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儲能的發展如火如荼。近日,浙商證券春季策略會儲能論壇在烏鎮舉行,財聯社記者從論壇上獲悉,目前全國各地儲能裝機規模已經遠超國家發展目標,預計到2030年將迎來萬億級市場。與此同時,儲能行業商業模式薄弱,獨立儲能與多元化發展路徑備受市場關注。
展望后市,多位與會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儲能利好政策不斷出臺,獨立儲能市場主體地位逐漸明確、儲能電站成本疏導困難等瓶頸問題開始破解,新型儲能進入規模化發展新階段。
儲能盈利模式薄弱
2021年7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下發《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提出的主要目標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長壽命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標準體系基本完善,產業體系日趨完備,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基本成熟,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新型儲能在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發揮顯著作用。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所謂的新型儲能,是區別于抽水蓄能的其他儲能類型,主要包括電化學儲能。在浙商證券春季策略會儲能論壇上,三峽集團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新能源院高級工程師陳俊佑指出,根據各地儲能裝機規模,目前已遠超國家發展目標(30GW),“截至目前,21個省市明確儲能裝機規模合計63.7GW。”
據方正證券測算,預計到2025年,全球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累計的儲能規模超過205GW。且在碳中和背景下儲能政策支持力度大,疊加系統成本下降導致經濟性顯現,儲能預期確定性增長。多位與會業內人士預計,到2030年儲能將會迎來一個萬億級別市場。
盡管國內儲能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但短期內,我國儲能產業還需進一步探索可行的商業模式。業內人士均認為,當前儲能行業商業模式薄弱,要健康高質量發展亟需完善收益渠道。
“目前比較尖銳的問題是,新型儲能利用率不高,盈利模式也還不明確。”陳俊佑說,“獨立儲能已經初步建立了盈利模型,但實施過程各省份能源結構與負荷發展不同,且電力市場價格不確定,導致收益不及預期,已建立容量租賃市場,但實操層面阻力較大。”
比亞迪(002594.SZ)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華東區解決方案部經理楊鵬強表示,“傳統儲能直流側成本高企難下,加之系統能量密度偏低,進一步導致項目在征地、PCS、線纜等方面花費巨大,在低電價環境下難以做到投資收益平衡。目前國內儲能項目的金融屬性也沒有完全的發揮出來。”
“雖然目前國內尚無一家真正實現盈利的儲能企業,但我們不能永遠靠政策補貼活下去。”浙江萬里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萬里揚能源”)總經理吳云亮表示。萬里揚能源為萬里揚(002434.SZ)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儲能電站投資和運營、電力市場現貨交易、電力安全仿真服務等業務。
在吳云亮看來,現階段獨立儲能電站的EPC投資額仍然偏高,較高的度電成本是阻礙獨立儲能商業化運營的重要因素。“從建設成本角度,隨著儲能產品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原材料價格的回落,獨立儲能的建設成本逐步降低,加快了獨立商業化運營的步伐。”
“從商業模式角度,國內各省儲能相關政策頻發,明確了獨立儲能的市場主體地位和收益規則,雖然仍存在市場化運營收益來源單一等問題,但隨著儲能市場規則和補償政策的逐步完善,獨立儲能在市場化運營的道路上,必將實現可持續發展。”吳云亮如是稱。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以來,儲能行業利好政策不斷,既有國家層面明確大力發展新型儲能電站,又有各省紛紛要求新能源強制配儲并給予儲能電站補貼。展望后市,吳云亮認為,政策補貼+容量租賃+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電能量市場+容量市場的耦合,激勵競爭的同時為獨立儲能電站運營提供多種收益渠道。
儲能呈多元化發展趨勢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盡管抽水蓄能目前在全球儲能結構中占據絕對比重,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儲能最大的增長空間在電化學儲能領域。
方正證券研報指出,蓄水電站的建設受制于地理環境,且由于抽水蓄能效率較低,在其他儲能技術逐漸成熟的情況下,其新增裝機增速逐年放緩。
在陳俊佑看來,電網側對整個儲能系統有各方面的要求,各類儲能在調節電網能力方面有各自的優勢。因此,未來儲能產業鏈的發展需要多元化路徑。
“我們預測,后期可能會有一兩種儲能作為主導,但是其他的也都要發揮其特殊的優勢。此外,根據2022年6月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我們認為后面獨立儲能會更受政策青睞。從目前運營情況來說,電源側儲能系統利用率不高、項目經濟效益不明顯。”陳俊佑稱。
據了解,抽水蓄能目前在儲能行業里面占90%以上的比例。此外,全釩液流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混合儲能(電池+飛輪)等也發展迅速。
2022年,首個百兆瓦級全釩液流電池項目并網運行,國內首個吉瓦時級全釩液流電池項目正式開工,全釩液流電池已經具備大規模商業化的條件。業內普遍認為,從目前全釩液流電池產業鏈完整性、市場占有率、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成本下降預期和設備性能指標來看,電化學儲能中全釩液流電池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針對物理儲能中的壓縮空氣儲能的應用,國內近年來在貴州畢節、江蘇金壇、山東肥城等地實施的多個新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取得了較好的示范作用,相關技術逐漸成熟,發展空間較大;全生命周期來看,其度電成本具備競爭力。財聯社記者了解到,壓縮空氣儲能方面,2023年的主要看點是其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和技術的快速迭代。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建設的儲能系統主要功能是調峰,隨著電力系統新能源滲透率越來越高,電網對調頻需求增加。“隨著調頻市場的擴大,我們認為具備調頻類的儲能系統也是后期的發展趨勢。”
2月22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發布《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共出臺205項新型儲能標準。華福證券研報表示,隨著《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正式發布,儲能行業將逐步從草莽發展走向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新階段,對于儲能電站設計、建設、運行等多方面將提出更高要求。(記者 汪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