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正通過建設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屋頂光伏項目,打造光伏CIEMS可視化系統、全線能源管理系統,實施一號能源站工程等,全方位打造京雄城際鐵路低碳綜合能源示范項目,推動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在雄安落地實踐,為雄安新區建設近零碳排放示范城市貢獻力量。
屋頂光伏發電自用還能上網
從數百米的高空俯瞰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它就像是在白洋淀清澈湖面上泛起的一層漣漪,而車站站房頂部的一片光伏板是漣漪中最顯眼的部分。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屋頂光伏項目于2020年12月底并網,截至目前運行穩定,持續向站內供給綠色電能。“項目鋪設屋面4.2萬平方米,采用17808塊共計5.97兆瓦電池組件。項目采用建筑一體化設計,與雄安站整體和諧統一。光伏板布置在高架候車廳頂部的玻璃天窗系統兩側和站臺屋面,滿足候車廳中軸線玻璃天窗采光要求。”羅曉東介紹道。
這一項目在保證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外觀美觀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屋頂空間資源,安裝光伏發電設備,向雄安站提供綠色電能。站房屋頂由金屬材質和真空玻璃構成,為保證其結構穩定可靠,光伏板采用夾具安裝的方式,還做了相應的加固處理。
“總發電量104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319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37噸……”4月23日中午,在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10千伏雄安高鐵明珠分布式光伏匯集站內,雄安站光伏CIEMS可視化系統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一系列數據。據測算,當時屋頂光伏項目發電就地消納率達80%以上,剩余電力上網。
地下智慧能源站環境效益顯著
在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幾百米外的一號能源站內,一股股暖流隨著管道傳送到雄安站站房內……雄安站不僅能夠生產清潔電能,在用能方面也一樣低碳環保。
“一號能源站規劃供熱區域為以高鐵站為核心區的2.33平方千米,供熱面積402.19萬平方米,供冷面積76.73萬平方米。2020~2021年供暖季,雄安站約21萬平方米區域已經開始由一號能源站供熱。”國網雄安綜合能源公司項目經理趙鵬說,一號能源站供能方式包括燃氣鍋爐(供熱)、燃氣三聯供(發電、供熱、供冷)、淺層地溫+水蓄能(供熱、供冷)和電鍋爐+固體蓄熱(供熱)。該站采用多種能源、多熱源聯網運行模式,實現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以燃氣、電力作為保障能源,清潔供熱比例為100%,可再生能源供能比例為37.0%,環境效益顯著。
“能源站的布局也有創新之處,外部管線極少。”趙鵬表示,一號能源站內分為地下兩層,局部有夾層。為有效利用地下空間,能源站采用管廊敷設方式,將原架空管線緊湊布置入地,減少地上桿柱設施,節約城市用地,方便各類市政管線設施的維護和檢修。
一號能源站是國網河北電力在雄安新區投運的第一個片區級能源站。它不僅可以保障雄安站核心區域供暖需求,更對容東、容西、寨里等后續投運的民生保障工程具有很強的示范引領作用。
建設全線智慧能源管控系統
想用好能源,就必須管好能源。國網河北電力結合三維數字建筑模型(BIM)、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了包含光伏電站概覽、能源監測、能源分析、能源服務等功能的光伏電站智慧管控大腦——光伏CIEMS可視化系統。
“這套系統是為數不多的應用在光伏系統的CIEMS系統。”羅曉東說,光伏CIEMS可視化系統通過對京雄城際鐵路站屋頂光伏進行BIM建模,以三維可視化的形式,直觀呈現電站發電量、發電時長、日收益、系統效率、故障率等重要信息。系統將屋頂光伏板分成了數百個組串區域,并可以對每個組串區域的發電量和設備故障情況等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問題,系統可以將故障信息發送到運維人員手機APP上,在線發起故障派單。
在整個京雄城際鐵路線上,包括雄安站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在內的眾多能源項目數據,都將被京雄城際鐵路全線能源管理系統精確采集、深入分析,納入智慧管理范疇。
“雄安站光伏發電上網電量、自用電電量、近七日發電趨勢、二氧化碳減排量……”4月23日上午,國網河北電力的工作人員正在監控室內關注著京雄城際鐵路全線能源管理系統在屏幕上顯示出的各項數據。
國網雄安綜合能源有限公司牽頭實施的京雄高鐵全線能源管理系統項目,是能源管理從點到線的突破。高鐵路網使用的能源種類多,用能設備和用能形式多樣,涉及電力、熱力、柴油、汽油、水等,是典型的綜合能源系統。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匯集了京雄城際鐵路線路上的部分數據,并逐步加快各類數據的匯集速度。
系統建成后,將涵蓋京雄城際鐵路北京、河北段全線6個站房(大興站、新機場站、固安東站、霸州北站、雄安站、動車所)和5個區間段4000余個節點的能源數據的采集、分析處理,助力京雄城際鐵路全線搭建起精準高效、綜合全面的用能管控體系,實現“全線看能源、各級看能源、能源看管理、能源看雄安、能源看社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