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做好迎峰度夏電力供應保障。能源是保障一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的根本,電力有效供應和電價穩定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防止滯脹的基石,而發展新型儲能產業是實現能源有效供給、電力有效供應以及電力系統順暢運轉的有力手段,且有助于形成新的內生發展動力。
如果新的電力能源不能被有效存儲、不能與電網適配,勢必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并制約新能源產業整體發展。比如,風電、光電屬于清潔能源,但它們也具有一定的弱點,即具有間歇性、波動性、隨機性,這需要儲能解決這個問題。新型儲能是指抽水蓄能以外的儲能技術,包括氫儲能、飛輪、新型鋰離子電池等。新型儲能產業是整個新能源產業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能源供應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從全球范圍看,各國都在采取措施爭奪新型儲能產業制高點,新儲能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2022年全球新型儲能新增投運規模為2021年的2倍,中國新型儲能新增規模創歷史新高,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儲能市場。
當前,新儲能產業發展迎來了較好的發展時機。首先,新儲能行業企業原材料價格的走低,對新儲能產業構成實質性利好。某新型儲能企業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19億元,同比增長164.59%,實現凈利潤3.36億元,同比增長近35倍,這與原材料成本大幅降低密切相關。光伏硅料價格及碳酸鋰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使新儲能企業成本大幅降低,進而刺激下游應用端需求大幅提升。據媒體報道,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由2023年年初的每噸60萬元跌至4月底的17萬元,跌幅超過70%;2022年硅料價格曾達到每噸30萬元,到2023年4月已跌到每噸18萬元左右。其次,各地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新儲能產業的發展。目前全國已有近30個省份出臺了“十四五”新型儲能規劃或新能源配儲文件,要求新能源配儲比例為10%至20%,備電時長為2小時至4小時。以廣東省為例,廣東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6千億元,年均增長50%以上,到2027年,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裝機規模達到400萬千瓦。廣東設立新型儲能產業天使投資基金,支持初創期和成長期的新儲能科技企業發展,充分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支持新型儲能項目建設,新型儲能產業重大建設項目優先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等等。2023年2月,《深圳市支持電化學儲能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發布,提出了20條支持性措施鼓勵發展以電化學儲能為主的新型儲能產業。再次,一些新儲能產業關鍵性技術獲得突破。氫儲能技術、鈉離子電池技術、超長壽命且全天候儲能鋰離子電池技術得到不斷開發和新的突破。最后,國內發展新儲能產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優勢。國內一些地區已經形成了新儲能產業發展基礎較好、龍頭企業實力較強、科技成果儲備相對豐富等優勢。
筆者認為,中國加速推進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提升在該領域的國際核心競爭力,應采取五個方面的措施:第一,加速電網改造,持續創新儲能技術,實現與電力系統各環節融合發展,強化電源側、電網側、用電側“三側”場景運用,大力發展“三側”新型儲能;第二,重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運用,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與新儲能技術的高度融合,加快建設儲能控制芯片等重大制造項目;第三,應加快多元化電池技術開放和商業運用,減少對鋰資源的依賴,突破超導、超級電容等關鍵儲能技術,突破全過程安全;第四,做好新儲能產業發展的區域與城市布局,推動新儲能產業集群形成;第五,密切關注國際新儲能產業發展尤其是新儲能技術發展的動向。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任穎系電力與新能源研究人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