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0時32分,220千伏儲南線和儲灣線順利送電,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成功接入大連電網,標志著大連電網首個“黑啟動”電源投入使用。
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位于大連市沙河口區,是全球最大的100兆瓦級全釩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該項目總建設規模為20萬千瓦(存儲)/80萬千瓦小時(輸送),總投資38億元。項目采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在緩解電網調峰壓力、提高大連南部地區供電可靠性、助力新能源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遼寧大連供電公司落實《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儲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服務項目主體建設,開通接網綠色通道,在沒有儲能電站接網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先后協調解決了確定過渡期臨時方案、客戶營銷系統建檔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采用“云驗收”方式完成了220千伏客戶設備的驗收、計量調試工作,提前4個月完成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接入電網配套工程建設,全力服務儲能電站快速并網。
出臨時方案 保項目投運
2019年4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批復了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220千伏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此時,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還未開始主體工程施工,處于工程前期準備階段。
根據批復方案,該儲能電站通過敷設地下電纜方式接入220千伏海灣和220千伏玉華兩座變電站。大連供電公司作為屬地項目建設管理單位,在與客戶對接過程中了解到儲能項目的投運時間安排后,快速根據項目竣工計劃倒排工期,調整了送出工程的建設計劃。
大連供電公司基建部主任高蔚介紹,如果儲能電站接入電網的兩條電纜隧道同時施工,建設周期不能滿足項目投運時間要求。經溝通,該公司提出了先將儲能電站接入220千伏海灣變電站,后期接入220千伏玉華變電站的臨時過渡方案。
2020年8月,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220千伏送出工程開始施工。與此同時,大連供電公司指導電站所屬企業——大連恒流儲能電站有限公司進行用電報裝申請。2020年11月6日,企業提交了12萬千瓦用電報裝申請。
與時間賽跑 讓電等項目
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接入220千伏海灣變電站需要新建0.958千米隧道,其中860米采用明挖隧道方式施工,98米采用頂管敷設方式施工。“隧道路徑是利用已有架空線路路徑,這樣可以減少前期征地等的手續審批環節,加快項目建設進度。”高蔚介紹,開工以來,大連供電公司將基礎建設專業的骨干力量全部調集至該項目,每天至少安排50人,調集20臺各類施工車輛在現場施工。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地點在臨海地區,往地下挖2米就會出現涌水,這增加了電纜隧道施工的難度。由于隧道路徑附近都是運行的電力架空線路,不能使用大型吊裝設備,無法采用隧道澆筑成型的方式施工。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220千伏送出工程項目經理李雙勝結合現場情況找到了利用拉森鋼板樁解決涌水問題的方法。經過兩個月不間斷施工,大連供電公司于2020年11月完成了隧道明挖施工。
“98米頂管施工是整個工程最難的部分。”李雙勝說,此次下穿頂管橫斷面寬10米、高7米。在地質及水文條件復雜的情況下,大連供電公司不僅克服了跨越主干道、地下排水暗渠、涉水底面沉降控制等困難,還通過多次調整雙向頂管參數將電纜隧道建設延伸至儲能電站組合電器室,讓電站能夠“開門接電”。
2021年11月6日,儲能電站至220千伏海灣變電站的電纜隧道土建部分全線施工完畢;今年1月6日,雙回高壓電纜敷設完畢。至此,儲能電站至220千伏海灣變電站線路工程全部竣工,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具備投運條件。
竣工即驗收 接網速度快
5月12日,大連恒流儲能電站有限公司按照《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風險隱患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完成了屬地安全驗收和消防驗收,并向大連供電公司提出接入電網申請。
大連供電公司在企業申請的當日就對儲能電站內部的220千伏供電設備進行了“云驗收”。“客戶只需出具相關設備的試驗合格報告,并根據用電檢查人員要求現場拍攝變壓器、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GIS)設備、互感器等設備圖片,即可完成驗收。”大連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大客戶經理一班班長徐偉介紹,為了保證驗收質量,該公司組建專家驗收組,在整個“云驗收”過程中逐項檢查儲能電站的電氣設備是否合格。
繼電保護的安裝與驗收是儲能電站接入電網至關重要的一環。5月14至21日,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自主開展繼電保護裝置安裝與調試,大連供電公司全過程跟蹤并做到竣工即驗收。5月18日,大連供電公司二次檢修工區運維人員還對儲能電站的繼電保護設備進行了聯調試驗,檢驗不同儲能單元之間是否存在相互干擾、特殊工況下告警報文及保護動作是否正常等。
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本期投入716個電解液儲罐,可儲存40萬千瓦時電量,能提高大連電網的調峰能力,提升電網消納風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能力,遇到極端災害天氣或其他特殊情況時,可充當不間斷電源,提高電網的供電可靠性。(王帥 文/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