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網)堅持以新質生產力理論指導高質量發展,緊緊抓住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這個關鍵,在強化自主創新、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能源轉型、完善體制機制、建設人才高地等方面持續發力,加快推動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走深走實。2024年一季度,國家電網售電量、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0.3%、5.9%、11.5%。
科技攻“尖”,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強引擎”“加速器”
一是強化“基礎性+卡脖子”技術攻關,建設原創技術策源地。2023年,國家電網投入基礎研究經費17.6億元,印發基礎研究規劃(2024-203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自然科學基金獲批數量再創新高。部署實施10個新型電力系統科技攻關行動計劃專項,攻克國產化大型電力系統電磁暫態仿真平臺、世界首套完全可控換相技術換流閥等關鍵核心技術產品。二是發揮“平臺+項目”載體功能,加強有組織科研。主動融入新型舉國體制,與懷柔實驗室、合肥實驗室等國家實驗室聯建攻關,與清華、浙大等高水平大學合作項目675項。優化科研管理,試行重大科技攻關“任務集”,試點關鍵技術方向“項目集”,完善“預算成本制”,探索實施技術成熟度評價、后評價等項目評估模式。三是堅持“專利+標準”支撐引領,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開展專利評價和價值提升,2023年獲授權專利8392項,專利擁有量連續12年位居央企第一,蟬聯國務院國資委專利質量A類企業。強化技術標準制定,推動成立IEC可持續電氣化交通系統委員會并承擔秘書處職責,2023年牽頭立項國際標準60項、發布國際標準16項。四是深化“人才+機制”聚合融合,打造新型產業工人隊伍。深入實施高端人才引領、電力工匠塑造、青年人才托舉“三大工程”,與頂尖大學共建3所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2023年培育國家級人才33人,新增省部級人才400人。賦予高端人才更多技術路線決策權、組隊權和分配權,探索實施職務科技成果虛擬量化確權激勵,充分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電網仿真研究人員在電網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內開展仿真研究和試驗工作
電網增“智”,夯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盤”“主平臺”
一是加固數據底座,建強數字基礎設施。分條線理清并匯聚1.7萬項核心基礎數據資源,完善206個企業級數據模型及383類參考數據融合設計。完成27家省(市)公司及北京、上海、陜西三地集中式數據中心國網云大版本升級。擴大企業級統一物聯范圍,接入各類邊緣設備、感知設備及5億智能電表。二是深化數智升級,賦能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建設動態“電網一張圖”,累計支撐各類應用場景220余個。加強核心系統應用,網上電網完成26萬個“十四五”規劃項目評審,PMS3.0 11項統推應用上線,網上國網“刷臉辦電”“一證辦電”功能在9個高頻場景拓展應用。加快人工智能規?;瘧茫ǔ筛采w超3900座基站的電力北斗精準位置服務網,支撐無人機巡檢18萬架次。三是服務雙碳戰略,加快發展綠色生產力。升級新能源云接網功能,新能源利用率連續4年超過97%。優化新一代電力交易平臺,支撐綠電交易611億千瓦時、同比翻兩番。建成國際領先的智慧車聯網平臺,累計接入充電樁超51萬個,全力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節能降碳,建設全國碳排放監測分析服務平臺,綠色國網上線公共機構、工業企業能效現場診斷功能,累計服務用戶303萬。四是深化改革攻堅,增強電網核心功能。堅持依靠體制機制創新打通堵點卡點,因地制宜推進電改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推動傳統專業管理向現代企業治理轉變,形成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加快提升各級電網資源配置能力、安全承載能力和新能源消納能力。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將清潔能源送往華中地區
鏈圈拓“局”,激活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大生態”
一是戰略牽引、規劃先行,牢牢把握產業發展大方向主動權。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推動能源轉型,滾動修編發展戰略綱要。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鏈長建設、戰新產業培育等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規劃推進“一地一鏈”建設,制定加快戰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積極搶占新賽道、塑造新動能。二是培育增量、做優存量,加快推動戰新產業筑優勢上規模。強化關鍵技術產品攻關,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繼電保護高端控制芯片、電力行業首款5G輕量化終端。加大優勢業務產品推廣,自主可控調度自動化系統累計應用2300余套,計量芯片在德國、土耳其市場占有率超33%、60%。釋放前沿業務產品潛能,1200伏、1700伏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及SiC(碳化硅)器件實現量產。三是建強鏈長、聚勢成群,有效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融通發展。抓住先導企業培育關鍵“點”,推動3家單位入選第五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參股14家鏈上專精特新企業。連通主體支撐“線”,系統梳理高端輸變電等4條支鏈700余家企業數百項技術,設置6個研發專項,發力補鏈強鏈;實施國網綠鏈八大行動,2023年供應鏈平臺交易金額超1萬億元、中標供應商4萬余家。拓展輻射帶動“面”,建設國網智慧能源雙創科技園等一批優勢特色產業園區,推動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聯盟成員單位擴充至62家,以更強合力打開產業合作新格局、塑造互利共贏新生態。
轉自:國資委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