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海崇明島北側的長江口岸,一基紅白相間的長江跨越塔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蔚為壯觀。這是500千伏崇明輸變電工程長江大跨越K1塔,已于9月10日完成組立。對岸的另一基大跨越塔在8月份完成組立。500千伏崇明輸變電工程投運后,可為崇明綠色生態島的可持續發展和島上新能源消納提供有力支撐。
崇明島是我國第三大島嶼,也是我國最大的沙島,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島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產富饒。可是,在這富饒的灘涂上組立500千伏長江大跨越輸電鐵塔并非易事。
古時農民看天吃飯,如今在灘涂上施工則要“看潮開工”。
長江大跨越K1跨越塔組立施工現場位于崇明島長江大堤外側。項目部勘查現場時,灘涂正處于漲潮期,地面積水沒過小腿,勘查人員行走困難。灘涂如此潮漲潮落,數千噸建材怎樣才能運抵現場?
針對現場路況不佳的情況,常規解決方法是直接修整便道通到施工點。然而長江大跨越K1跨越塔施工現場土地松軟且多為淤泥,即使修出平整的路面,一旦汛期來臨,雨水、潮水也隨時會破壞路面,車輛也隨時有進水擱淺的風險。
“沒有路就修一條路!”上海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郁冬有多條特高壓線路工程施工經驗,應對現場突發情況很有辦法。在他的帶領下,項目部降低區域水位,墊高施工便道,根據潮汐變化在運輸主路兩側開挖排水溝,確保漲潮水位符合車輛通行要求,同時運來1000余塊鋼板,敷設出了一條800米長的施工運輸通道。這樣,無論汛期雨勢如何,施工材料都可以順利入場。
與在普通地面上施工不同,500千伏崇明輸變電工程要跨越1600多米寬的長江。“由于跨越距離遠,長江兩岸的兩基塔都高達204米,單基塔的塔材重量超過1365噸。因此,鐵塔基礎就要打得更深。”郁冬說。
為此,在塔基鉆孔施工過程中,項目部根據每天開挖的實際土層情況實時調整泥漿比重,采用反循環鉆進的方式成孔,形成泥漿護壁,嚴格控制鉆進速率,避免出現因灘涂松軟導致塌孔等情況。基坑挖好后,為了確保塔基不下沉,項目部對不同承臺采用連梁的方式連接,讓承臺與基礎底板形成抗震限裂結構,避免出現不均勻沉降的情況。施工中,每根樁都打到地下50多米深,用的混凝土量相當于普通地面同電壓等級大跨越鐵塔的3倍。
包括500千伏崇明輸變電工程在內,國網上海電力開展數字化施工探索,在基建管理系統中增加相應的管理模塊,采取全過程三維設計、施工模擬、施工計劃和進度同步對比展示的方法,以及施工安全關鍵受力實時監控等方式提高施工進度、現場安全及工程質量控制能力,提升電網基建工作智能化和精益化管理水平。
在長江大跨越K1鐵塔中,為保障施工安全,國網上海電力應用數字化手段,對施工進行“望”“切”全過程管控。
“望”即是看。K1鐵塔高204米,施工人員高空作業期間,塔下的安全管控人員看不清施工細節。項目部通過安裝在抱桿上的多組無線高清攝像機及無人機實時掌控施工細節,保障現場施工安全。
“切”如同把脈。項目部在K1鐵塔近20個重要“穴位”安裝了智能桿件,應用測量傳感和數字孿生技術,在線監測鐵塔狀態,并形成長江大跨越塔全生命周期數據鏈。這些數據從規劃、建設一直貫穿到運維階段,有助于精準開展狀態檢修和事故預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