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热 影音-丁香最新网址-丁香五月综合缴清中文-丁香五月亚洲春色-v片在线播放-v片免费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儲能 > 動態

上半年新能源并購“冷熱交替”:鋰電交易金額下滑 儲能勢頭正猛

21世紀經濟報道發布時間:2023-08-11 10:25:30  作者:曹恩惠

  雖然當前產業鏈部分領域的投資熱情難擋,但整體來看,中國新能源行業今年上半年的并購金額有所下降。

  普華永道8月8日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行業并購市場回顧及展望》(下稱《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行業并購交易數量達395筆,較去年同期增長7%,總交易金額達1371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22年同期下降23%。其中,共有2筆超過百億的大型交易,總計近326億元。

  事實上,今年以來,圍繞著以鋰電、風電、光伏、儲能、氫能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鏈投資前景的討論絡繹不絕。一方面,資本市場上光伏、風電、鋰電、氫能等新能源板塊的估值持續回調,讓部分投資者質疑新能源板塊的投資情緒有所遇冷。但另一方面,產業整體的產能投資建設節奏并未放緩,以至于部分領域“合理投資、謹防過剩”的呼吁四起。

  瑞銀中國內地及香港公用事業首席分析師廖啟華8月9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認為,風電、光伏等行業雖然中長期的發展邏輯相對而言比較不錯,但它們可能在短期之內面臨著產能過剩、裝機消納瓶頸等風險。

  不過,廖啟華提及,儲能是下半年值得關注的投資板塊。“現在目前儲能的配比以及滲透率相對來說比較低,我們覺得儲能有望實現一個比較好的增速空間。”

  鋰氫“冷”,光儲“熱”

  根據《報告》,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行業的國內交易主導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占總交易數量的98%,跨境交易金額及數量基本與上年同期持平。

  具體到細分板塊,鋰電池產業鏈、基礎設施、儲能行業仍是最為活躍的投資板塊,交易數量占總數比分別為27%、26%及15%。不過,從增速上看,相較去年同期,儲能、風電和光伏產業增速明顯。

  在下游新能源車需求增速放緩以及上游碳酸鋰價格震蕩的雙重作用下,鋰電池板塊的整體市場熱情有所減弱,鋰電單筆及整體交易規模有所收縮。

  《報告》顯示,2023上半年,鋰電池產業鏈并購交易數量為105筆,同比下降24%;交易金額為523億元,同比降幅約為50%。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我國鋰電產業延續增長態勢。根據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上半年全國鋰電池產量超過400GWh,同比增長超過43%;鋰電池全行業營收達到6000億元,同比增長25%。

  然而,上半年上游價格的下跌的確影響了行業的并購情緒。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碳酸鋰、氫氧化鋰產量分別達20.5萬噸、14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電池級氫氧化鋰(微粉級)上半年均價分別為33.2萬元/噸、36.4萬元/噸,而去年同期的均價則分別為44.5萬元/噸和43.2萬元/噸。

  相比之下,儲能賽道并購熱情再度攀升,鈉離子等儲能新興技術獲資本高度青睞。

  《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儲能產業鏈并購交易數量為60起,同比增長約150%,交易金額達到147億元,增長81%。這其中,工商業儲能項目在2023年上半年迎來爆發,根據EESA統計,2023年上半年投運項目較2022年上半年增長547%。

  普華永道認為,預計未來源網側大儲需量將持續高增,工商業儲能的盈利性將進一步增強,并伴隨消費電池企業進入儲能電池賽道和新型儲能技術的商業化,整體行業格局或將變動。同時,光儲融合和儲能出海將成為儲能行業產業端兩大主要趨勢。

