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位于寧東能源基地的國能曙光第一儲能電站并網運行,這是寧夏電網首個同時也是目前國內投運規模最大的構網型儲能電站。7月1日,寧夏第二座構網型儲能電站——國能皓月第一儲能電站也順利投運。面對日益增長的新能源發電并網裝機給電網安全運行帶來的挑戰,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強化新型儲能技術研究,豐富并網儲能電站類型,提升源網荷儲互動能力。
寧夏是我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風光資源豐富。截至6月底,寧夏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超過3826萬千瓦,占比達55.9%。目前,寧夏已并網的儲能電站達40座,并網總容量376萬千瓦/754萬千瓦時,最大充電電力306萬千瓦,可提供最大頂峰能力331萬千瓦,相當于11臺30萬千瓦火電機組。但這40座儲能電站中有38座都是傳統的跟網型儲能電站。這類儲能對于電網來說相當于電流源,只能跟隨電網的電壓、相位來控制其輸出,雖然可以提升新能源電量消納能力,但必須依賴電網提供的穩定電壓和頻率才能穩定運行,無法為電網提供“強度支撐”。
隨著新能源發電占比快速提升,電力系統逐漸呈現“雙高”特征,電力系統生產結構、運行機理、功能形態等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低慣量、低阻尼、弱電壓支撐等問題凸顯,而構網型儲能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種方案。構網型儲能以電池作為能量載體,以儲能變流器作為傳遞媒介,輔以構網控制核心,為電網提供慣性,幫助解決電網調峰調頻能力不足、電壓穩定裕度低、暫態過電壓、寬頻振蕩等問題。與傳統跟網型儲能相比,它是儲能服務于電力系統的一種更為靈活的解決方案。
寧夏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系統運行處處長祁鑫介紹,憑借更完備的支撐功能、更靈活的涉網參數、更快的響應速度,構網型儲能電站能主動參與電網調節,同時還兼具慣量支撐、一次調頻、一次調壓、快速黑啟動等主動支撐功能。
國網寧夏電力牽頭,聯合相關發電企業、設備制造企業成立工作組,編制《構網型電化學儲能系統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范》《構網型儲能系統接入電網測試規范》等技術規范,并通過“調控云”儲能并網一站式服務,持續跟蹤儲能場站建設進度,及時協調解決并網中存在的問題,規范、有序、高效開展并網前期服務,全力保障構網型儲能項目早并網、早投運。據測算,國能曙光第一儲能電站并網后,可提升電網新能源送出能力超20萬千瓦。這也是構網型技術在“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的首次成功應用,形成了提升特高壓直流送端新能源電壓主動支撐能力、改善“雙高”系統轉動慣量的全新應用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構網型儲能技術仍屬于前沿技術,僅有少數國家掌握,我國是其中之一。寧夏陸續投運兩座構網型儲能電站,國網寧夏電力持續監測電站運行情況。下半年,寧東地區的蘇步井等風電場將陸續投運多個分布式調相機及靜止型調相機。該公司將繼續做好構網型儲能建模仿真、并網測試、試驗驗證等,積極探索多元儲能建設布局,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包兆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