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閩東漁場,魚躍人忙。在全國重要的大黃魚養殖基地福建省寧德市三都澳,海上漁排風光儲微電網為上萬畝養殖區提供著綠色、低碳、安全的能源保障。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立足福建資源稟賦,加快建設“數字閩電”,以數字技術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建設,助推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以數字化賦能電網升級,推動業務數字化轉型,提升運營效率。
系統靈活調節 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位于寧德市三都澳的福建首個海上漁排風光儲微電網示范項目集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儲能、數字能源管理系統等于一體,可實時監測各能源子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源網荷儲優化協調控制、多種可再生能源互補和優化管控,實現海上漁排不間斷供電。
近年來,福建清潔能源發展迅速。截至2022年年末,福建省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4541萬千瓦,占全省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超過60%。國網福建電力利用先進數字技術實現了對清潔能源發電全息感知、精準預測,提高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支撐高比例清潔能源并網及高效利用。
福建水電資源豐富,但受資源散、主體多等因素影響,水庫群的調峰能力未能充分發揮。隨著新能源電源大量并網,電網調峰能力亟待提高。國網福建電力建設了水電與新能源時空互補運營平臺,構建跨流域清潔供能“調節池”,全覆蓋接入全省50884座分布式光伏電站、5273座小水電站的運行數據,實現了小電源可觀可測,提升清潔能源發電功率的預測精準度。
同時,國網福建電力先行先試,打造了一批“配-微”電網融合發展綜合示范項目,以解決新能源發電頂峰能力不足、出力受天氣影響較大的問題,促進新能源高效利用。
分層協同調控 提升電網精益調度水平
“廈門集美地區午間負荷快速攀升,光伏發電電量同步上升,請根據系統策略調整電網運行方式。”4月8日,在廈門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內,調度員利用省級調控云平臺模擬開展精準調控。
隨著風電、光伏發電、儲能等越來越多的靈活資源接入電網,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及資源優化配置能力面臨新的挑戰。國網福建電力積極探索構建多元源荷儲聚合的能源自治體系,讓電網調控策略在新能源消納、多能互補的過程中更具實用性。
“‘省-市-配-臺’分層協同的‘調控新模式’實現了源網荷儲的可觀可測和精準控制。”廈門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員工高俊彥介紹,該模式依托省級調控云平臺,貫通500千伏電網設備至0.4千伏電網,集中納入各類設備資源,推動電網負荷管理“一鍵執行、精準到戶”。
針對廈門地區配電臺區智能融合終端覆蓋率接近70%的實際,廈門供電公司利用智能融合終端采集臺區運行數據,結合“調控云”預測算法模型,精準匹配區域內能源供需情況,提升臺區能源利用率和電能質量。
數字技術驅動 提高電網運維效率
3月30日,國網福建超高壓公司運維員工通過調控系統“一鍵順控”操作啟動500千伏大園變電站500千伏Ⅱ段母線送電流程。“一鍵順控”應用自動控制、狀態自動識別、智能判斷等數字化技術,將傳統人工倒閘操作模式轉變為操作票自動生成、操作步驟一鍵啟動、防誤主站系統校核、設備狀態自動判別、操作過程按順序執行的自動模式。
福建電網每年要開展近2萬項各類設備操作,靠人執行、靠人把關的傳統模式無法適應設備多元化、復雜化發展的要求。
國網福建電力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與人員、設備、流程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打造電網智能操作云平臺,構建各級電網計劃檢修及新建變電站送電的“一鍵順控”場景,同時基于全網絡設備在線互聯,打造了統籌設備、電網、網絡的系統級安全防誤體系,推動“人工經驗”模式向“數字驅動、機器決策”新模式升級。目前,電網智能操作云平臺已覆蓋福建電網95%的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設備操作時長由“小時級”變為“分鐘級”。(記者 林麗平 通訊員 林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