網的重要樞紐,國家積極實施的西電東送戰略變為現實。
1984年4月,根據上級安排,已動工3年的魯布革電站在國內基建項目首次引進世界銀行貸款,并第一次在部分項目實行國際招標,隨之帶來的建設管理模式和管理效率的巨大變化引起了廣泛關注,掀起了水電建設領域的“魯布革沖擊”。
天生橋、魯布革兩電站投產以來,把貴州、云南的清潔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廣東,不但改善了廣東的電源結構,提高了電網安全性和供電可靠性,助力改革開放排頭兵廣東省的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貴州、云南等西部省份的經濟發展。30多年來,兩個電廠累計發電量2300多億千瓦時,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同樣是上世紀80年代,廣東開始建設國內首個大容量、高水頭抽水蓄能電站——廣州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的廣蓄電站,不僅在國內是首個,在世界上也是容量最大的,所以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都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面對重重困難,廣蓄建設者立志要建設一座對標國際一流的抽水蓄能電站。他們攻克了高壓岔管設計、施工等技術難關,大膽引進國外先進管理模式,當時電廠人員配置只有國內電廠人員配置標準的六分之一,最后只能通過技術援助合同解決人員培訓問題,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國際眼光的管理人員,真正實現了建設國際一流電廠、培養抽水蓄能領軍人才的目標,形成了行業內爭相學習的“廣蓄模式”。
2006年,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化,南方電網組建了專業化經營調峰調頻業務的調峰調頻公司。該公司成立后,惠蓄、清蓄、深蓄、海蓄、文昌氣電等相繼建成投產,并在建設期間就創造了許多驕人的成績。
當時裝機容量并列世界第一的惠蓄電站,一臺機組成功實施國產化,2011年全面投產。2018年9月全面投產的深蓄電站是我國首座建在超大型城市中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也是南方電網公司首座機組全面國產化的蓄能電站,在滿足大城市施工對安全、環保方面的嚴格要求的情況下,創同類型電站竣工驗收時間紀錄,并獲評“國家優質工程”。海南島上建設的第一座抽水蓄能電站——瓊中抽水蓄能電站,從開工建設到首臺機組投運僅用時45個月,創下了國內建設用時最短紀錄。文昌燃氣電廠在國內率先實現了機組投產即具備一鍵啟停(APS)功能的目標,大大縮短了機組啟動時間,為鄰近的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提供了堅實的電力支撐。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抽水蓄能發展大大提速。當前,梅州、陽江等抽水蓄能項目正在爭分奪秒建設,南寧、肇慶、惠州中洞等項目前期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多個項目建設已取得政府許可。
以數字化建設保障電網安全穩定
近年來,調峰調頻公司大力推進數字化發電企業和智能電廠建設。所屬電廠通過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逐步實現了廠站計算機監控、流域遠程集中監控、水情測報、水調自動化和大壩安全監測為主的自動化技術體系,設備可靠性不斷增強,運行電廠均實現“無人值班、少人值守”運行管理模式。在此基礎上,調峰調頻公司進一步加快了數字化進程。
2020年12月,惠蓄公司為每臺機組配置了30個單點監控策略和6個順控監測策略,用以收集和分析各個機組子系統和常見的機組工況轉換情況數據,率先在調峰調頻公司系統內實現8臺機組各關鍵流程設備動作情況統計功能。為機組監控搭建的監控流程云計算數據分析平臺,實現機組各工況轉換的在線監測,同時能夠有效對各個開關展開數據分析,并對動作時間超時或者異常進行自動報警。
今年3月10日11時,文昌燃氣電廠主廠房0米層2號機組真空泵區域出現漏水。經過智能化改造的電廠工業電視系統在第一時間感知到并發出報警,提醒值班人員進行處理,在生產設備出現異常漏水初期即完成了消缺。
這是該公司《基于機器視覺的電廠生產區域智能感知技術研究與應用》科技項目的實際應用。該技術具備電廠內設備自動巡檢、環境異常主動預警等機器視覺透明感知系統,能夠快速定位和識別漏油、漏水、漏汽、漏氣,第一時間將故障消除于萌芽階段。這也是調峰調頻公司推動智能巡檢技術的積極實踐。
