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大規模應用推動電池退役量加速釋放,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受到行業廣泛關注。6月10日,在2023年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動力電池回收與綜合利用”主題論壇上,業內人士對行業發展進行熱議。
多位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鋰電回收產業將迎來千億元級市場機遇,動力電池即將迎來規模化退役期,車聯網平臺大數據反哺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的時機已成熟,技術、資質與資源過硬的企業將成為賽道主旋律。”
中泰證券認為,根據動力電池平均壽命5年-6年測算,第一批商用新能源車用動力電池將在2023年開始退役;預計2025年理論退役動力電池約為42.8萬噸,2030年將達到300萬噸,按各類型電池單噸回收收入測算,對應市場空間1485.33億元。拆解回收可提升空間較大,未來或成為主要回收方式。
“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可以跟蹤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從生產到流通、報廢和回收再利用,積累寶貴的數據。通過規模化運作和有效的回收處理技術,行業發展將逐漸成熟,并且為相關的企業帶來可觀的商機和社會效益。”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廣發證券電新行業相關分析師向記者表示:“新能源車后市場潛力無限,未來幾年將是行業分水嶺,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格局處于持續優化狀態,行業從幼稚期進入成長期;合作形成‘車企—電池廠—回收企業’的回收產業閉環將成為行業趨勢。”
不過,安光勇認為,近年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競相布局動力電池回收領域,但整體競爭格局呈現“小、散、亂”的局面,動力電池回收關鍵技術發展相對滯后,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標準體系亟待完善。
長城國瑞證券認為,近期,隨著碳酸鋰價格回升,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經濟效益將得到有效改善,處于發展初期的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或迎來發展機遇。
6月9日晚間,動力電池回收企業龍頭格林美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武漢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與天原股份以及宜賓市高縣人民政府共同在宜賓市簽署協議,擬共同投資17.1億元建設宜賓新能源循環經濟零碳示范產業園項目,在園內建設10萬噸退役動力電池與電池廢料再制造生產線、5萬噸磷酸鐵鋰材料再制造生產線、3GWh再制造儲能電池包生產線等三個子項目。
格林美最近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計劃到2026年動力電池回收量將達到30萬噸以上。2022年,格林美動力電池回收與梯級利用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2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達312.60%。回收拆解的動力電池達到1.74萬噸(2.10GWh),同比增長98.11%,占中國動力電池報廢總量的約10%以上。
長久物流在6月9日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新能源業務主要利用公司多年積累的產業鏈優勢,為主機廠、動力電池廠商、動力電池原材料及相關化學品生產廠商等產業鏈客戶提供物流、倉儲等傳統服務,并圍繞汽車后市場,推動動力電池回收渠道建設。
“相關上市公司進入動力電池回收行業,這是一種積極有益的發展態勢。需要注意的是,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行業,需要具備較高的技術研發水平和資金投入實力,上市公司應審慎經營。”Co-Found智庫秘書長張新原向記者表示。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李雯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