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剛剛搬入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匯吉陽光麗景小區的陳先生想去附近的藥店買藥,但他還不熟悉小區周邊的環境,便在手機上打開“15分鐘生活圈”數據產品,輸入小區名字查詢。產品服務頁面顯示小區附近共有21家藥店、2家醫院,其中最近的藥店離他大概300米遠。
“15分鐘生活圈”是西寧供電公司自主研發的數據產品,核心是基于電力數據的城市公共資源配置大數據分析模型。該模型關聯了客戶用電信息,以居民小區為中心點,綜合分析小區住戶密度、空置率以及周邊公共資源配置情況,并基于互聯網地圖資源進行公共資源定位及分析結果展示。同時,該模型還可以得出“15分鐘生活圈”里的教育、醫療、文化、商業等公共資源的配置率和利用率,進一步反映公共資源服務效能。截至目前,“15分鐘生活圈”數據產品已經連續兩次參展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并在今年舉辦的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亮相。
作為基礎性行業,電力行業與其他產業的關聯性強。深入應用電力大數據有助于促進公共事業數據融合和資源整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民生服務水平。2021年2月,西寧供電公司科技數字化辦公室成立了“15分鐘生活圈”研發小組,歷時4個月研發上線這一數據產品。
為什么要以15分鐘為基準呢?研發小組組長莊友淳介紹:“一般來說,步行15分鐘可到達約1千米遠的地方。這個距離也是大多數人日常的生活圈。”基于此,研發小組借助可步性理論和區域地圖,運用相關性分析等方法,搭建公共資源配置大數據分析模型。
研發小組先是統計收集公共資源主體的位置和數量,然后把普通人每小時步行5000步的步速作為參照因素,分析居民步行15分鐘可達空間范圍內的公共資源主體。收集相關位置信息后,研發小組又基于地圖軟件規劃兩點間步行路徑,采用散點輪廓算法實現邊緣資源點提取,計算步行15分鐘可達最遠資源點,以此為半徑繪制居民小區“15分鐘生活圈”。
同時,研發小組還針對河流、山體等不可穿越地形的路徑規劃問題開展重點攻關,分組現場走訪調研,開展公共資源主體數量查驗和路徑規劃現場驗證,并按月更新公共資源主體情況,確保模型輸出結果準確合理。
目前,“15分鐘生活圈”數據產品已覆蓋西寧市五區兩縣所有的居民小區,共納入5970個公共資源主體,涉及基礎教育類、商業服務類、金融郵電類、醫療服務類、市政公用類、福利養老類等6類公共資源。研發小組按照政府部門的評估標準設置6類資源達標率,統計6類資源達標小區的比例,并以六角雷達圖的形式直觀呈現某個區域的公共資源整體配置情況。“15分鐘生活圈”數據產品提供的分析結果顯示,西寧市醫療服務類、市政公用類、金融郵電類、商業服務類資源配置情況相對較好,基礎教育類、福利養老類資源配置情況有待改善。
“15分鐘生活圈”數據產品上線應用后,西寧供電公司與西寧大數據服務管理局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定期報送數據分析結果。市政相關部門可以此為根據科學規劃空間布局,結合新建居民區規劃等進一步優化社區商業空間布局,同時結合新老社區的不同特點,科學配置各類業態,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同時,市政相關部門定期將對“15分鐘生活圈”數據產品的意見建議匯總反饋給西寧供電公司,以便進一步優化產品。
根據各方反饋意見,2022年6月,研發小組豐富產品功能,實現一鍵生成居民小區專屬“15分鐘生活圈”服務二維碼。居民掃碼進入小程序,便可查看小區周邊的公共資源。2023年4月,研發小組又聯合供電營銷專業的同事為“15分鐘生活圈”數據產品研發部署了居民小區臺區經理信息搜索查詢模塊,公布了各居民小區臺區經理的聯系方式和“網上國網”APP下載安裝二維碼,便于居民辦電,提升居民用電體驗。
“‘15分鐘生活圈’數據產品可以分析各個區域的公共資源建設利用情況,為政府部門進行相關調控決策、保障民生提供了重要依據,有助于提高社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更好地服務不同社會群體,進一步推動城市發展轉型和管理方式轉變。”西寧大數據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西寧供電公司抓住“東數西算”工程和青海發展綠色算力帶來的機遇,充分挖掘電力大數據的潛力,推進電力數據和市政數據的融合,深化“15分鐘生活圈”數據產品、綠電態勢感知分析平臺、電力城市大腦、清潔采暖臺區負荷監測數字化助手等數據產品的應用,為政府、企業的管理決策提供參考,輔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民生服務水平。(喇小青 楊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