隨著南方電網以數字電網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進入實質性階段,新能源中的風電光伏等的間歇波動、大機組和電網廣域互聯等等,對電網供電安全穩定方面形成了不小的挑戰,電網所具有的調峰調頻能力就顯得更加重要,具有調峰、填谷、調頻、黑啟動等功能的抽水蓄能電廠必將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推進數字化電廠建設將持續提升調峰調頻公司水電機組智能控制能力以及源網協調能力,增強機組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快速響應能力,進而提升電網調峰調頻能力,輔助提高電網接納間歇性新能源的能力,有力地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
目前,調峰調頻公司正加快推進集控中心建設。建成后可對位于五省區的各調峰調頻電廠,包括電池儲能站,進行集中遠方實時監視、控制等功能,實現多廠站少人可靠監控的運行集約化目標,推動該公司專業化、集約化水平獲得跨越式的提升。
創新開拓推進新型儲能發展
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下,我國新型儲能建設將步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據預計,到2030年南方電網區域內電化學儲能將投運4000萬千瓦。
為推動電池儲能在電網中規模化應用,調峰調頻公司早在2009年11月就啟動了“10兆瓦級電池儲能站關鍵技術研究及試點”工作。2011年1月,世界首座調峰調頻鋰離子電池儲能站——深圳寶清電池儲能站建成投運,首次驗證了兆瓦級電池儲能系統在電網中運行的可行性及特性。
從2009年開始,調峰調頻公司儲能科研團隊開始承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和國家部委科研課題,建成首個無變壓器高壓并網電池儲能系統,主持完成國內首個電化學儲能國家標準,構建國內電池儲能設計標準體系,試驗了多種技術路線與應用場景,引領了儲能行業由冷到熱的發展。
寶清站的建成投運,真正意義上實踐了電池選型、模塊拓撲、系統集成、廠站設計的完整技術路線,同時也包含了自動化控制、監控平臺、消防系統等所有配套設計方法,對行業有著標桿性的示范作用,吸引了社會越來越多的資源開始進入儲能行業。
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掌握和推廣應用儲能技術,南方電網公司聯合國內相關高校、廠家承擔了國家“863計劃”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發(一期)項目“大容量儲能系統設計及其監控管理與保護技術”課題,建設示范工程規模2兆瓦/2兆瓦時。電站一至四期工程采用了磷酸鐵鋰、鈦酸鋰等多種類型的鋰離子電池,研究單級式、雙級式、組串式、高壓級聯式等多種儲能拓撲結構連接。
著眼于電動汽車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大量蓄電池退役的問題,儲能團隊開展前瞻研究,試驗了光儲充、電池梯次利用等多個應用場景,2020年在寶清電池儲能站投運了示范工程。
如今,深圳寶清電池儲能站已經安全穩定運行了10年,全面驗證了電化學儲能系統具備的快速、靈活的調峰、調頻、調壓、黑啟動等功能特性,調峰調頻公司據此提出了成套儲能規模化應用的技術方案,形成涵蓋儲能設備、儲能系統、儲能電站3個層次的設計技術標準體系。
10年中,調峰調頻公司研究形成20余項儲能技術標準,其中包括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8項、行業標準8項,提出國家標準《電化學儲能電站設計規范》,奠定了我國大容量電池儲能電站設計基礎。通過“產學研用”合作為我國儲能行業發展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帶動了國內儲能上下游企業的發展。
今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ESIE2021)上,調峰調頻公司《基于不同篩選技術兼具安全經濟性的兆瓦級梯次利用動力電池儲能應用實踐》獲國際儲能創新大賽最高獎項——評委會大獎,公司榮獲“2021優秀儲能項目開發商”榮譽稱號,該公司儲能團隊負責人獲評“年度人物”。
下一步,調峰調頻公司瞄準“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分別新增裝機500萬千瓦、1500萬千瓦和1500萬千瓦的目標,全力以赴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推進新型儲能業務發展,加快世界一流調峰調頻發電企業建設步伐,為南方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而大步前行。
■ 數說
“十三五”期間,調峰調頻公司規模快速增長,調峰調頻電源裝機容量從704萬千瓦增長到1073萬千瓦,增長52.3%,資產總額增加34.5%。
安全生產持續平穩,保持安全生產事故零記錄,機組共啟動11.22萬次,啟動成功率99.86%,蓄能機組應急啟動成功率100%,機組啟動成功率、機組等效可用系數等指標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生態效益顯著,累計節約標煤1568.17萬噸,減少CO2排放12721.47萬噸,減少SO2排放382.79萬噸。
