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在國家數據局聯合多部門舉辦的第七屆數字中國峰會上,國家能源集團“數據要素驅動多式聯運運輸裝備數智協同制造”示范項目成功入選首批“數據要素×”典型案例,為運輸行業各企業提供了數字化轉型的參考和借鑒。
曾經,橫亙在運輸裝備制造業與運輸服務業之間的數據壁壘,讓這兩個關聯密切的行業一度面臨“白天不懂夜的黑”的尷尬,制約了多式聯運高效運作。如今,隨著國家能源集團“數據要素驅動多式聯運運輸裝備數智協同制造”示范項目的實施和推廣,運輸裝備制造業與運輸服務業打破了數據共享壁壘,激活行業數據價值,實現了“心有靈犀一點通”,以數據要素為核心驅動了運輸服務和裝備制造新業態。
交通運輸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多式聯運作為一種高效、可持續的物流運輸模式,是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但隨著運輸方式的協調、轉換和銜接需求不斷加深,運輸裝備制造業與運輸服務業供需信息聯通不暢已經成為限制多式聯運高效運作的重要因素。如裝備設計需求無法精準滿足多式聯運新型業務場景需求;裝備制造業無法獲取裝備應用過程中運維故障等業務數據,無法建立跨產業數據要素協同機制,提升裝備設計、制造的精益化能力;在數據驅動型運輸組織過程中運輸裝備制造、運輸裝備自身的數據流通機制和供應鏈數據需求尚未形成統一標準。
國家能源集團是全國第二大鐵路運輸企業,且具備公轉鐵、鐵轉航的豐富業務場景,一直致力于采用新技術、新理念探索在數據要素驅動下多式聯運運輸組織新模式,通過運輸產業與裝備制造業數據要素協同體系的建設,驅動運輸裝備制造業培育發展新業態,助力發展綜合運輸業務數據為牽引的新質生產力。
利用自身公路、物流站場、重載鐵路、港口、航運完善的綜合業務場景,國家能源集團以數據要素為核心驅動力,通過構建多式聯運產業協同數智體,深入實施了“一體兩翼”解決方案,即以多式聯運產業協同數智體為核心(一體),以多式聯運運輸裝備生產設計協同平臺和多式聯運運輸裝備數據流通平臺為兩翼,打破運輸裝備制造業與運輸服務業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多式聯運運輸裝備制造業下游數據應用需求與裝備設計、生產環節的協同聯動,解決了運輸裝備制造業精準設計、運輸裝備生產制造與數智化驅動運輸體系建設供需不匹配等問題,打造了目標導向、應用牽引按需設計、精益生產、數據流通、模型驅動的數智化運輸裝備制造產業新生態。
通過實施該項目,國家能源集團優化了運輸組織模式,提高了運輸效率。通過多式聯運大模型,以人工智能平臺為基礎,智能識別運輸服務需求,自動派生運輸效能最高、成本最低的運輸方案,向下分解多式聯運各個節點的執行任務,提高了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減少了無效運輸和空駛,生產效能提升10%以上,庫存降低20%—30%,能耗降低10%以上,運輸周轉時間下降5%以上,每年節約社會綜合運輸成本14.2億元;運輸能力提升6%以上,年創收能力提升約25億元。
同時,該示范項目推動了裝備制造業與運輸業的深度融合,突破5000家裝備制造業企業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提升了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國家能源集團已匯聚22類鐵路運輸裝備、9類港口裝備、6類船舶裝備的運行、故障、維修等數據超30億條,形成近600類裝備設計和研發數據集。此外,國家能源集團搭建了數據資產交易平臺,探索形成數據資產定價模型,目前已覆蓋30類產品,吸引275個運輸裝備制造企業開展數據資產交易,有效推進了近100家運輸裝備產品設計和功能優化。(馬俊虎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