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即日起,中國華電官微將推出2024年中央企業“兩優一先”事跡展播,激勵公司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學習先進典型、爭當先鋒模范,創新奮進、奮勇爭先,為集團公司建設世界一流清潔低碳能源企業貢獻力量。
格桑花開幸福來
華電西藏巴玉分公司 格列旺久
“格桑”在藏語中是“美好時光”或“幸福”的意思,格桑花也叫“幸福花”。格列旺久無愧于群眾心中“高原上的格桑花”稱號。該同志在海拔4200米的西藏江達縣外沖村駐村擔任鄉村振興專責期間,在泥石流中冒生命危險勇救4名村民;深入挖掘木刻文化產業,推動“非遺技藝”轉化為“非遺經濟”;手把手教會村干部,打造“不撤離的戰斗堡壘”,帶領所幫扶外沖村從深度貧困村發展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曾獲中國華電“優秀共產黨員”、第17屆“西藏青年五四獎章”,西藏自治區“優秀共青團員”。
2019年,格列旺久被組織選派到西藏江達縣外沖村開展幫扶工作,相繼擔任駐村工作隊隊員和第一書記。那時的外沖村沒有像樣的產業,不通水電路網,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
他們在現場成立華電駐村黨支部,積極與村黨支部開展聯建共建,幫助規范組織生活,完善“兩委”聯席會議、“四議兩公開”和村務監督,組織開展黨員承諾踐諾,評選“黨員模范之家”,讓“小支部”充分發揮“大作用”,有效提升了村務治理能力。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西藏人,格列旺久充分發揮熟悉藏漢雙語的優勢,帶頭成立“華電雪域先鋒宣講隊”,以“小板凳”“酥油茶”“田間地頭”等村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新時代偉大成就和黨的惠民利民政策,引導村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在華電駐村黨支部的帶動下,外沖村黨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進一步增強,并獲評“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有了明顯改善。很多群眾由衷地說:“共產黨恩重,共產黨員親!”
增信心興產業 走出“非遺經濟”致富路
通過深入調研,格列旺久發現外沖村是藏式木刻之鄉,其波羅古澤刻版制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村民澤培是西藏唯一的國家級傳承人,但當地的木刻產業一直沒形成規模,一度面臨失傳的困境。
村民們守著“金飯碗”,過著苦日子,格列旺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積極爭取華電集團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打造傳統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華電特色產業幫扶模式,先后籌資900萬元建成木刻車間,幫助簽訂1億元的長期供貨協議。
5年間,通過他們的積極宣傳引導,木刻車間就業藏民人數從最初的4人增長到現在的200余人,公司業務逐步拓展為集木刻、書法、藏香于一體的復合型集體產業,累計為藏族群眾增收1200余萬元,真正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業,日子越過越紅火。發展木刻特色產業成為了當地鄉村振興的一張“金名片”。村民們發自肺腑地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華電的幫助,讓我和家人在木刻車間找到活兒,要不哪有現在的好生活!”
用真心暖民心 推動美麗鄉村舊貌換新顏
駐村期間,格列旺久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積極開展捐資助學、危房改造、幫殘助幼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決村民醫保報銷、惠民補貼等現實問題,曾冒著生命危險在金沙江邊泥石流中救下村幼兒園教師嘎瑪旺修一家四口,以真誠真心贏得村民認可,村上還給他頒發了“榮譽村民證書”,讓這個藏族小伙真正成為了村里的一員。
他創新建設“華電愛心積分超市”,實施“辦理一件好事、榮獲一次積分、宣傳一批好人”的“三個一”激勵機制,推進鄉村移風易俗,極大地改善了人居環境和村容村貌,大家都說外沖村“雅目睹”——“非常棒”!