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累計有效專利比“十二五”末增加6倍。“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將分別投產500萬千瓦和1500萬千瓦抽水蓄能的建設目標,抽水蓄能發展大大提速。
(肖植甫 張敏 馮舒敏 丁卯)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抽水蓄能技術領域的先行者和開拓者羅紹基
重溫艱苦奮斗的崢嶸歲月
近期,年近九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有著62年黨齡的耄耋老人羅紹基“趕時髦”學會了用微信。他在微信朋友圈發出的一張張黑白照片,重溫了他在清華大學的青春歲月和在一線工地上艱苦勞作的場景。
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抽水蓄能技術領域的先行者和開拓者,他永遠忘不了那段艱苦奮斗的崢嶸歲月……
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山川河流上
羅紹基祖籍廣東南海,中學時期在廣州培英中學學習的經歷,是他最早的愛國啟蒙。“我仍然記得當年培英師生的愛國熱忱,尤其是當時我們的校長,他把自己的兒子送去參軍,我們都很崇拜他。”
1955年,羅紹基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電力工業部中南勘測設計院,從此他將所學投入到國家水電事業一線實踐中。他說,能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奉獻青春,是無悔的。1958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
在中南勘測設計院工作的30年里,他發揮了艱苦奮斗、勇攀高峰的精神,足跡遍布三湘四水和大江南北,主持設計并參與建設了湖南鳳灘水電站、貴州天生橋水電站前期設計等工程。盡管條件艱苦,他依然一絲不茍地工作,確保工程安全施工。他經常對同事說,對待水電工程建設,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少一點自以為是、多一點自以為非。
在他擔任湖南鳳灘水電站設計總工程師期間,他與同事建成了中國首座高112.5米空腹重力拱壩壩內廠房,解決了狹窄河谷廠房布置與大泄洪量的矛盾,節省了投資。該新壩型科研成果“混凝土腹拱壩”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中國西南部的不少水電站壩址及工地上,都有他和同事們開拓前進的足跡,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山川河流上。
做抽水蓄能領域的開拓者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區廣東,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電力供應質量的需求也不斷提升。當時,國家核工業部、水電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已確定與香港中華電力公司合作建設大亞灣核電站,為了配合核電站安全經濟運行,羅紹基提出了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議,得到當時水電部、核工業部及廣東省的大力支持。
1988年,時任廣東電力局副局長的羅紹基,開始負責組織建設廣州抽水蓄能電站。電站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水頭超過500米。這樣高水頭、大容量的抽水蓄能電站,當時在我國還是第一個,也是當時世界上裝機規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沒有可借鑒的經驗。
羅紹基說:“我當時就想在廣州建成管理不比國外差的水電廠,就是想為國家和家鄉做點事。”廣蓄的上水庫原是一個養馬的盆地,沒有路走上去,他帶領黨員們披荊斬棘,拄著拐杖踏出了一條上山小路。高山缺氧,上下山大家都會頭暈,但羅紹基為了勘測地質,經常上山下山,風雨無阻。
在管理方面他力排眾議,實施精簡人員的高效管理,建立了一套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管理模式,他首倡的“ON—CALL”一詞,成為無人值班的代名詞寫進了中國水電行業標準。這樣精簡人員的改革,在當時“大鍋飯”盛行的體制化管理企業中是很難想象的,需要的是大刀闊斧的勇氣。
1993年6月29日,廣蓄電廠首臺機組投產,多項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獲評全國首個“一流水電廠”稱號。 (陳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