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官方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范圍,這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
其中信息基礎設施包括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融合基礎設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創新基礎設施則包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內容。這是頂層設計層面對“新基建”的范圍進行首次明確。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劃定的新基建范圍中包括了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區塊鏈正在逐漸從模型階段走向實戰階段。在供應鏈管理、國家電網、數字貨幣等眾多領域,區塊鏈都可以提升實體經濟的效率。
眾所周知,自去年“10.24”講話后,區塊鏈被提上國家戰略高度,其后的產業推進速度加快。從公開資料獲悉,目前我國有20多個省(市/自治區)將區塊鏈列入2020政府工作報告中。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指出:“區塊鏈技術將使傳統生產關系發生深刻改變,區塊鏈技術的誕生,將探索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政府治理新模式,建立健全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助力中國智慧政府建設駛入快車道。”
得知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的消息后,深耕區塊鏈行業多年的創業者、成都鏈向科技CEO尚超博士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新基建”是與傳統的“鐵公基”相對應,不同于傳統基礎設施的水泥、鋼鐵、土地、資源要素投入,是結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特征,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網絡型新型基礎設施。因此,新型基礎設施對應的產業生態系統更加豐富,也為創新型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進入和參與建設創造了更大的空間。區塊鏈技術作為“新基建”浪潮下價值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對于傳統基建項目的數字化賦能具有深刻意義。伴隨著物聯網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深度融合,未來更大規模的數據將成為“新基建”浪潮中愈發重要的生產要素,作為提供區塊鏈底層技術的鏈向科技,將抓住新基建的發展機遇,為實現傳統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鏈態化,鏈式數據可信化、安全化而不懈努力,為助力新基建浪潮下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撐。”
西部數字研究院院長張鴻談新基建時表示區塊鏈未來會像水和空氣一樣成為基本生產工具。
數字化是新基建的底層基礎設施,區塊鏈為數字化提供了基礎的技術支持,在新基建推進中,業界初步在區塊鏈+信息共享(政務、醫療、征信等)、區塊鏈+鑒證證明(司法、知識產權等)、區塊鏈+物流鏈、區塊鏈+支付(跨境結算、電子發票)、區塊鏈+數字資產(數字貨幣、數字黃金)、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票據、應收賬款)等場景應用方面達成了共識,并在部分領域實現了前沿應用落地。
今天,區塊鏈正式被納入“新基建”,必將加速推動區塊鏈的應用,同時促進中國的數字化經濟建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