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江西全省25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退出,至此,江西省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基本解決。
近年來,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服務全省脫貧攻堅大局,圍繞強化產業扶貧、深化定點扶貧兩條主線,提高貧困地區電網供電能力,通過產業扶貧、光伏扶貧、幫助建設農村基礎設施等方式全面助力定點幫扶村脫貧摘帽。
補強農網,為脫貧增添不竭動力
“十三五”期間,國網江西電力投入83億元用于25個貧困縣配網建設。目前,貧困縣供電可靠率達到99.80%,電壓合格率達到99.81%,戶均容量2.32千伏安,達到貧困村電網建設脫貧標準。
“多虧供電公司,我們村才會這么快脫貧。”6月9日,鷹潭市余江區洪橋村魯王村小組組長魯鳳山說。
魯王村小組有80多戶村民,2016年以前由1臺50千伏安的公用變壓器供電,供電半徑1.3千米,戶均容量1.1千伏安。余江區供電公司龍崗供電所劉墾營業站站長劉富平介紹,為配合江西省宅基地改革試點建設,2015年至2017年,余江區供電公司對洪橋村實施電網改造升級,增容一臺200千伏安的配變,新立11根電桿,并把0.4千伏輸電線路原來16平方毫米的裸導線更換成70平方毫米的聚乙烯絕緣導線;把10千伏線路原來25平方毫米的裸導線更換成70平方毫米的聚乙烯絕緣導線。“改造后,線路供電半徑降至360米,戶均容量增加到2.3千伏安。”
“農網改造后,不僅家用電器可以用了,發展農村經濟動力也更足了。”魯鳳山說。
洪橋村盛產紅薯。2017年年底,洪橋村村委會籌集資金成立了親農果蔬專業合作社,主營紅薯加工。合作社建立兩年多來,共銷售紅薯粉絲15萬斤,銷售額達180余萬元,帶動45戶貧困戶戶均增收6000元,還為11戶貧困戶家庭成員提供了就業崗位。
國網江西電力幫扶的107個貧困村2.47萬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
駐村幫扶,鋪就脫貧致富路
截至5月底,國網江西電力共為158個貧困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89人、駐村工作隊隊員145人。
“方書記為我們辦實事,辦好事,剛到這里就把路修好了。”6月8日,上饒縣清水鄉前汪村村民楊毓文說。楊毓文所說的方書記,是上饒供電公司綜合服務治安保衛部主任方敏。
2015年11月,江西省扶貧辦確定國網江西電力定點幫扶前汪村。前汪村地處上饒市靈山腳下,當時還沒有村集體收入,村民以種植水稻、茶油作為經濟來源,人均年收入僅2400元。國網江西電力被確定為定點幫扶單位后,選派方敏駐前汪村任第一書記。
要想富,先修路。為盡快解決前汪村村民的出行難題,方敏制訂村路改造方案,籌措資金102.40萬元,為前汪村修建道路。2017年2月,高山村小組至大丘塢村小組的公路貫通,前汪村最后一個沒通水泥路的自然村也有了水泥路。
路修好了,接下來需要解決電的問題。國網江西電力投資238.83萬元,完成6個供電臺區的建設及改造,解決了前汪村的低電壓問題。
2017年,方敏又協調扶貧資金40.85萬元,對梅家渠道、路邊崗渠道、高山渠道實施改造,徹底解決了1000余畝農田的灌溉問題,涉及2000余人。“前些年,前汪村山坡上的高山梯田沒有水,什么都種不了。”楊毓文說,“現在,水渠修好了,農田可以灌溉了,外出務工的人都回來種地了。”
“把基礎設施建設好,只是脫貧的基礎,要想真正讓貧困戶擺脫貧窮,必須有產業支撐。”方敏說。
駐村不久后,方敏了解到,高山組村民張久鵬散養了10只羊,收入少。2017年年底,他推薦張久鵬向農村信用合作社無息貸款5萬元,支持他實行規模化養殖。目前,張久鵬的養殖場年收入3萬元,他還在2019年還清了貸款。
截至2019年年底,國網江西電力在定點幫扶村實施產業幫扶項目123個,涉及5926名貧困人口。
光伏扶貧,讓陽光溫暖千萬家
國網江西電力不斷優化光伏扶貧電站接網服務流程,開通光伏電站接網綠色通道,簡化并網流程,助力光伏扶貧項目及時并網、盡早受益。2016至2019年,該公司累計投入光伏扶貧配套電網建設資金3.53億元,完成光伏電站并網容量194.87萬千瓦,轉付國家補貼11.31億元,惠及38.47萬戶貧困戶。
樂安縣處于山區,縣政府大力發展以“一戶一站”為主的光伏扶貧項目。樂安縣供電公司全力配合,幫助全縣16個鄉鎮9869戶貧困戶光伏項目及時并網。
2018年,樂安縣政府為140個貧困村投資興建光伏扶貧項目68個,總裝機1.4萬千瓦。樂安縣供電公司又投資近213.6萬元,建設電網配套接入工程。當年6月30日前,這些光伏扶貧項目全部并網。
樂安縣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闕華萍介紹,2017年至今年3月,樂安縣供電公司已經向這9869戶光伏發電戶支付上網電費4944.20萬元,轉付國家補貼資金6079.16萬元。
此外,樂安縣在公溪鎮新居村利用荒地建設了占地216畝的集中光伏扶貧電站,涉及1091戶貧困戶。截至今年4月底,貧困戶每戶已收益1.23萬元。
“光伏發電收入是貧困戶最穩定的收入。我們村貧困戶順利脫貧,這筆收入起到了很大作用。”新居村黨支部書記陳發根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