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疫情爆發,南方電網公司派出的733位扶貧干部第一時間下沉到南方五省區大地的田間地頭。為保證防控疫情和打贏脫貧攻堅戰,他們因地制宜、出謀劃策、身體力行。他們的作為彰顯了央企的社會責任,體現了黨員干部的個人擔當。本版選取的幾個代表性瞬間,只是他們艱苦而又有效的工作縮影。
廣東:他們變身線上達人
春爭時,夏爭日,近日,廣東各地開始掀起復工復產的浪潮。在廣東清遠英德市連樟村扶貧車間,工人們正戴著口罩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忙碌著。獲知復工復產的消息,清遠英德供電局連江口供電所駱衛飛和黃文杰第一時間來到扶貧車間,對車間用電設備進行檢查,確保車間生產用電可靠。
在連樟村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幾名工人正在細心打理大棚內的草莓和櫻桃番茄。“我們大棚采用的是全自動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和環控系統,供電部門聽說我們復工,一大早就過來幫我們檢查用電線路設備,了解用電情況,非常感謝他們!”產業園內的技術人員劉茂微激動地說道,“現在我們主要是種草莓,目前的銷售主要是一方面是捐給防疫一線的同志,另一方面就是訂單式配送模式,每天銷量150斤左右。”
這只是廣東電網為各地貧困村提供優質電力保障的其中一個縮影。據悉,隨著各地貧困村逐漸復工復產,廣東電網積極了解當地用電需求,排查用電安全隱患,確保村民用上放心電、可靠電。
3月2日,廣東電網清遠英德供電局連江口供電所黨員服務隊到連樟村開展線路巡檢,排查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可靠供電。劉俊杰 攝
面對多地農產品遭遇滯銷,廣東電網的駐村扶貧干部迅速行動起來,通過網絡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
“我們計劃接下來增加線上拼多多、京東等網絡銷售渠道,把我們的珍珠馬蹄名片‘打出去’。”陽江供電局員工譚小教是陽江市海陵島區觀堂村的駐村扶貧干部,她提到村里的扶貧造血項目——珍珠馬蹄曾一度受到了影響,與預計的正常銷售額相比,售賣情況差了一半。為了促進銷售,譚小教和村民計劃“線上”“線下”兩手抓,全力應對疫情對產業扶貧的影響,在加強線上銷售的同時,在陽江市區各大農貿市場等線下渠道進行推廣,逐步銷往珠三角地區。
在珠海供電局定點幫扶的茂名高州市分界鎮東方村,駐村工作隊忙著幫村民將龍眼干、荔枝干等當地特色農副產品錄入線上平臺,同時積極代理當地市場上各種質優商品,穩固村民的增收渠道。珠海供電局駐東方村第一書記吳培志介紹,3月4日,由東方村的農產品加工扶貧產業基地生產的400多罐特產已裝車并發往廣東省對口支援的湖北荊州,為荊州人民抗擊疫情傳遞溫暖、加油鼓勁。 (許浩然 李曉怡 陳妍衍 王艷萍 劉佳雯 饒倩婷)
廣西:他們花式“帶貨”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廣西部分村屯的扶貧“土貨”因銷路、交通等問題面臨滯銷。廣西電網公司的扶貧干部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土貨”銷售,當起“推銷員”“賣貨郎”,幫助貧困村找銷路,將損失降到最低,千方百計鞏固扶貧成果。
廣西電網公司派駐河池市東蘭坡索村的扶貧隊員鐘金宏說:“村民辛苦一年就盼著好收成,賣得個好價,絕不能因為疫情影響銷路,打擊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
他在村中開展防控疫情宣傳時,了解到村里套種的第二批富硒香蒜馬上就要收成了,村民們卻不喜反愁——這么好的香蒜再賣不掉,就要全部拔掉,開始松土備春耕了。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借著到金城江、東蘭等地找口罩的機會,到各市場推銷村民的富硒香蒜。2月6日,7輛小貨車來到坡索村,將6000多斤香蒜運往各大市場,找到最好的“歸宿”。坡索村宇下屯村民覃世平成功賣掉大蒜2500斤,他開心不已:“本以為今年完了,多虧了小鐘,為我們解決了大難題。”
廣西電網公司北海供電局派駐北海市合浦文明村委的工作隊員蘇勝業,既操心村民的“錢袋子”,也操心村民的“胃袋子”。疫情期間,正是該村“菜籃子”基地蛋種鴨大量生產的關鍵時期,種鴨蛋的銷售直接關系貧困戶的“口袋”。蘇勝業多方協調,將基地產出的15000多枚合格種鴨蛋全部銷售完畢,為貧困戶增收24000多元。同時,了解到近期蔬菜價格飆升,平時最多3元一斤的蔬菜漲到8元多,沒有種植蔬菜的村民表示“菜太貴,吃不起”,蘇勝業借助“菜籃子”基地優勢,向村民及貧困戶免費提供1200斤的蔬菜以及600多枚食用鴨蛋,減少大家日常開銷。村民陳鳳玲感激地說:“這種特殊時期,黨和政府關照我們吃得飽不飽、吃得好不好,真的太感謝了!”
