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干出來了。通過授權包干經營,讓先進者‘掙面子’,讓績優者‘得票子’,讓有為者‘有位子’。”深圳龍崗供電局配電運維班班長姜映燁眼里有光。截至4月,深圳供電局新型生產經營責任制改革試點實施已有一年光景,6家試點基層單位大膽出招、邁開步子,迸發出干事創業強勁活力,打造了供電企業生產經營模式改革的生動實踐。
放手“換擋提速”
將改革推向深入
2022年初,深圳供電局在全力確保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的同時,決定面向一線生產經營團隊試點新型生產經營責任制改革。
“之所以用‘新型’兩個字,是相比過去‘上面讓干什么下面就干什么’的生產經營模式,我們要在最大限度發揮基層主觀能動性上闖出一條新路。”深圳供電局人力資源部副主任邱方馳說,“我們借鑒了安徽小崗村和華為大崗村承包制、授權、激勵等改革精髓,并結合商業二類企業的特點,設計了這項改革總體方案。”
瞄準供電企業普遍存在的全要素生產率不高、監督管控多、基層自主決策權不足等深層次問題,該項改革通過內部模擬承包、充分授權放權、超額貢獻分享等關鍵改革舉措,落實基層生產經營主體責任,調動基層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基層獲得感,鼓勵和支持基層大膽開展組織模式、制度機制、業務流程、作業標準、技術裝備、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探索創新,提升生產經營效率效益,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高質量發展。
辛苦耕耘又一春,在深圳供電局的“一線田頭”,迸發了喜人的盎然生機。“2022年,6家基層供電局試點新型生產經營責任制,在授權經營的模式下探索實施各項改革舉措,有效激發了基層活力、動力,營造出‘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改革場景。”該局人力資源部主任魏前虎說道。
試點“包田到戶”
人人爭做“多面手”
深圳龍崗供電局首先探索區域全業務授權包干,劃定寶龍片區開展改革試點,通過內部公開招聘組建生產經營團隊,并授權該團隊自主負責該片區生產經營活動。在內部組織管理中,該局探索構建“局黨委和經理層—寶龍區域經理—網格班長”三級授權機制,在寶龍片區組建了臨時黨支部、管理團隊和員工大會,將14項重大事項納入共商共議范疇,提高了基層決策的靈活性。
在對外業務開展上,相較于過去按配電、計量、客服等分專業、多班組的管理模式,寶龍片區成立以網格為基礎的全業務融合綜合班組,相當于“包田到戶”,綜合效率提升35%以上,在降低協調成本的同時提升了客戶滿意度。
此外,該片區以電網資產利用最大化為核心,在設備消缺與用戶停電協同、工程余料利舊、線損精益化管理和增供擴銷等方面開展探索。2022年該片區售電量提升1.38%,綜合線損率下降0.61個百分點,節約供電成本約848萬元。
在“賦能—授權式”用工模式、“薪酬激勵+輪值崗位+榮譽體系”多樣化激勵包、“工作稱重體系”量化分配的激勵機制下,寶龍片區員工實現多勞多得,主人翁意識明顯增強,獲得感顯著提升。人人爭做“多面手”,通過提升技能水平、搶挑擔子,賺取薪酬,獲得晉升。2022年該片區33人中有3人通過技師資格考試、9人取得多專業崗位勝任力。
同樣的區域全業務授權包干模式也在深圳寶安供電局福永分局試點開展。福永分局經營團隊在內部進一步劃小作戰單元,建立低壓臺區承包責任制,通過交叉融合、綜合分配的方式確定5個低壓責任片區,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該局建立了任務市場,員工組建柔性團隊“揭榜”工業園區改造任務,全年高效完成52個工業園區改造。
探索“專項業務授權”
各領域“多點開花”
除了“包田到戶”,深圳供電局還選取了其他4家基層供電局探索“專項業務授權”。深圳福田供電局配網資產部被選作全要素改革主體,以“科學授權+精準施策”,夯實不同層級的權責利主體,在基層實現了“圍繞自己的目標、結合自己的情況、想出適合自己的辦法”。
深圳龍華供電局選取工程部進行“精耕細作”式的改革,從項目部、專助責和配網業務三個層面,分別應用工分制、包干制和揭榜制。試點后,該局工程項目管理指標排名提升至深圳供電局中上游水平。
在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深圳鹽田供電局優化配網生產組織模式,探索夜間(周末)最小化值班,并逐步過渡至無人值班,人員利用率提升24%,將釋放出的人員配置到更高價值的崗位上。
借鑒“河長制”等經驗做法,深圳深汕特別合作區供電局試點“線長制”,選拔“線長”包干中壓線路運維業務。通過試點,該局有效破解了線路運維難度大、故障率高的難題,2022年中壓線路跳閘率(全口徑)降低46%,中壓故障平均復電時間降低35%。
通過“模擬承包、授權、激勵”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的試點落地,深圳供電局在一線生產經營主體構建起堅強的權、責、利體系,有效激發了一線生產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改革頂層設計,擴大試點范圍,深化試點舉措,將試點檢驗有效的舉措固化并推廣,逐步探索出體系化的供電企業生產經營新模式。”近期,深圳供電局新型生產經營責任制年度工作部署會又為今年的改革工作吹響了沖鋒號。(陳偉 陳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