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晚間,普利特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蘇海四達電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四達”)與瀏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瀏陽經開區”)簽訂《招商項目合作合同》,雙方就海四達在瀏陽經開區成立子公司投資建設30GWh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與系統生產基地項目等相關條款達成一致。本項目總投資約102億元。
這是繼公司耗資11.41億元收購海四達后,再次大手筆布局新能源產業。2022年9月份,普利特耗資11.41億元收購海四達79.79%股權,后者成為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四達專業從事三元、磷酸鐵鋰的鋰離子電池及其系統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收購目的即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實現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向新材料和新能源產業的戰略轉型升級。
據普利特介紹,儲能電池業務是海四達的核心發展方向。隨著海四達鈉離子電池產品的推出、核心客戶業務的不斷拓展,海四達的儲能業務量得到顯著提升,原先的產能已無法滿足核心業務的快速發展。本次30GWh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與系統產能布局是公司未來三年發展的核心環節,是公司未來發展成為儲能行業優秀公司的關鍵助力。
當前儲能領域發展前景可觀。隨著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不斷增加,儲能技術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而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已成為目前儲能市場主流技術。北京博星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首席投資顧問邢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能源車當前正處于高速增長的黃金賽道期,無論是鋰電池還是鈉電池,作為產業鏈上十分重要的一環,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進一步表示,隨著風能、光伏、潮汐能等環保綠色新能源產業的迅速發展,以及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的快速提升,在保證供電質量的需求下,新能源的不穩定性問題自然也催生了純儲能需求,以儲能電池為核心的超級儲能電站建設與投資涌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會,自然也就為儲能電池的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場前景與行業機遇。
從普利特年報數據來看,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的83.93%來源于改性材料行業,新能源電池行業僅占16.07%;歸母凈利潤為2.02億元,其中海四達貢獻了0.58億元的凈利潤(以普利特持有海四達79.79%股份計算)。
此外,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普利特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權益尚不足30億元,而本次投資的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或自籌資金。對于后續能否支撐起高達百億元規模的投資,邢星表示,公司動輒百億元規模投資或將帶來財務風險。如果公司無法按計劃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投資規模較大的項目可能面臨資金不足、財務壓力等問題。同時,新項目投入后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收回成本,因此需要謹慎規劃和評估風險。另外,未來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也需引起關注,投資應考慮潛在的市場風險以及行業發展趨勢。
普利特也坦言,由于該投資項目的建設實施需要一定周期,預計短期內不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但長期對公司的產業發展和業務將帶來重要積極影響。
來源:證券日報 記者 劉 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