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便攜式儲能賽道充滿著“變數”。
2019-2021年,便攜式儲能賽道幾乎增長了23倍。快速增長的市場亦催生了便攜式儲能“第一股”的誕生。
彼時,華寶、正浩、德蘭明海、安克創新等一批企業占據全球便攜式儲能前十。2022年,海外緊張的能源形勢,給便攜式儲能創造了一個 “尖峰”。
2023年以來,因國際能源形勢緩和,亦帶來了海外市場的理性回歸。但與此同時,聞風而動的大批企業正涌入此賽道,面對“理性回歸”的海外市場,便攜式儲能行業頭部公司除了出海搶單之外,也在不斷積極拓展國內市場。
事實上,華為、小米、寧德時代、公牛、移族、綠聯等亦相繼推出戶外電源產品,已經緊盯上了國內便攜式儲能這塊蛋糕。
盡管,國內戶外儲能愛好者明顯比不上海外的普及度,但國內潛在的巨大人口基數,讓國內市場成為繼海外之后的第二個上升迅速的“增量市場”,也讓其成為小米、華為、寧德時代、綠聯、公牛、移族等發起沖擊的未來市值達千億的新興便攜式儲能市場。
但便攜式儲能行業亦處于市場導入期,企業數量眾多,競爭激烈。各企業之間的產品差異較小,價格戰成為了競爭的主要手段。同時,市場上還存在著大量“山寨產品”,給正規企業帶來了極大的市場風險。比如,今年10月的“戶外電源充電起火”事件,既使得戶外電源不規范的產業鏈條暴露出來,也對整個戶外電源市場帶來了致命打擊。
值得一提的是的,在殺成一片“紅海”的便攜式儲能,亦有企業不斷突出重圍。今年3月14日,德蘭明海上市輔導備案,獲中國證監會深圳監管局同意。
需求“變天”
國內市場正在上升為近千億“增量市場”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便攜儲能設備的主要生產基地,擁有超過90%的產量和出貨量,這得益于中國在新能源產業鏈中的深厚積累。
但今年上半年歐洲能源危機常態化、天然氣價格回落、通脹持續加劇,需求回歸理性,導致海外便攜式儲能市場趨緩。
海外趨于理性的便攜式儲能市場,與國內便攜式儲能需求上升迅速形成對比。事實上,便攜式儲能產品的目標用戶群體廣泛,包括戶外旅行者、應急電源、野外工作者等,國內需求正在快速打開。
在俄烏沖突之前,北美是最大的便攜式儲能市場,占有率約為54%,其次是歐洲和亞太地區,占有率分別約為8%和35%。去年緊張的能源形勢,使得歐洲便攜式儲能亦同步爆發出巨大的增速。
中國戶外活動市場起步相對歐美較晚,但近年內的發展迅速,成為便攜式儲能不容錯過的市場。
《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數據也說明這一點。截至2021年底,中國戶外運動參與人數已超過4億人。據測算,中國便攜儲能電源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3.7億元快速增長至2026年的736.7億元。顯然,國內市場正在成為戶外電源另一個近千億級“增量市場”。
這兩年直觀可見露營經濟爆火,其中持續催生了戶外電源市場的發展。由于露營經濟日益多元化、精致化,戶外電源需求持續上漲。無論是手機、筆記本等隨身電子設備,鍋、壺等烹飪電器,燈帶、臺燈等照明電器,投影儀、卡拉OK機等娛樂電器,還是風扇、制暖爐等調溫電器,都離不開電力供應。
天貓數據顯示,戶外電源連續三年增速接近300%,2021年銷售體量在3億元左右,而2022年超過10億元。2023年一季度,某平臺戶外露營電器市場分別實現銷售額18.6億元、銷量145.7萬件,同比分別增長14.1%、20.6%。其中戶外電源銷售額2.8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215.1%,銷量同比增長139.3%。
相對海外市場,國內需求正在快速上升。
“洗牌”加速
便攜式儲能殺成一片“紅海”
全球具有代表性便攜式儲能企業主要有華寶新能、正浩、德蘭明海、Goal Zero、沃爾德、德賽等;數碼品牌商品勝、羅馬仕、公牛、安克創新、倍思、睿量、浩酷、海陸通等也相繼布局;國內消費電子巨頭華為、小米;電池巨頭寧德時代等也陸續入局。
便攜儲能的崛起,得益于不斷擴展的需求和不斷完善的鋰電池技術。一些企業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和技術積累。這一波紅利讓華寶新能率先成為便攜式儲能第一股。但便攜式儲能市場的格局并沒有這么簡單。
