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電纜溝,爬鐵構架,身著工裝,手持儀器,夾著設計圖紙,穿梭于各種變電設備之間……這些天,在貴州省首座智能化變電站——銅仁松桃220千伏太平變電站里,一個身影早出晚歸,往返忙碌,正在開展智能化建模工作。
25年來他扎根一線,先后在繼保自動化、直流設備檢修、變電運行等專業崗位工作,從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為行業頂尖的技能專家,他就是南方電網貴州銅仁500千伏松桃220千伏巡維中心副站長,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勞動模范、貴州電網最美電網人——周敬余。
耐住寂寞 淬煉工匠之心
講起周敬余的工作,就不得不提到獨步國內外的技術名片——數字變電站。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巡檢、操作和維護變電站設備健康狀態,及時發現并消除設備隱患,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每一位優秀電力工匠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可以把最基礎的事情干到極致。他研究一個電路,可以目不轉睛研究整整一天;他優化一個程序,能夠不厭其煩調整參數上百次,就是為了了解內部原理,保證數據精確到極致……
面對變電設備,就像照顧自家孩子,需要始終耐得住寂寞,這是這份工作的根本。一直以來,他工作嚴謹細實、一絲不茍,做到確保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都正確。
1998年,周敬余畢業后進入銅仁供電局玉屏工區。作為一名技校畢業生,周敬余的起點并不高,初入崗位,學習輸配電運行與檢修專業的他因工作需要被安排到實習值班員崗位,毫無基礎的他只能幫師傅打下手,干些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
為了盡快練好自己的技能,周敬余總是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后繼續留在單位,向夜班師傅學習。日復一日的苦學是對身心的雙重挑戰,知難不言退,受挫不服輸的性格讓周敬余度過了那段苦樂相伴的日子。慢慢地,他喜歡上了變電運行這個枯燥且繁瑣的專業,設備成了他最親密的伙伴。
一年后,周敬余晉升成為220千伏玉屏變電站值班長,需要與同班人員一起獨立承擔變電設備的監控、巡視、操作、維護等任務。其中,最難的是旁路母線帶主變運行的操作——100余項操作任務,操作票需寫約5、6頁紙,一項一項地執行,邏輯順序一步也不能錯。耐心,成為了工作的關鍵。
“選擇了變電運維,就要做好長期堅守一線的準備,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才能成為技術頂尖的電力工匠。”周敬余說。
精益求精 “數智”轉型之路
打開220千伏松桃太平變電站的主控室,進入3D信息模型系統呈現的虛擬現實技術空間。這個看起來很神奇的地方,深度還原了變電站的每一個設備、每一截導線、每一顆螺絲的原貌,它是周敬余團隊精益求精的作品。
銅仁500千伏--220千伏松桃太平變電站是南方電網公司在貴州省內布局的第一座智能化試點變電站,2019年3月,該站肩負起“先行官”重任,開始縱深推進數字化轉型,作為松桃巡維中心副站長,周敬余義不容辭挑起了數字化轉型的大梁。
變電站智能化究竟要如何推進,要達到什么目標,一切都是未知。周敬余從零開始,每當夜深人靜,萬家燈火時,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鉆研智能化技術、確定改造方案。針對遇到的問題,他發現一個,就想辦法解決一個。
攝像頭不登高、不停電安裝是電力行業內的一大難題,由于技術要求高、應用難度大,這項工作成了“燙手的山芋”。變電站里一時沒人敢接招,甚至就連很多專家都望而卻步,但周敬余選擇了主動請纓,帶領團隊研究討論一個又一個的方法。
白天穿梭在工作現場,晚上結合實際鉆研理論知識,就連周末休息日也不放過。一次次試驗,一次次失敗,憑借著一股不服輸的沖勁,經過上百次的反復思考和試驗,不停電安裝攝像技術,實現了質的飛躍。問題解決了,周敬余卻瘦了一大圈,他卻樂呵呵地說:“踏實做人、用心做事,我不覺得累,只覺得很快樂。”
經過2年多“魂不守舍”的琢磨,周敬余帶領團隊攻克16項數字變電關鍵難題,220千伏太平變電站實現了智能運維、安全管控、設備狀態全面感知、數據信息高效處理。
220千伏太平變電站數字化改造、變電智能巡檢機器人驗收、變電智能化改造等投運驗收,填補了貴州電網公司無智能化變電站的空白。該站被南方電網公司授予“數字變電示范基地”稱號。讓“智能變電站向智慧變電站”建設又邁進了一大步。
傳承思變,創新攻關之“星”