  此外,風電、光伏行業上半年并購規模繼續維持增長態勢——風電、光伏行業披露交易金額達到273億元人民幣,交易數量59筆,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80%及13%,平均單筆交易額上漲約50%,位于產業鏈中下游的電池片與組件環節成為上半年產業鏈的投資重點。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我國未來能源結構體系的重要一環,氫能今年上半年的交易雖然活躍,交易數量同比上升近21%達34筆,但由于新玩家數量增加導致資本集中度分散,加之投資輪次較早且金額較低,上半年披露交易金額為19億元,同比下降約30%。

  “總體來看,融資關注度正向中上游轉移,制氫及儲運企業融資達12筆,儲運環節液氫技術企業備受關注,電解槽核心部件(隔膜)及PEM企業融資占據主導。”《報告》認為。

  警惕產能過剩,中長期需求仍旺

  7月31日,國家能源局召開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并發布了重要數據——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3億千瓦,達到13.22億千瓦,同比增長18.2%,歷史性超過煤電,約占我國總裝機的48.8%。此外,今年1至6月份,全國新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約863萬千瓦/1772萬千瓦時,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模總和,新投運新型儲能拉動直接投資超過300億元。

  具體而言,今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2299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2189萬千瓦,海上風電110萬千瓦;全國光伏新增并網容量7842萬千瓦,同比增長154%,其中集中式光伏發電3746萬千瓦,同比增長234%,分布式光伏發電4096萬千瓦,同比增長108%。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分別達3.89億千瓦、4.7億千瓦。

  而在發電量方面,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34萬億千瓦時,其中風電光伏發電量達72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5%。

  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今年上半年,我國風電、光伏、儲能等新能源產業規模穩步提升。

  廖啟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2020年是能源轉型的元年,當“雙碳”目標提出之后,產業隨之迎來比較快速的發展。“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大家的焦點肯定是在于裝機以及電力的新能源裝置上面,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基本上在2020年末到2021年初的時候,投資的主題主要圍繞著裝機,電力、風電以及光伏等設備都有著比較高速的增長。”

  隨后在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雖然能源轉型的大方向沒有變,但遇到一些短期的痛癥,主要是階段性產能過剩的問題。

  “尤其是因為能源轉型已經放到比較高層次的國家政策里面,很多的資金、投資方都把主力放在能源轉型的設備投資里面,所以導致我們很多相關的產業都出現一些短期產能過剩的問題。”廖啟華表示,這導致2022年至2023年,無論是電力、新能源設備,包括風電、光伏的資本市場板塊表現并沒有那么好。

  不過,廖啟華進一步認為,對于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上半年而言,電網的數字化改革和超高壓建設,以及儲能產業都可能成為投資焦點。

  從前述數據不難看出,當前儲能熱度的確高漲。

  針對上半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持續快速增長的原因,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劉亞芳曾分析了四方面原因:一是風電、光伏發電建設規模持續快速擴大,給現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帶來的挑戰迅速增大,亟需大力發展各類儲能以彌補電力系統靈活性調節能力缺口;二是支撐技術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三是新型儲能特性與傳統的儲能技術形成優勢互補;四是有關企業、高校、機構和各地政府發展新型儲能技術、產業和工程應用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廖啟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儲能占整個電力系統不到2%的裝機水平,相對來說比較偏低。”

  廖啟華認為,配比10%的儲能設備,是一個比較健康的中長期發展模式。并且,儲能的設備價格正在下調,得益于總體技術的改變以及大宗商品的價格回落,對于配比儲能的回報率會有著比較好的提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曹恩惠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阳县| 昭苏县| 武夷山市| 河池市| 昌黎县| 灵石县| 浑源县| 平南县| 淳安县| 津市市| 龙山县| 来宾市| 南澳县| 阜康市| 隆安县| 上林县| 龙井市| 普兰店市| 永胜县| 古田县| 布尔津县| 酉阳| 武宣县| 焉耆| 于都县| 射阳县| 巫山县| 紫阳县| 成武县| 泌阳县| 驻马店市| 长寿区| 年辖:市辖区| 扎赉特旗| 永德县| 湘潭市| 报价| 司法| 平泉县| 南充市|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