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重慶市首個全域無人機智能巡檢示范區正常投入運行,無人機對10千伏鳳帥線等重載配電線路開展紅外測溫,并通過手機端無人機智慧巡檢微應用(EUA)將工作日志推送給工作人員處理,助力迎峰度夏保供電。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在永川、榮昌、雙橋供區內部署23個固定無人機機場(機巢)。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供圖
全域無人機智能巡檢示范區,是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在永川、榮昌、雙橋供區內部署23個固定無人機機場(機巢),“一巢一機”通過既定巡視任務開展自主巡檢。無人機單架次飛行時間約25分鐘,日升空總時長約4小時。
“重慶地形復雜,人工帶著無人機巡檢,沿線轉場費時費力,全域無人機技術解決這一弊端。”國網重慶永川供電公司智能巡檢班無人機首席工程師何濤介紹,“1臺無人機機場覆蓋約100平方公里范圍內輸、變、配線路設備,通過測算和精準布點,實現2786平方公里適航區地理全覆蓋。”
無人機從機巢飛出自主巡檢。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供圖
無人機開展紅外測溫。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供圖
據悉,該示范區自2023年2月啟動建立,耗時1年半,前期進行6000余架次的高頻次起降測試,破解通信、局部拍攝偏差等22項關鍵技術難題。2023年9月,該體系完成業務線上流轉、實時監控、智能充電等功能改造,同年12月,輸配電線路、變電站巡檢精細化巡視、通道巡視和日夜紅外檢測試驗成功。2024年7月,該公司依托三維數字電網平臺,結合第二代“一車載兩機”的移動巡檢車,以人工智能、自動控制技術為核心的無人機遠程自主智能巡檢指揮控制中心同時宣布成立,“多點起飛、實時監控”變為現實。
無人機自主巡檢變電站。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供圖
目前,全域無人機體系工作量涵蓋39座戶外變電站、2070km輸電線路、5120km配電線路,實用化累計發現缺陷隱患2577處均已整改完畢。
2024年度夏期間,該體系將憑借“聰明的大腦”和“敏銳的眼睛”更有力支撐電力供應平穩有序。整個體系可全天候“不休息”,在外破高風險時段的“8小時”工作之外開展巡檢,在光線最強的中午開展精細化巡視,在干擾較少的夜間開展紅外巡檢。數據捕獲“快計算”,如聚焦溫度異常、樹障、絕緣子破損(放電)等5類問題,全通道全掃描,提升配網巡檢效率;憑借“可見光+紅外+紫外”360度“鷹眼盯”,個性定制拍攝照片角度和高度,在負荷較重時進行紫外檢測。
“我們發現無人機經常沿著電線飛行,但沒有看到供電公司人員在附近,還以為是某種偵查行動,后面聯系供電公司才知道原因。”該體系在±800千伏“金塘線”“建蘇線”等超特高壓通道的智能巡檢頻次較高,通道周邊種植戶王勇說道,“這樣的智能化運用還可以推廣到鐵路、林業防火、城市治安等多個領域,發揮更大的社會作用。”
下一步,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將加大新質生產力應用研究,集約大數據運營,優化迭代算法,鏈接社會各行各業,重點保障典型場景應用和成果轉化,最大化釋放無人機的飛巡效能,全面支撐無人機規模化發展。(來源:人民網 周正 王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