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海上新能源發電場水下敷纜作業機器人系統與應用示范”項目啟動會在廣州舉行。該項目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廣東電網公司牽頭承擔,項目瞄準海上新能源發電電纜敷設難題,開展水下敷纜機器人等相關技術攻關和產品研制。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項目責任專家及其他特邀專家出席會議。
我國海上風電、波浪能、潮汐能等海上新能源發電不斷發展普及,海上風電場等電纜敷設工程相應增加,海上風電建設向中、遠海推進發展,海底電纜敷埋施工正面臨全新挑戰。該項目聚焦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下海上新能源發電場輸送電纜敷設的難題,擬研制出具有履帶、雪橇行走能力和“搜尋—挖溝—敷埋”一體化作業能力的水下敷纜機器人,以解決現有海上風電場和海底電纜等建設和運維的需求。
據悉,該項目將聚焦實際問題,針對水下敷纜作業機器人海纜感知能力差、持續作業時間短、敷埋效率低以及對我國大陸架海床稀軟土底質適應能力差等問題,開展深海敷纜作業機器人設計方法研究,重點解決水下機器人與稀軟土海床的載荷作用演化機理以及低能見度海況下的“聲光磁電”多模態海纜感知機制的科學問題。從海底稀軟土表面行走推進智能控制技術、水下近底抗擾動組合導航定位技術、機器人海纜敷埋自動控軌技術等方向進行關鍵技術攻關,研制水下敷纜作業機器人。
該項目將選取廣東陽江200萬千瓦海上新能源發電場項目、廣東珠海桂山島等海島供電項目開展海纜敷埋及運維應用示范。廣東電網公司將加快推進項目的攻關進程,預計2025年初完成海纜敷設機器人樣機研制,開展水下試驗驗證。(丘映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