便攜式儲能市場就像突然的風口,而爭相涌向風口的玩家,既有巨頭,還有更多創業者企業。如今,國內市場需求快速打開,競爭者亦愈來愈多。
高工儲能查閱9月京東戶外電源暢銷榜,綠聯、小米、正浩、電小二等赫然在列。這與海外暢銷榜大大不同。
業界人士分析,對于國內普通消費者而言,并沒有一款產品如國民家電品牌一樣,讓其耳熟能詳。加上消費電器品牌的加入,原有的便攜式儲能頭部企業的“品牌效應”明顯被稀釋很多。
比如,很多“米粉”“華為粉”的戶外電源需求者,他們會將原有的品牌效應帶到此領域。
而各大便攜式儲能企業為了進一步加強抗風險能力,不斷擴展線下銷售渠道,實現“線上+線下”雙渠道路線。比如,如今在深圳一些線下戶外運動品牌店,正浩、小米、華為等產品陸續出現。
加之,便攜式儲能是一個低技術門檻的行業,涌入進來的新玩家過多。低價營銷或將進一步稀釋一些暫時性領先的企業份額。
從上述分析來看,便攜式儲能全球市場格局正加速洗牌。另一個角度來看,率先吃到“行業紅利”的華寶新能上半年的業績情況,亦從側面說明了這是一個充滿著巨大競爭的賽道。
產品迭進
便攜儲能走向高功率/多功能/大容量
由于便攜式儲能設備體積較小,對電池容量的要求不高,市面上80%左右的便攜式儲能設備使用高比能18650三元電芯。但近年來,由于磷酸鐵鋰電池較好的安全特性,其在便攜式儲能應用占比逐漸增大。以正浩為例,3000次循環磷酸鐵鋰電芯成為其重要賣點。
因便攜式儲能產品帶電量相對低且結構簡單,所以一般選擇產品一致性最高的圓柱電池,以降低電池管理難度,且產品帶電量可靈活調配。便攜式儲能用電芯以圓柱電池為主,且呈現產品輕量化驅動大電芯需求的趨勢。
對電芯的要求上,便攜式儲能產品更強調循環次數和剩余容量,例如正浩官網上的某款產品宣傳上,明確“3000次循環壽命指電池在完全充放3000次后剩余容量仍有80%以上”。
當前,市面上便攜儲能產品的主流輸出規格有300W/500W/1000W/1500W等。小米推出的米家戶外電源功率高于1800W,而正浩推出了3000W及以上的戶外電源,體現了便攜儲能電源高功率發展的趨勢。
因使用場景多樣化,便攜式儲能產品配有 USB、AC、DC、Type-C、PD 等多種接口,能夠為冰箱、電飯煲、照明燈、攝像機、電腦等數碼設備及小家電供電;同時增加了智能遙控等功能,使其“家電化”趨勢愈來愈明顯。
除了市電充電、車充充電,便攜式儲能還可以配套太陽能板使用,太陽能板單片輸出功率在 60w 到 200w 之間,以便當電池電量用盡時,在戶外利用光伏對儲能進行充電。換句話說,便攜儲能產品充電頻繁和快充等需求較大,這意味著便攜儲能的BMS需求更大。
當前,便攜式儲能BMS產品設計精度和安全要求越來越高。按照BMS AFE驅動方式,可分為高邊驅動,低邊驅動和外置驅動三種,其中低邊驅動占主流。但是隨著對BMS安全性要求提高,高邊驅動應用會越來越廣泛。
據了解,當前便攜儲能BMS主流組成架構以硬件保護芯片方案占比偏多,而前端芯片配合MCU方案的占比亦在逐年上升。
便攜式儲能產品不斷升級,使得其跟戶用儲能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
如何保持競爭力
產品/渠道/品牌 缺一不可
據業內人士分析,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的便攜式儲能市場,并不是一個純粹比拼技術的賽道,其to C的特性,在于其產品、渠道、品牌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便攜式儲能賽道,除了華寶、正浩等便攜式儲能品牌的市場外,具有較大知名品牌力的如小米、華為、寧德時代、公牛等紛紛“扎”進此賽道,并迅速對原有格局產生了巨大沖擊。
值得一提的是,正浩作為便攜式儲能賽道為數不多出身技術的玩家,在快充等領域形成了突破。此外,正浩也是國內較早注重線上渠道的便攜式儲能廠商之一,這也使得正浩產品一度在國內市場風頭正勁。
上述案例均說明,品牌、渠道、產品,對便攜式儲能缺一不可。如果出現“短板”,很容易被具備上述齊全優勢的“新晉者”吞沒。
便攜式儲能自爆火以來,因其入局技術門檻低,已經殺成一片“紅海”。那么,國內需求的打開,將迎來更快一輪產品、渠道、品牌等全方位的競速。(來源; 高工儲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