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資源供需錯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成本壓力層層傳導下,下游動力電池廠商和整車廠商訴苦不斷。
此前,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曾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吐槽動力電池成本高,稱自己是在為寧德時代打工。但記者查閱寧德時代一季報發現,一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53.97%,但凈利潤卻同比下降23.62%。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手握鋰礦資源的原材料供應商或許才是最大贏家。從上游鋰鹽上市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來看,天齊鋰業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96億元至116億元,同比增長110倍至134倍;融捷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5.3億元至6.3億元,同比增長4080.57%至4869.36%;天華超凈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3.5億元至36.5億元,同比增長971.70%至1067.67%。
過高的鋰價顯然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穩定發展。在7月27日至28日舉行的2022年中國鋰業大會暨鋰資源高峰論壇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副會長張江峰表示,鋰價太高不利于下游應用拓展,可能會導致更多替代品的出現,同時,其帶來的成本壓力將層層傳導,從而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成本。
多公司加入鋰礦爭奪戰
根據生意社價格監測,7月27日電池級碳酸鋰華東地區均價為47.96萬元/噸,與年初(1月1日為28.2萬元/噸)相比上漲了170%。
在業內人士看來,鋰資源供需錯配主要源于鋰資源開發項目周期較長。
通常情況下,鋰資源開發項目要花上2年至3年時間才能建成投產,之后又要2年左右才能達產,而正極材料和電池生產線建設一般在1年以內,并且能很快達產。如此一來,就容易導致鋰電產業鏈上下游步調難以一致。
“預計2022年中國新建成投產的鋰鹽產能在15萬噸以上,相比去年有所增加。”據張江峰透露,“未來2年至3年,新建擴產鋰資源項目將陸續投產,2022年全球對鋰的需求增量和新增產量基本一致,預計全球鋰的供需基本平衡,但難以滿足所有汽車廠商、電池廠商和正極材料廠商的采購和備貨需求。”
目前來看,國軒高科、盛新鋰能、江西永興特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鋰業公司紛紛擴產。
同時,為了爭奪鋰資源,多家公司將目光瞄向了海外鋰礦,甚至上演了鋰礦爭奪戰。對此,張江峰表示,“國外一些礦商拿很小的量來競拍,中國企業相互內卷的結果是花了很高的價格買礦,從而進一步推高了鋰價。”
專家熱議鋰資源供應
在全球陷入鋰資源焦慮的當下,鹽湖提鋰成為本次大會的熱門話題。“鹽湖提鋰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是未來鋰資源開發利用的一個重要方向。”西藏珠峰董事長助理茅元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全球約60%的鋰資源在鹽湖,其中大部分聚集在南美洲的鋰三角,這些地區資源稟賦較好,鹽湖提鋰的成本一般較低,約3萬元/噸至4萬元/噸。”廣發證券首席執行董事、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巨國賢在會上表示,“不過,鹽湖資源雖然量大成本低,但開發較慢、資本開支大。新開一個資源項目預計約5年左右。”
據悉,目前已有包括贛鋒鋰業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在青海地區布局了鹽湖資源,不過項目推進較為緩慢。對此,贛鋒鋰業技術中心總經理彭愛平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從拿礦到出產品可能要5年甚至更久,首先要進行勘探,之后要設計建鹽田,還要對鹵水進行攤曬,其中,僅鹵水攤曬就要半年,這也是鹽湖提鋰量上得比較慢的原因。”
盡管如此,鹽湖鋰資源的開發價值依然很高。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肖虎表示,“技術進步有望重構鹽湖鋰資源開發價值。例如,采用吸附法等新工藝可實現原鹵直接提鋰,減少鹽田建設投資,提鋰產能建設周期短,鋰資源利用率高。”
除了鹽湖鋰資源的開發利用,也有業內人士探討通過回收動力電池的方法保證鋰資源的供應。格林美副總經理張坤表示,“公司通過自主研發關鍵技術,能處理幾十余種鎳鈷廢料,回收鈷鎳鋰等有價資源并制備成新能源材料,當前鎳鈷錳回收率大于99%、鋰回收率在85%至90%。”
“在新能源產業發展對資源需求日益擴大的背景下,我們既要立足國內,用好國內的資源,也要放眼世界,用好全球的資源。”對于如何保障鋰資源供應,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段德炳表示,資源原材料端是鋰電產業最基礎的優化點,行業企業要加強自律行為建設,共同維護市場穩定運行。同時,建議鋰資源企業要把創新放在首位,攜手協作,共同攻克技術瓶頸、產業發展瓶頸。(記者 曹 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