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提速,各種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競相發展。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38.6%。
在日前舉行的2021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論壇上,與會代表就如何推進數字產業化、培育發展新優勢展開交流。
數字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全面提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從利用大數據排查密切接觸者,到為杭州健康碼提供技術支持;從成功開發新冠防疫數據智能平臺,到為復工復產等提供決策參考,這些實踐讓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方毅對數據智能與公共服務的結合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通過數據和技術的深度融合,結合多年沉淀的行業經驗,再將數據智能輸出至各行各業,無論是在地震預警、應急管理、防災減災等領域,還是在大數據抗疫方面,我們將為行業和社會創造更大價值。”方毅表示。
潤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超男指出:“新基建尤其是信息基礎設施,如5G、大數據中心等的建設,對農業生產、工業生產、流通貿易等領域進行數字技術賦能,形成數智化優化資源配置,將有力實現提質增效,引領產業變革。人、機、物的深度互聯,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鏈接,將會催生更多的數字技術全新應用場景。”
數字技術的持續進步和實體經濟的數字化改造,離不開掌握數字技術、能夠科學分析處理數據的專業化創新型人才。
在加強數字人才培養方面,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建設辦公室副主任陳果認為,要緊緊抓住人才這個關鍵,建立健全人才發現、培養、激勵等機制,發揮不同類型人才的作用,探索一條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互相促進之路。“我們將集聚優質教育資源,在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方面先行先試,探索培養高質量網絡安全人才的教學模式。”陳果說。(原載6月18日《人民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