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和動力,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關系人類生存和發展,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科學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促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發展。”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既是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撐,也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選擇。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黨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創造性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要求加快建設能源強國。在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我們堅持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我國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能力不斷提升。能源安全穩定供應能力強化,2022年全國石油、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分別超過14億噸、1.2萬億立方米,原油產量達到2.05億噸,天然氣產量達到2201億立方米,原煤產量達到45.6億噸。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完成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超過5.2億千瓦。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開局良好,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逐步并網,跨省區特高壓工程加快推進,跨省跨區輸電能力持續提升。電力體制改革深化,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積極穩妥推進,能源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煤價、上網電價、用戶電價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三價聯動”。能源領域基礎性前沿性研究不斷加強,能源技術創新穩步推進,關鍵技術裝備攻堅持續加快,高效清潔能源發電、先進核電、超低排放煤電、特高壓輸電、儲能和制氫等一批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必須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進我國能源高質量發展。
統籌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加強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儲量評估,對重要新能源基地、儲備基地等進行中長期前瞻性布局,及時將新能源項目的空間信息按規定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嚴格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進一步強化新能源發展用地用海保障。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未利用地,保障新能源發展合理空間需求。加強統籌協調,加大電力和油氣跨省跨區輸送通道建設力度,為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跨省區消納和就近就地消納創造良好條件。
深化能源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推動獨立儲能參與中長期市場和現貨市場,推動儲能在削峰填谷、優化電能質量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建立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容量電價機制,逐步推動儲能電站參與電力市場。提升電力系統多能互補聯合調度智能化水平,在保障電網安全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的前提下,統籌優化電力市場運行與電網調度運行,健全完善電網企業相關業務流程和制度標準。充分發揮抽水蓄能、新型儲能作用,保障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和電力供需平衡。推動建立綠證(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制度并不斷健全完善,積極支持交易機構組織開展綠證交易,合理增加綠證供給,引導綠證和綠電價格運行在合理區間。
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速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按照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的要求,鼓勵煤電企業與新能源企業開展實質性聯營。優化開發流程,加快抽水蓄能項目開發建設。鼓勵電力企業建設一批集中式儲能設施。鼓勵建設各級各類能源數據中心,加強能源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發揮能源大數據在行業管理和社會治理中的服務支撐作用。
提升能源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支持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利用自身優勢,引導供應鏈之間、供應鏈與市場之間協調發展。鼓勵電力、光伏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通過戰略聯盟、簽訂長單、互相參股等方式,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完善產業鏈結構,強化供應鏈安全保障能力。規范新能源產業發展秩序,堅決打擊擾亂市場行為。推動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器件、材料突破,持續提高行業自主創新水平。加快信息技術和能源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能源產業數字化升級,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在能源領域的推廣應用。
來源:人民日報作者:程志強(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合作總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