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從2020年底的492萬輛快速上升至2021年9月的678萬輛,但充電樁增長速度相比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速卻有所放緩,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和續航痛點也有所放大,特別是老舊小區充電樁安裝這個“老大難”問題再次引發關注。如何破解難題,鞏固消費信心,應對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帶來的更大挑戰,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北京:“充電樁焦慮”困擾新能源車主
□記者 李志勇 北京報道
今年國慶假期期間,一些新能源汽車車主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排隊幾個小時充電的情景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再次凸顯,“充電焦慮”代替“里程焦慮”成為困擾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受困于小區遲遲不能安裝充電樁,北京的秦先生剛買來不久的新能源汽車一直躺在車庫里。秦先生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拿到新能源汽車指標后就買了一輛,當時沒有考慮安裝充電樁的事。車買回來以后,請車企安裝充電樁的工作人員來小區勘察,才得知小區停車場的電容不夠。
據介紹,秦先生居住的小區一共有幾百家住戶,像他這樣希望給車輛安裝充電樁的住戶就有不少。秦先生說,當初買電動汽車就是為了省錢,但現在基本每天都要出去找充電車位,沒想到會這么麻煩,經常需要排隊等很久才能充上電。“物業卻表示,開發商在建設時雖然考慮了預留富余電容,但隨著這些年電力設備的增加,目前富余電容已經用得差不多了。”
《經濟參考報》記者還了解到,如果安裝充電樁需要增容,至少要花費上百萬元,因此“錢從哪出”成了大問題。物業肯定不會出這筆錢,也沒有這方面的經費,讓開發商出錢也幾乎不可能。如果讓車主承擔,則所需費用顯然過高,而且僅讓目前有需求的車主承擔這筆費用也不公平。
充電難已經成為擺在越來越多電動汽車車主面前最大的障礙。
據記者了解,電動汽車未隨車配樁的主要原因包括,集團用戶自行建樁、居住地物業不配合、居住地沒有固定停車位,這三個因素占未隨車配樁原因的七成。其中,居住地物業不配合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來自于電容增容問題難解決以及停車位不足。統計數據顯示,在北京的1.2萬個居民小區中,有2700個是老舊小區,戶均停車位不足0.5個,近40%的私人電動汽車車位根本不具備安裝充電樁的電容條件。
目前,多數小區的充電樁建設與安裝仍以“申請一戶、辦理一戶”為主要業務模式,存在充電樁報裝流程繁瑣、同小區安裝充電樁重復查勘和開挖、安裝工期較長的情況。此外,部分小區尤其是老舊小區供電容量固定,物業出于多因素考量,以沒有充電配電量且易引發安全問題為由,拒絕業主的安裝申請。
此外,部分物業公司對業主安裝充電樁的需求附加收費條件,比如,將公共區域空地劃為新能源汽車專用停車位,要求業主必須先租賃該車位才能安裝充電樁,將租賃收費作為安裝充電樁的前置條件。今年以來,有關充電樁安裝的投訴、糾紛依然很多。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了解到,相對于一家一戶的充電樁,集中充電的充電柜成為一種不錯的選擇,但在實際運營中仍然存在各種困難。張女士在朝陽區已居住多年,她所在的小區是一個老小區,小區內道路被機動車停車位、菜店、電動自行車擠占得滿滿當當。張女士告訴記者,雖然之前已經安裝了幾組充電柜,但遠遠不能滿足居民需求。
隨著政策導向力度加大及相關技術發展,公眾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數量不斷攀升。然而,目前城市小區停車位緊張、配電設備老化、電壓不足等短板,導致業主無法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加上公共充電樁配備數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因此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同時也引發了業主與物業公司有關充電樁安裝的糾紛。
為應對充電樁建設緩慢問題,國家電網、部分民營充電投資建設和運營商也一直在尋找新的解決方案。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電網正在北京、上海、鄭州等地試點“有序充電”。