而在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一條發布于2月11日的朋友圈引起關注:“本來是甜蜜的事業如今卻成了苦難的源頭,民新村貧困戶的部分甘蔗還等著變現送孩子讀書,如有好心人購買,量多我們可以送貨上門……”
發圈的人是南方電網廣西百色隆林供電局派駐隆林民新村的駐村工作隊員林新。受疫情爆發影響,民新村的支柱產業——果蔗受到了嚴重的沖擊。由于交通管制,導致大片的果蔗運不出去,村民也不能沿路擺攤,愁壞了當地老百姓。未脫貧的貧困戶韋乜壯更是心急如焚,他就指望著兩畝果蔗賣到錢給孩子們讀書交雜費。
自朋友圈發出后,林新每天接到很多網絡、電話咨詢。當拼夠了一車的量,林新就找來農用車把果蔗運出去??恐闵⒎仲u,韋乜壯家的損失降到了最低,也賺到了送孩子讀書的雜費。
涓涓細流匯集成海,通過扶貧干部與村民們的齊心協力,保住了脫貧戰果,也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堅定了必勝的信心。(韋露 陳伯鑫 陽文志)
云南:他們把17噸扶貧柑橘送到了湖北嘉魚
云南省紅河州屏邊縣白云鄉普機幾村海拔1800米,山高路陡,常年大霧,雖然距離屏邊縣城只有60多公里,但全靠盤山公路進出,回頭彎一個接一個,貨車四個小時才能到達,柑橘往外運輸成本很高。
“路太遠,加上疫情期間,收購的人少,我們自己運出去又開銷太大。”貧困戶鄒開富很發愁,“今年是第一年有收成,產量大概就是三噸左右。”柑橘要種植三年才進入盛果期,原本想著靠12畝柑橘脫貧的鄒開富,剛有了產量卻在銷路上犯了難,看著一棵棵掛果的果樹,鄒開富急了,“爛在地里怎么辦?”
