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特斯拉超級工廠不止生產電動車。《上海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白皮書(2023)》26日透露:特斯拉在上海新建儲能超級工廠,這一超級工廠項目計劃今年第三季度開工,明年第二季度投產,成為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新的特斯拉超級工廠生產超大型商用儲能電池“Megapack”,初期規劃年產達1萬臺,儲能規模約40吉瓦時(GWh),相當于4000萬度電(KWh/千瓦時),其產品提供范圍覆蓋全球市場。據統計,2022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為130吉瓦時,由此推算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的產能,接近于這一出貨量的三成。
上海電力大學-特斯拉新能源產教融合基地。徐瑞哲 攝
【變間歇性、波動性為可調度、可持續】
跨國巨頭也打入巨型“充電寶”的藍海市場,當然這些集裝箱式大電池的“充電”對象,也遠遠大過手機甚至車輛這樣的小微終端。無獨有偶,巴斯夫在中國首個企業儲能項目也在其大中華區總部啟用,項目采用全球領先的磷酸鐵鋰儲能技術,單次循環可儲存容量達1.2萬度電(KWh/千瓦時)的可再生能源電力,為其浦東基地的綠電持續供應帶來有力保障。
事實上,在“雙碳”背景下,對于“有風沒風、時晴時陰”的風光能源,以鋰電為主的新型儲能裝備成為它們最穩定的“能量池”。電多了就存起來,電不夠就放出去,讓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從間歇性、波動性變為可調度、可持續地輸出,才能從面上更安全高效地接入大電網。上海市未來產業新型儲能專委會組織編制的這份白皮書認為,鋰離子電池技術較為成熟,已進入規模化量產階段,是目前發展最快、占比最高的電化學儲能技術。
因此,在風電光伏裝機規模總量已居世界第一的中國,與之“高度配合”的儲能好搭檔也處于風口。上海市電力行業協會秘書長周雷勇當天在2023新型儲能(上海)發展論壇表示,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3年上半年,我國僅新增的儲能裝機規模就達1772萬KWh/千瓦時,這已經達到歷年累計裝機量的總和。
“新型儲能成為本輪經濟增長的熱點和未來產業的爆點。”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唐憶文認為,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產能的重要輸出地,儲能系統集成商現有產能達232吉瓦時(GWh),其中華東、華南區域聚集著國內絕大部分系統集成產能。行業龍頭如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已占全球鋰電池市場62%的市場份額。
【晚間低谷充電,日間高峰放電】
配了“超級充電寶”,怎么用好這份綠色電能?簡單地說,按“高峰低谷”“削峰填谷”的道理,有了這個能量庫,晚間電價低時可作為需方充電,日間電價高時則可作為供方放電。尤其是上海,申城電網是一個市外受電超過40%的超大型受端城市電網,負荷密度高,峰谷價差大——最大峰谷差率在40%左右。
儲能不只有“賺差價”,可以供需兩側雙贏。周雷勇認為,從電網安全角度來看,儲能技術可以提供調峰、調頻等多種服務,提高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改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從用電調節角度來看,儲能可以用于分布式供能系統,提高用能質量、降低用能成本,同時通過用戶側儲能以及充換電設施、智慧用電設施等,從充電站場到數據中心,提升不同需求用戶的靈活調節能力。
“儲能正處于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的黃金階段,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儲能政策繼續優化,市場投資保持活躍,相關產業鏈日趨成熟。”目前,上海市電力行業協會已有26家會員單位積極布局儲能賽道,超過總會員數十分之一,涵蓋儲能項目設計、儲能技術服務、儲能設備制造和儲能產品銷售等多種形式。他們中,不但有5家新會員本身就深耕儲能產業,更有21家老會員單位聞聲而動這兩年加入新賽道。
甚至老牌火力發電廠也加配了儲能“充電寶”。據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奚力強介紹,申能新動力儲能公司在外三發電開發投運了百萬千瓦煤電機組配儲能的2.0研發系統——“火儲配”項目,也是大型儲能的一種技術創新,探索“虛擬電廠”的技術可行性,成為華東地區首個火電機組耦合電儲能聯合運行案例。“為電網增加‘電力彈性’,起到和電廠發電一致的效果,并可直接參與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而獲得增值。”
本文作者:徐瑞哲
題圖來源:上海電力大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