與傳統的固定功率充電樁不同,有序充電樁可根據小區用電負荷靈活調整輸出功率。如果小區用電負荷大,充電樁會自動降低輸出功率,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電;反之則提高。不僅如此,電網負荷過高時,它還能實現由電動汽車向電網反向補充電量。有序充電技術的推進,在滿足新能源汽車車主充電需求的同時,還可以縮小用電峰谷差,從而降低變壓器負載率。
業內專家建議,將電動汽車充電設備設施的建設納入城市整體規劃。對于居住密集社區及老舊小區,客觀上不具備加裝充電設施的條件,可以在小區周邊合理距離內增設公共充電設施。同時,應將充電設施建設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從城市規劃、政策扶持、財政補貼等方面進行統籌考慮。
天津:“私樁”安不了 寄望公共充電樁
□記者 尹思源 天津報道
在天津市南開區的某老舊小區內,幾十輛私家車停在道路兩邊,本就不寬的行車道僅能容納一輛車通過。在一些樓棟前的空地上,也停滿了私家車,其中不乏新能源汽車。
在這個小區居住的居民王偉民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小區建成已經有30多年,一直沒有固定車位,大家都是隨便停車。王偉民有一輛新能源汽車,汽車的充電問題讓他頭疼不已。“離家最近的充電樁有2公里多,每次充電花費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只能在車里等著。”
王偉民曾想過在小區內安裝個人充電樁,但由于不符合《關于加快居民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的規定,一直未能成功安裝。“小區屬于老舊小區,沒有物業,更沒有固定車位,按照相關規定無法安裝個人充電樁。”王偉民說,“我們也曾經希望小區能夠安裝公共充電樁,但小區內沒有合適的位置,只好放棄。”
與王偉民一樣,家住天津市和平區的趙長峰也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安裝問題所困擾。趙長峰介紹,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4S店承諾免費贈送充電樁,自己也咨詢過相關部門并得到可以安裝的答復。但在實施過程中,小區物業卻說小區空間小、車位緊張,不能安裝。“為圖方便,小區內一些住在一樓的新能源汽車車主從家里‘飛線’充電,安全隱患嚴重。”趙長峰告訴記者。
個人充電樁安裝不了,老舊小區的新能源汽車車主們只能將希望寄托在公共充電樁上。2019年起,天津市連續三年將小區公共充電樁建設納入20項民心工程。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了解到,加裝公共充電樁是好事,但在實際推動中卻遇到了一些難題。
國網天津電力營銷部員工劉瑞濤介紹,國網天津電力承擔著公共充電樁安裝工作,但公共充電樁的加裝過程還是存在困難的。“老舊小區公共充電樁的選位非常困難,既要具備安裝位置合適、居民使用方便的要求,還要爭得大家理解、取得同意意見。”劉瑞濤說。
此外,物業公司也在客觀上對充電樁安裝工作形成了一定阻礙。國網天津城南公司供電服務中心副主任劉暢說,加裝公共充電樁不可避免地要改變小區原有車位、路徑規劃,增加了物業工作量,一些物業公司還存在推諉扯皮現象,給充電樁進小區帶來了不少阻礙。一位電力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物業公司大多從企業運營角度考慮問題,將經濟利益放在首位。“小區加裝充電樁不會給物業帶來任何好處,還會增加物業管理難度,物業的積極性普遍不高”。
除了物業,如何讓每一位小區居民都滿意也是一大難題。一位社區黨委書記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小區加裝充電樁,如何協調居民是面臨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大一道難關。“大家都想要充電樁,但都不想將充電樁安裝在自己家門口。”這位社區黨委書記說,“還要動員燃油汽車車主將充電樁車位主動讓給新能源汽車車主,小區停車位本就緊張,動員起來非常困難。”
記者了解到,為解決這些難題,天津市各級部門協同發力,定期組織街道、充電樁安裝企業和電力公司面對面解決問題,逐步推進小區公共充電樁建設工作。華瑞快充(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歡介紹,相關部門多次組織他到現場與電力公司、街道工作人員溝通協調充電樁安裝問題。“小區內無法安裝充電樁,就探索在附近公共停車場加裝充電車位的可能性。三年來,天津已經建成小區公共充電樁近7000臺,有效緩解了小區居民充電難的問題。”