近日,受到疫情防控和交通不便影響,云南紅河州屏邊縣白云鄉普機幾村貧困戶的柑橘亟待銷售,云南電網公司紅河供電局主動伸出援手,組織購買、捐贈和采摘。3月2日17.2噸柑橘順利運抵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圖為女員工們幫助貧困戶采摘后,沾滿野草刺的雙手?!∑顝┚?攝
而且賣柑橘的收入主要用于生活開支和下一輪柑橘種植,如果柑橘銷售不出去,生活難以為繼不說,柑橘也無法再養護。
云南電網紅河屏邊供電局的扶貧干部全局動員購買了1.6噸柑橘后,缺口還是太大。“我們積極向上級黨委反映,希望能夠幫助貧困戶解決困難。”屏邊供電局黨總支書記姜虹波說。
收到請示后,紅河供電局黨委號召全體黨員干部積極捐款,幫助購買17.2噸柑橘并支援湖北抗疫工作。同時積極向紅河州紅十字會表達捐贈意愿,在紅河州交通運輸局、紅河州農業農村局的幫助下,迅速落實捐贈物資接收地為湖北省嘉魚縣,并辦好了通行手續。
3月2日上午,歷時36小時,跨越2064公里后,代表了紅河供電局黨員領導干部愛心的17.2噸扶貧柑橘抵到湖北嘉魚縣,全部分發到了嘉魚縣醫院、云南省醫療隊等抗疫一線。(祁彥君 陸永忠 徐虹)
貴州:他們實行“點對點”服務
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當前正值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在貴州安順鎮寧自治縣馬廠鎮八河村,貴州電網安順鎮寧供電局派駐村第一書記敖海江正在便民服務點對有意向外出務工的人員進行宣傳溝通,“點對點”幫助聯系務工地點,促進農村勞動力穩就業、保增收。
為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在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他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大力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當下,抓住企業復工復產時機,為推動農民工返崗需求,他和其他扶貧干部一起,逐戶走訪,仔細了解村民們春耕和生產生活情況,做好防疫知識宣傳,排查務工返鄉人員,建立務工人員臺賬,分類登記摸排勞動力外出務工意愿和發展生產需求。
“通過登記的情況,可以比較清楚地了解到村民們的動向,才能有針對性地動員在家農戶開展春耕備耕,積極安排組織農民外出務工,增加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幫助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預防‘因疫返貧’風險,保證農民群眾勞務收入。”敖海江說道。
為保障農民工健康、安全返崗,逐一為外出務工人員開具證明后,統一聯系專車免費乘坐出發,目前,130名村民已前往浙江、廣東、福建等電子、服裝、涼席企業返崗復工,還將持續動態摸排掌握農民工返崗務工情況,應用數據分析,了解農民工返崗需求、就業意愿、原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務工去向、出行時間、需要解決的困難等,對不能聯系就業單位的,與就近企業無縫對接。
在敖海江的帶領下,八河村早謀劃、早準備,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以“統一發種、統一施肥、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的訂單模式,發動村民種植辣椒和生姜,并牽手收購商,助力村民增收,確保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鞏固脫貧成果。
據了解,為在馬廠鎮八河村開展好幫扶工作,提供全方位、多維度的服務,南方電網貴州安順鎮寧供電局在村委設置了專屬便民服務點,進一步做好電力服務,開展多形式便民服務活動,宣傳好惠民政策,及時收集群眾需求和供電服務問題建議,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電力保障。(郭洪舒)
海南:他們幫農戶賣了3000多斤紫玉淮山
海南省白沙縣南達村的農產品紫玉淮山正值年底豐收,品質也好,農戶田樹賢心里盼著能賣個好價錢。哪想受了疫情影響,銷售行情一度低迷。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如何有序地保障農產品的銷路,恢復村里經濟生產?這正是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打安鎮南達村駐村第一書記,海南電網公司駐村干部鄭德懷一直想解決的問題:“畢竟好不容易脫貧了,不能因為疫情一來就返貧,也讓農戶寒了心。”
為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鄭德懷將滯銷的紫玉淮山信息發至各媒體平臺,打開對外銷路;并聯系南達村定點幫扶單位海南電網公司,點對點直供運輸。最終,海南電網公司、白沙供電局等單位收購了3000多斤紫玉淮山,解決了農戶的燃眉之急。“多虧了駐村書記和采購單位,不然這淮山可惜了。”農戶田樹賢皺了兩三天的眉頭又松開了。
當下正是農忙時節,解決了紫玉淮山的滯銷問題,春耕復產也不能松勁。鄭德懷有條不紊地協助著農戶,一遍遍叮囑“戴好口罩、分時下地”。將農資送到田頭、修建灌溉水渠、分發春耕化肥、機耕農作指導,這些春耕春作的細活,一件也不落下;而在南高嶺半山腰的養蜂基地,正值蜂群繁育季節,現已新繁育中蜂230余箱,繁育成功率達到90%。
“特殊時期,庭院經濟能讓村民們過得有聲有色,田地沒有因疫情撂了荒,村里的扶貧產業也沒耽擱,我這心里就踏實了。”這一個多月來,連續駐村始終忙碌在防疫一線的鄭德懷,和南達村的村干部們攜手全體村民同心齊抗疫,攜手奔小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