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西北大地,10條外送直流通道橫貫東西,勾勒出電能流動的脈絡。如今,西北電網是直流落點和外送省份最多的區域電網,外送直流總容量6271萬千瓦,最大外送功率3708萬千瓦,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清潔能源大基地。
新能源發展走上持續高效之路
“我們風電場的新能源利用小時數在逐年增加。看到風電場發的電都被利用起來了,我感到我們的工作很有價值。”甘肅龍源風電場辦公室主任唐曉軍說。該風電場是酒泉風電一期第一個投產的集中式風電示范工程。“十三五”期間,隨著新能源利用率的提高,龍源風電場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近年來,西北地區并網發電的風機和光伏迎來了爆發式增長,西北電網成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系統新能源裝機容量占比最大的區域電網。“十三五”期間,西北電網新能源裝機規模從6069萬千瓦增加到11728萬千瓦,新能源發電量從800多億千瓦時增加到1700多億千瓦時,新能源利用率從70%提升到95%,新能源發電占比從10%提升到18%。
在西北清潔能源近年來的發展歷程中,科技創新的作用至關重要。“十三五”初期,西北電網新能源消納空間少,輸電通道輸送能力較弱,安全運行水平較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勇闖技術“無人區”,著力解決新能源消納的“卡脖子”問題,根據新能源統計學特征規律,對新能源消納開展理論研究,建立新能源消納量化分析模型,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西北電網在很多方面具有唯一性,尤其在清潔能源消納領域,我們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必須依靠自主創新,才能解決電網發展遇到的各種問題。”作為西北電力調控分中心科技創新的帶頭人,該中心黨總支書記牛拴保對西北清潔能源發展十分感慨。
青海“綠電”7日、9日、15日到百日的實踐,連續刷新了電網全清潔能源供電的紀錄。青海綠電實踐提出省域全清潔能源供電的系統化解決方案,攻克了多能源無功電壓優化控制、聯合優化調度、安全穩定控制等技術難題。
“十三五”期間,面對新能源持續增長、用電增速放緩等實際,國網西北分部創新采取多項措施,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依托大云物移智鏈技術,在新能源智能管控領域強化科技攻關,支撐了西北電網高質量發展。
電網建設駛入發展快車道
“十三五”期間,西北電網形成以750千伏電網為骨干網架、覆蓋西北五省(區)的交直流混合大電網,實現陜西、青海、寧夏、新疆和甘肅750千伏交流線路互聯。五年來,西北電網750千伏主網架更加堅強,省間聯絡更加緊密,最大交換能力增長了10倍,電力外送規模翻了一番,形成區域內新能源大范圍互濟的新格局。
國網西北分部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公司戰略目標,與西北五省(區)電力公司深化協作、科學規劃,提高電網整體效能,增強電網大范圍優化配置資源能力,構建西北堅強送端大電網。國網西北分部規劃統計部負責人李慶海介紹:“進一步優化西北地區750千伏主網架,對提高西北各省(區)之間新能源外送互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有了堅強電網的保障,西北新能源電力向華中、華東、華北地區大規模輸送能力不斷提升,為西北區域能源協調發展創造了條件。”
“現在,西北地區每5度電就有1度來自新能源,全國每10度電就有1度來自新能源。西北電網已經成為國家電網的重要送端電網。”西北電力調控分中心主任馬曉偉介紹,“西北電力市場空間涵蓋全國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范圍廣,資源流向遠,主要流向華東、華北區域,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了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電力保障。”
電力交易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十三五”期間,西北新能源利用率提升了25個百分點,在這背后,跨區跨省電能交易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年至2020年,西北電網跨區跨省電能交易中,新能源電量占西北新能源發電量的35%,即約三分之一的新能源發電電力通過省間市場化交易在更大范圍內消納。”北京電力交易中心交易六部劉瑞豐說。
國網西北分部發揮西北電網樞紐平臺作用,針對區內、區外兩個市場用電量增長放緩的實際,推進清潔能源與火電打捆外送交易,推出新能源與火電跨區跨省發電權交易、與自備火電清潔替代交易、與抽蓄電站交易等交易品種,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激發了市場活力,挖掘了市場空間,促進了新能源大范圍配置。數據顯示,西北電網跨區交易規模由2015年的739億千瓦時發展到2020年的2500億千瓦時以上,跨省交易規模由111億千瓦時發展到380億千瓦時,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成效明顯。
西北地區作為重要的電力資源輸出地區,在全國電力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國網西北分部統籌五省(區)電力資源優勢,構筑西北電力外送利益共同體理念,助推西北清潔能源實現更大規模、更高水平利用和更高質量的發展,促進電力市場創造更多價值。
展望“十四五”,西北電網將繼續踐行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電網規劃引領電網發展,發揮電網資源優化配置的樞紐平臺作用,持續提升電網安全保障能力、資源配置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