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配套設施,充電樁近年來的建設推廣如火如荼。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在穩定和擴大消費的具體措施中,要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但是,不少城市老舊小區電容有限、車位資源日益緊張,推廣充電樁困難重重。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充電樁企業騙取補貼等行為,對行業造成了不良影響。
如何在推進新基建的背景下,讓充電樁立得住、立得穩?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近日,在上海市閔行區古美十村召開了一場溝通會,參與溝通會的有小區內的新能源汽車用戶居民、居委會、物業和屬地的城管執法隊員,他們要解決的是一位業主私自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占用了物業共用部分的問題。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不少小區居民遇到了安裝充電樁難的問題,出現一些居民私自安裝充電樁的現象。溝通會很順利,大家一致認同的解決方案是,小區內私自安裝的充電樁由業主自行拆除,物業在小區內規劃出一片區域用于安裝公共充電樁,方便小區居民的新能源車輛進行正常停放充電,居委會上報街道后再落實方案。
老舊小區安裝充電樁困難重重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卻并非所有的矛盾都能得到解決。在天津市,許多老舊小區建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小區鋪設電路的設計容量上未考慮到像充電樁這類大功率、大規模用電器的投入使用。
國網天津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新能源車保有量的不斷上升,錯峰用電已不能夠滿足需求,而且老舊小區車位不足的情況進一步約束了充電樁的可建設范圍,最終反向影響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體驗。
一名電力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在小區內建設充電樁需要居委會、業委會以及物業公司三方同意,任何一個環節不通過,都無法展開建設。“有一次申請人手續齊全,字都簽完了,施工到一半,一戶附近的人家突然反悔,并揚言要投訴我們,只好停工協商。”該工作人員表示,對于小區內大功率電器的建設,部分居民認為存在安全隱患:“‘既然我用不上,為什么要冒險同意?’”
老舊小區有客觀困難,而在其他充電樁的應用場景中還有一些矛盾和亂象存在。有業內人士坦言,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升溫,充電企業建樁用地價格也水漲船高,市場上更是出現“黃牛”,做場地轉包或哄抬場租,部分地區的場地租金在近兩年已經翻了兩三倍。
同時,個別缺乏生產資質的充電企業入局,企圖通過騙補分一杯羹。在北方某沿海城市一處充電站,記者發現設施既無人養護,也沒有車在此充電。
而上海對新建公共停車場庫的充電樁車位比例有一定要求,為了通過驗收,停車場都會建設充電樁車位,但是“能不能用、好不好用”不在管理方的考慮范圍內。目前,上海的公共充電樁和小區共享充電樁的使用率均不到5%。
充電運營商上海特來電公司運營總監齊光洲說:“為了解決常見的油車占位問題,運營企業的解決辦法就是專門雇傭人員來人工管理充電樁車位,為此企業對每個管理崗位每月可能要多支出四五千元的人工成本,總量相加后,對本來利潤就微薄的充電企業無疑是巨大的負擔。”
類似的情況導致充電樁的使用體驗出現斷崖式下跌。據了解,充電樁的維護成本較高,使用3年后,每年的維護費用將達到總價的15%左右,此后還會逐年攀升。企業不管甚至跑路,帶來的結果就是充電設施體驗差、后續無維護等問題,最終的不良結果仍舊由用戶買單。
受訪專家認為,現實中充電樁的可用情況并不樂觀,目前我國充電樁建設推行過程中仍以建設補貼為主,中央財政通過各地上報的實裝樁數予以補貼支持,但此舉不能夠很好地激勵企業對充電樁等設施的后續維護。
專家表示,各地補貼充電樁建設,可以考慮由建設補貼逐漸轉向運營補貼,不按照建設數量而按照實際充電量等指標予以補貼,一來可以減少趁行業風口涌入騙取補貼的情況,二來也能減輕企業持續運營的壓力,提升從業者信心。目前,上海等地已經在推廣類似補貼方式。
針對老舊小區建設問題,上海市充換電設施公共數據采集與監測平臺聯聯充電相關負責人湯曉棟建議,在小區引入充電運營商的概念,從長遠來看大家都建私家樁,資源有限,特別是電容量有限,小區電網的壓力很大。所以還是建議在小區建設公共充電樁,引導住戶有序充電,同時通過充電樁將充電數據上傳到公共平臺,便于確保安全和數據分析。
齊光洲表示,從企業的角度,大家也在做技術升級,配合市場的需求。對于公共運營市場,以大功率直流快充電樁為主,對于小區目的地充電市場,建設小功率直流慢充電樁,統一調度充電,既不會對小區配電產生沖擊,又能夠進行管理和監控,確保充電安全。
針對當前部分城市較為突出的車位矛盾,國網重慶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受鑒別技術尚不成熟的限制,充電樁因車位被燃油車占用而無法使用的現象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建議有條件地區可指導充電站實施視頻監控改造,將充電樁車位監控信息推送至政府主管部門并以此為依據實施處罰,提升“油車占位”管控穿透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