從變電小白到拔尖專業技術專家,周敬余實現了人生的大跨越。但他深知,一花獨放不是春,只有隊伍整體強大了,“數字中國”的夢想才能早日實現。
“技術的最高價值不是保留,而是傳承。”十幾年來,他致力于對班員、縣級供電企業繼保人員的培養,開展繼電保護、變電運維、缺陷處理、數字素養提升等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縣局10多位技術骨干脫穎而出,他帶領的繼保自動化班,人才輩出,省、市技術能手及南網勞模比比皆然,被喻為銅仁供電局的人才“孵化基地”。
2023年,貴州電網公司認定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周敬余勞模創新工作室”,擁有10余名高技能成員。他把工作室打造成青年員工成長成才的平臺,充分發揮勞模先進在生產活動中的“領頭雁”作用,鼓勵青年員工獨立思考,大力開展科技攻關、技術改造、技術協作、技術發明等一系列科技創新活動,造就了一支作風嚴謹、素質過硬的年輕骨干力量。
薪火相傳,授徒以藝亦為師。作為一名勞模、師傅、負責人,他在工作現場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扛起“傳幫帶”責任,當好師傅、作好表率、帶好徒弟,模范踐行“一板一眼、一絲不茍、嚴精細實、專業專注”的作風要求,帶動青年職工學精神、學作風、學品質、學技能,在推動全局高質量發展中成長成才、貢獻力量。
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尋找方法去解決問題的過程才是創新。在周敬余的帶領下,如今,工作室有9人晉升為優秀及以上技術技能專家,8個小發明、小建議被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評為2023年電網運維檢修“五小”創新三等獎,獲得發明專利受理40余項。個人獲得發明專利受理23項。工作室也以“攻難關、喜發明、愛創造”而著稱,成為數字化難題攻關基地和人才培養搖籃。
履職盡責 肩擔電網之任
“今年全國兩會,我要為推動清潔能源入黔發聲,加快推進貴州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周敬余說。
2024年,周敬余再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作為一名電網一線員工,他將親身經歷兩次大會盛況,全程參與各項議程,并提出了4項建議,附議8個議案,對銅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極大貢獻。
在新能源高滲透率的背景下,他時刻關注貴州能源轉型、能源安全,積極探索貴州能源領域推動煤電擴能增容、提質增效,單一煤電轉化為水火風光氣互補的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發展。
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黨和人民重托,切實肩負起政治責任,發揮代表職能,親身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貴州時“貴州真是山好水好,一定要保護好這片綠水青山。”的指示,在目前貴州大發展的機遇下,注重保護好綠水青山。
“推動綠色發展,必須堅持‘富礦精開’,逐步實現錳渣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對錳污染治理工作十分關心,建議構建錳行業綠色制造體系,推動生產過程清潔化轉型。
在全國“兩會”精神特質引領下,他連續幾個月年堅持出差加班,跑遍全市沿河、石阡等10余縣開展調查研究,并解決農村發展用電問題,對當地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充分利用“云大物移智鏈”等先進數字技術,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全力推動數字化在電力行業取得更多具體實踐,打造數字化智慧電網,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擇一業,終一生,不為繁華為匠心。”奮斗是周敬余最好的“代名詞”,累累碩果的背后,是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初心。肩擔重任,履職盡責,周敬余將以“建設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己任,滿足鄉村產業發展用電需求,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田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