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第十二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ESIE2024)在北京首鋼會展中心開幕。大會主辦方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4》預測,2024年的新增裝機量,有可能等于歷史上的所有裝機總和。另外,中國儲能行業可能迎來一個歷史性時刻――新型儲能累計裝機量超過50%。這意味著,曾經絕對領銜儲能行業的抽水蓄能技術讓出了“大哥”位置,為新型電力系統而生的新型儲能技術站上“C”位,開始承擔儲能重任。
新能源與儲能共存共成長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基礎處處長金磊表示:“從新能源的傳輸和存儲來看,新型儲能是必要條件。我與很多專家、院士以及行業同仁交流中的體會是,如果搞新能源不搞儲能,就是‘無本之木’。反之,如果搞新型儲能不搞新能源,可能就是‘無的放矢’。所以二者相依相存,共同成長。”
光伏、風力等新能源發電具有波動性,因此需要能源存儲技術作為支撐,這是電網需要儲能的基本原理。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更具體地解釋了二者的伴生關系。比如在2023年,全國光伏裝機達到6.1億千瓦,占總裝機的21%。全國最高用電負荷達到13.4億千瓦,而新能源最大日功率波動超過3億千瓦,占最大負荷的22%。據其推算,到2060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將達到40億千瓦,新能源的每日最大功率波動將達到16億千瓦,占最大負荷的40%。
拉長時間周期看,氣候變化因素和極端天氣對電力系統的規劃生產運行影響也在加劇,在極熱無風、極寒無光等天氣條件下,電力保供和系統平衡的問題將更加突出。
舒印彪預測,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現在到2030年,為碳達峰階段。2030年時全社會的用電量將達到11.8萬億千瓦時,總發電量的裝機將達到40億千瓦,清潔能源的發電量占比由目前的38%提升到50%左右。第二個階段為從2031年到2050年的深度低碳階段。到2050年,煤電的發電量占比將降到10%以內,清潔能源的發電量占比將提高到80%以上。第三個階段為2051年到2060年的碳中和階段。2060年,全社會用電量預計達到16萬億至18萬億千瓦時,其中清潔能源的發電量占比超過90%,新能源裝機達到50億千瓦。
也就是說,現在新能源裝機是10億多千瓦,還有大幅增長空間,其中分布式光伏占比超過20%以上。舒印彪表示,在這個過程中,電力系統保持實時連續可靠供電的技術要求,不會改變,因此新型電力系統離不開新型儲能的強有力的支撐。
上下游協同開展儲能技術創新
剛剛發布“五年零衰減”儲能產品“天恒”的寧德時代ESS CTO許金梅也現身大會現場,再次介紹了寧德時代的新款產品。除了寧德時代、陽光電源、海博思創等頭部企業演講、參展之外,國家電網等央企代表也介紹其布局新型儲能產業情況。
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共同牽頭組建中央企業的新型儲能創新聯合體,旨在匯聚產業鏈上下游單位,協同開展技術創新、產品研制、平臺研發和行業應用。
該負責人介紹,國家電網公司運營全球新能源規模最大的電網,目前新能源裝機已經達到9.1億千瓦,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新型儲能是提升電力系統調節和支撐能力的重要手段,國家電網公司需求“極其迫切”,一直高度重視新型儲能的研究開發與工程應用,積極引領并服務新型儲能的創新發展。
截至2023年底,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在運新型儲能已經達到2268萬千瓦,有力支撐了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和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行業高速擴張中出現的亂象成為嘉賓討論的重點之一。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表示,當前新型儲能正在進入大規模發展期,但行業也面臨很多新的問題。“中國現在有上萬家儲能企業,大部分產品毛利率非常低,也沒有后續的資源和經費再投入研發,安全隱患問題也時時存在。”曹仁賢呼吁,儲能行業要堅守安全底線,盡快回歸以技術創新推動降本增效的“主航道”,避免無效的“內卷”。
他認為,儲能除了搬移能量的作用以外,還有很多其他參與電網支撐、調節、構建柔性彈性電力系統等任務。全行業要積極探索儲能市場機制和商業模式,夯實儲能發展的內驅力。進一步增強上下游分工協同,加強國際化合作,共同推動儲能標準化、安全化、規?;⒔洕?。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