一邊是公共充電樁市場需求的推動,一邊是盡力為個人充電樁安裝提供方便。國網天津電力營銷部智能用電處處長張劍介紹,國網天津電力公司通過拓展線上業務辦理渠道,實現充電樁辦電“零跑動”;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實現充電辦電“零投資”。政策實施以來,國網天津電力公司累計為3.67萬戶車主完成充電樁接電工作。
不久前,趙長峰家附近的公共停車場安裝了充電樁,從他家到停車場走路只需不到10分鐘。“很多新能源汽車車主認為在家門口充電才是方便,但我覺得小區附近能有公共充電樁也很不錯。”趙長峰說,“新能源汽車車主的思想觀念也得變一變。”
福州:買新能源汽車容易“安樁”難
□記者 龐夢霞 福州報道
時下,不少消費者在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時遭遇了“買車容易充電難”的困擾。據新能源汽車潛在購買群體和車主反映,部分設施老、配套少的老舊小區安裝家用充電樁較為困難,導致購買意愿和用戶體驗降低。《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東南沿海城市福州采訪了解到,部分老舊小區車位緊張且無固定車位劃分、配電容量不足、審批流程復雜等因素,共同導致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最后一公里”難題。
福州的張焰(化名)近來很苦惱。由于通勤距離遠,他新購置了一輛新能源汽車,本以為可以節約燃油費,卻“在排隊充電上浪費了許多時間”。有“里程焦慮”困擾的他每天下班后都要到公共充電樁排隊給車充電,直到電量充滿再回家。“在公共充電樁充電,就算快充也要接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如果需要排隊則花費的時間更多。”張焰說,“在外充電價格比自建充電樁充電貴了至少一倍,如果能安裝家用充電樁,下班回家后給車充電既不影響休息還能享受低谷電價,既經濟又方便。”
張焰居住的小區是2000年左右建成的,目前沒有規劃專屬停車位,小區居民只能將車停在樓間過道和小區內部的路面上。張焰告訴記者,小區內沒有固定停車位,因此車主無法購買停車位或租用停車位。福建省工信廳裝備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居民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示范文本》的相關規定,申請自用樁的條件包括申請人有固定車位產權或一年以上(含一年)使用權。部分老舊小區是長效物業,業主不享有小區固定車位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相應地就不符合在小區安裝充電樁的要求。
福州市臺江區天豐花園是個房齡超過18年的老舊小區。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陳志輝表示,小區供電容量固定,公變房的設計功率也無法滿足安裝充電樁的要求。安裝充電樁可能引發安全問題,因此小區內不計劃安裝充電樁,也暫不安裝新的電表。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營銷部有關負責人證實,部分老舊小區配電容量有限,在沒有增容擴容的情況下暫不足以供安裝家用充電樁。
今年初,福州市臺江區達文里新村的居民陳女士申請安裝家用充電樁時也遭遇了難題。根據《關于加快居民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安裝家用充電樁需物業出具同意安裝充電樁的證明材料,無物業管理小區由業委會或居委會出具。陳女士根據規定向業委會提交申請,業委會提出“樁只能掛墻上”“不可走線”等要求后,遲遲不予任何證明。陳女士感慨道,業委會雖然原則上同意,但并未提供必要的協助,難以拿到業委會出具的同意充電樁安裝的施工證明。
“品牌免費提供充電樁安裝基礎服務。”比亞迪某體驗店品牌經理林琦表示,若暫時不具備安裝條件,將為客戶保留2年充電樁安裝基礎服務的權益,如果超過2年可能無法保障免費安裝。《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一些老舊小區看到,一些低樓層業主從樓上“飛線”給汽車充電,此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針對“被一個樁子難住”的問題,各地開始探索解決之道。蘇州市姑蘇區金閶街道白蓮社區利用空地集中設置充電樁,解決小區內沒有固定停車位的問題。安徽省要求各地在改造老舊小區時按照滿足安全、統籌解決的原則對小區進行充電樁改造,在供電能力不足的地區,加快配電網絡改造升級,提供方便的報裝服務,保證電網無障礙接入,滿足充電基礎設施的運營需要。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營銷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正大力支持居民小區充電配套建設,對于有條件開展充電設施建設的老舊小區給予增容擴容支持,相信未來充電“最后一公里”難度將逐步降低。
