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特斯拉宣布將在上海新建儲能超級工廠,生產超大型商用儲能電池Megapack,計劃于2023年第三季度開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產。
“雙碳”背景下,新能源快速發展,儲能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儲能技術可以協助克服新能源的不穩定性,提高能源的可靠性和可持續性。未來,隨著儲能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安全性不斷提升,電力市場需求的增長和能源結構的升級,儲能行業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創業邦研究中心正式發布《2023中國儲能產業研究報告》,通過編制儲能產業圖譜,梳理各地“強制配儲”“儲能補貼”等政策措施,分析儲能市場規模、出口、投融資等數據,并對儲能各技術路線發展情況進行研究,提出儲能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及建議。
發展背景:強制配儲成為儲能產業發展主要驅動力
在我國,強制配儲是當前儲能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隨著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并網量越來越大,新能源的消納問題愈發突出,對儲能時長有了更高要求。全國已有近30個地區出臺了新型儲能規劃或新能源配置儲能文件,提出大力發展“新能源+儲能”。
國內各地紛紛推出儲能補貼政策,調動行業投資積極性,提升儲能項目的盈利能力。目前,補貼政策主要涉及投資補貼和運營補貼。
——2023年1月17日,重慶兩江新區發布的《重慶兩江新區支持新型儲能發展專項政策》中提出“對在新區備案且建成投運的用戶側儲能、分布式光儲、充換儲一體化等項目,儲能配置時長不低于2小時的,按照儲能設施裝機規模給予200元/千瓦時的補貼,對單個項目的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2023年1月28日,常州市發布的《常州市推進新能源之都建設政策措施》中提出“對裝機容量1兆瓦及以上的新型儲能電站,自并網投運次月起按放電量給予投資主體不超過0.3元/千瓦時獎勵,連續獎勵不超過2年。”
產業概況:國內儲能裝機規模提升、出海加速
新型儲能裝機國模突破10GW,同比增長128%
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數據,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59.8GW,抽水蓄能累計裝機占比首次低于80%,新型儲能繼續高速發展,累計裝機規模首次突破10GW,達到13.1GW,同比增長128%。新型儲能中,鋰離子電池占據主導地位,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技術路線的項目在規模上也有突破,應用模式逐漸增多。
鋰電池成為新的出口增長點,2023年一季度鋰電池出口增長94.3%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第一季度,我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俗稱“新三樣”,合計出口2646.9億元,同比增長66.9%。在國外電動汽車和儲能市場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2023年第一季度,我國鋰離子蓄電池出口額達到1097.92億元,同比增長94.3%。
儲能企業海外市場營收貢獻較大,部分企業海外營收占比超90%
2022年是儲能出海元年,之前海外儲能市場一直被日韓品牌占據,隨著海外儲能市場需求火爆,國內儲能企業紛紛出海,目前海外儲能市場已經成為國內儲能企業創收貢獻最大的市場。根據已發布2022年度報告的儲能上市企業數據,多數儲能相關企業營收獲得兩位數以上增長,其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派能科技等企業營收增長超過100%;企業海外市場營收增速較快,部分企業海外市場營收占比超過90%,華寶新能、派能科技境外營收比重分別達到94%和96%。
細分市場: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
在細分市場方面,儲能技術的多元化發展意味著不同類型的儲能技術和介質將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發揮作用。具體而言,機械儲能主要用于大容量儲能,如電網調峰、調頻等;電化學儲能主要用于小型家用儲能系統、電動汽車和儲能電站等領域;電磁儲能主要用于瞬態儲能和高速儲能等場景;熱儲能主要用于太陽能和風能等不可控能源的儲能,以及工業余熱的回收和利用等;氫儲能則主要用于長期儲能和大規模能量轉換等領域。
在儲能產業圖譜方面,儲能產業鏈涵蓋了儲能相關材料和裝備、儲能系統及集成、儲能應用場景及后市場服務等領域。隨著儲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儲能產品和服務的供應鏈也在不斷完善和細化。
在儲能應用場景方面,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電源側來看,儲能產品可以在用電谷時存儲電力,在用電高峰時釋放電力,補充用電缺口,彌補新能源發展的間歇性和波動性問題;從電網側來看,儲能可以通過大規模存儲和釋放,用于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系統及備用,保障電網的穩定運行;從用戶側來看,儲能可以解決用戶側能源短缺并提供能源修復,保障正常工作、生活用電。隨著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和普及,儲能應用場景將越來越廣泛,市場前景也將變得越來越廣闊。
儲能投融資:儲能成為一級市場投資新熱點
儲能行業投融資持續火熱
近些年國內一級市場投融資整體呈現持續下滑趨勢,但儲能行業投融資熱度持續高漲。根據睿獸分析統計,截至2023年3月31日,國內儲能行業有300余家企業獲得融資,涉及融資事件944件、融資金額1947億元,參與機構達1122家。中國儲能行業在2021年、2022年迎來爆發,2022年中國儲能行業融資事件189件,同比增長64.3%,融資金額520.97億元,同比下降12.2%,但仍處于高位。近10年,中國儲能行業累計獲得超1900億元融資。
熱點城市:深圳、上海、北京位居前三
根據睿獸分析統計,2022年中國儲能行業融資事件遍布全國20余個省份,其中廣東、江蘇、上海三地領先,三省融資事件數量合計占比50.53%。從城市分布來看,深圳、上海、北京、蘇州、杭州位居全國前五位,合計占比達47.87%。
活躍VC/PE機構:深創投、晨道資本等領先
睿獸分析數據顯示,深創投、晨道資本、基石資本、達晨財智等VC/PE機構投資儲能產業比較活躍,投資領域涉及上游材料、動力電池、儲能系統、工商業儲能、電池回收利用等領域,基本涵蓋儲能全產業鏈。
活躍CVC機構:寧德時代、廣汽資本等領先
睿獸分析數據顯示,寧德時代、廣汽資本、北汽產投等CVC機構投資儲能產業比較活躍,比亞迪、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儲能領域頭部企業也在積極布局儲能相關賽道,小米、聯想等也在關注儲能賽道。
發展趨勢:儲能產業未來可期
儲能產業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碳中和背景下儲能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隨著儲能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電力市場需求的增長和能源結構的升級,預計到2030年儲能將會迎來一個萬億級別市場。
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目前抽水蓄能占主導,新型儲能以鋰離子電池為主,壓縮空氣儲能、液流電池儲能等也在加速發展,鈉離子電池儲能、重力儲能等新技術陸續開展示范應用。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態勢明顯,將帶動相關產業鏈快速發展。
儲能行業競爭將更為激烈。當前儲能市場同質化嚴重,企業間儲能產品差異性不大,價格戰競爭造成企業短期盈利壓力加大,企業間競爭加劇,儲能行業也將加速洗牌,缺乏持續創新能力的企業將面臨淘汰。
安全仍是儲能發展的重要關注點。儲能高速發展的同時,安全事故頻發,安全問題成為制約儲能發展的重要阻力。《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規程》的發布,要求提升電化學儲能電站全壽命周期的安全性,將進一步規范儲能行業發展。
儲能盈利模式更加多元。目前強制配儲、儲能補貼政策等,調動了儲能行業投資的積極性,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市場完善驅動下,儲能產業鏈將會更更加成熟,儲能商業模式將會更加多元。
以上內容摘自創業邦《2023中國儲能產業研究報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