濟南:一張物業證明“難倒”充電樁
□記者 陳國峰 濟南報道
前不久,家住濟南市槐蔭區西沙小區的李先生終于在自己家車庫為新車充上了電,這距離他買車已經過去4個月。
今年6月,駕駛了多年燃油車的李先生嘗鮮買了輛新能源汽車。但是,西沙小區是個老舊小區,沒有充電設施,因此李先生只能開車到距離家4公里外的一處公共充電樁充電,每次充滿電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車多時還要排隊。等待充電的焦慮很快沖淡了購置新車的喜悅,這讓李先生下決心自建充電樁。
購買新能源汽車時,4S店贈送給李先生一臺充電樁,并承諾提供上門安裝服務,但需要供電公司先安裝電表。當地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安裝充電樁需要場地,因此需要物業出具同意安裝的證明。
“我有車庫,所以場地問題好解決,但一張物業證明卻難住了我。”李先生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物業表示沒有安裝個人充電樁的先例,并認為存在安全風險,因此拒絕出具同意安裝證明。
實際上,對于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濟南市早有明確政策。2020年7月,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新建小區100%配備充電設施,既有居民區對專用固定停車位按“一表一車位”模式實施配套供電設施增容改造。
實施意見明確要求,物業服務企業配合業主或其委托的建設單位及時提供相關圖紙資料,協助現場勘查、施工,未經消防、供電部門認定,不得以安全、電力容量不足等理由阻撓業主安裝私人充電樁。
李先生經過與物業反復溝通,擺事實、講政策,物業最終答應給他出具同意安裝證明,前提是李先生需簽訂一份協議,承諾萬一充電樁出現問題全由他個人負責,與物業沒有關系。拿到物業證明,李先生終于在10月初擁有了自己的專屬充電樁。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政策層面,個人安裝充電樁已不存在障礙,相關主管部門積極推動,電力部門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更是樂見其成,對充電樁安裝十分支持。
國網濟南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居民充電樁電表安裝完全敞開受理,并設置了三個工作日的時限要求,車主只需在手機App上提交報裝申請,工作人員就會第一時間上門免費安裝。目前,該公司已為濟南市約8000戶居民安裝了充電樁。
上有政策支持,下有群眾呼聲,部分小區的物業公司成了“攔路虎”。在濟南,與李先生有同樣遭遇的不少市民都吐槽安裝充電樁遇到的阻力,基本均來自于小區物業。有些業主想購買新能源汽車,但因物業不允許安裝充電樁而作罷。有新能源汽車車主反映,由于物業不支持,小區內有些新能源汽車車主只好私拉電線自行充電,這種不規范操作無疑埋下了安全隱患。
《經濟參考報》記者走訪濟南幾家新能源汽車經銷商了解到,來店里看車的顧客都會詢問充電問題,而經銷商一般會隨車贈送充電樁,也會幫助安裝,但能不能安裝則要看小區物業的態度。經銷商坦言,充電樁安裝難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
記者了解到,在安裝充電樁問題上,有的小區名義上響應政策,但會附加其他條件以抬高門檻。記者就個人安裝充電樁問題咨詢濟南市天橋區某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表示可以安裝,但需要自行聯系相關部門進行安全認定,并需要對擬安裝信息進行公示。
針對于此,有物業公司表示,物業并非故意阻撓,而是有一肚子苦水。一家物業公司告訴記者,很多開發商在建設停車場時根本沒考慮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導致小區電容及變壓器承受能力有限,若對硬件設施進行更新勢必增加物業公司成本;而如果在小區內統一建設公共充電樁,則需要征得全體業主同意,推進難度可想而知。
一名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安裝充電樁后,雖然業主保證責任全由個人承擔,但一旦發生事故,物業肯定難辭其咎。相關政策要求物業企業出具證明,但沒有充分考慮可能給物業帶來的安全問題,由具有行政管轄權的部門單位出具相關證明更合適。在現行政策下,群眾遇到物業不配合的情況,可向街道或物業主管部門投訴反映,由其協調解決。同時,可引入第三方機構通過統建統管方式,加大公共充電樁的建設力度,并明確各方權責邊界,盡快建成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