2023年,華電駐村工作隊輪換的時候,鄉親們排著長隊給格列旺久敬獻哈達,看著他們滿眼的不舍,格列旺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駐村工作的分量和意義。
五年駐村結束后,格列旺久選擇了繼續從事鄉村振興工作,進一步發揚“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像格桑花一樣堅守雪域邊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創新奮進、奮勇爭先,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火熱實踐中書寫責任擔當,努力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西藏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鑄就大國重器的“鐵漢子”
華電廣東清遠公司 李林浩
李林浩,現任華電清遠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他帶領團隊為國家首臺全國產化重型燃機示范項目高效投產落地、綠色能源高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曾獲集團公司首批“十大奮進者”、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創新奮進,鑄就國之重器
近年來,重型燃機國產化率接近90%,但最關鍵的高溫部件仍然完全依賴進口,始終受制于人。直到2023年春天,國內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F級50MW重型燃機在華電投入商業運行,終于打通了從攻關到應用的最后“一公里”。
從“0”到“1”的突破,充滿了挑戰。“沒有成熟的資料,那就編制一套資料!沒有參考的樣板,咱們就打造一個樣板!”李林浩帶領團隊催審批、招投標、出設計,僅僅3個月,30項開工手續、56個標段、200卷圖紙,開工前置條件全部落實,G50項目主體順利開工。
在項目施工關鍵時期,一場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洶涌而至。李林浩緊急調派人手,全面檢查防汛設施,加固擋土護坡。當得知取水泵房被沖出20米,即將撞上橋面后,他立即和同事們一起沖向江邊,增加6根鋼索拉回取水泵房。泥水倒灌進雨靴里,暴雨像石子般拍在臉上,他們緊緊拉住鋼索,用盡渾身力氣,終于把泵房拉了回來!9天9夜的奮戰后,項目平安度汛!
在點火試驗中,他們遇到了更大的困難。打個比方,就好比“在十級颶風中點燃一根蠟燭”。從早到晚,從集控室到現場,李林浩來回奔走,帶領團隊反復收集數據,不斷分析調整。在經歷80多次點火失敗后,他突然發現一個關鍵的細節,經過反復對比,提出“把燃料加量、時間再延長”的解決方案并連夜調試。終于在20個小時后,G50項目,點火成功!
G50項目從開工到正式投入商業運行,較計劃工期提前了3個月,從攻關到應用,李林浩帶領團隊做到了!
奮勇爭先,勇攀科技高峰
為盡快推動全國產化燃機技術的推廣應用,李林浩牽頭編制全國產化G50燃機科技創新項目實施方案,開展科技進步獎、專利發明等成果申報,累計確定42項科技課題方向及實施團隊,推動清潔高效透平動力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華電分室成功落戶清遠。
他帶領技術團隊全身心投入國產化創新應用中,順利完成了適應國產G50燃機的天然氣加熱系統優化、汽機旁路選型優化等技術項目,推動實現燃氣電廠重要主、輔機全方位“中國造”。
風雨兼程,踐行初心使命
在工程建設現場,李林浩是“萬事通”,把所有的重要節點和主輔設備到貨情況都裝在腦子里。他隨身帶著筆記本,記錄遇到的問題和關鍵節點,一件件落實、一個個突破,和團隊現場解決施工難題。
“這是我女兒的照片,每次想她的時候,我就會拿出來看看。”提到“小棉襖”,這位“鐵漢子”露出了柔情的一面。女兒出生前后,正值G50項目建設的關鍵期,他回家的時間很少,對妻女始終心懷歉意。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始終堅守著一定要建好G50項目的信念,舍小家顧大家,埋頭苦干、無怨無悔,讓鮮紅的黨旗在“大國重器”建設一線高高飄揚。
新能源科研探路者
華電電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 孔德同
堅持不懈地探索,不斷突破認知邊界,是科技工作者的執著追求。華電電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的孔德同就是這樣一個專業純粹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他用共產黨人的忠誠和擔當踐行著“科技報國”的初心和承諾,用累累科研實績拓出一條科技賦能新能源發展,促進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的道路。
不忘初心,勇當先鋒,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2014年,中國新能源產業剛剛起步,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都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中國一個場站所有工作人員翻山越嶺一周才能完成的巡檢任務,西門子歌美颯全球集控診斷中心的服務器運行幾分鐘就搞定了。中國人急需建設一個屬于自己的新能源遠程診斷平臺。集團公司一直很注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電科院也很愿意讓年輕人“挑大梁”。就這樣,初出茅廬的孔德同接到了建設平臺的重任。
從平原到丘陵,從戈壁灘到淺灣灘涂,從高山到雪山……那段時間,為了盡快把平臺搭建起來,他用腳丈量了一個又一個風電場,分秒必爭地研究遠程診斷技術。
經過數年的試驗、總結,孔德同和團隊開發了行業首個集團級的新能源遠程診斷平臺,全面推進集團公司新能源數字化轉型進程,助力中國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攜手奮進,果毅前行,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2018年,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提出,新能源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風機機型不斷迭代更新,依靠平臺現有的數據庫,難以準確診斷新的設備。
“中國的診斷平臺不能輸給國外,一定要讓場站兄弟們安心睡個好覺。”孔德同暗下決心。
孔德同和團隊又花了兩年多時間,把平臺模型由原來的10多個增加到30多個。2021年,平臺基本上能適用所有在役風機,準確率從初期的65%提升到85%,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23年,平臺在17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第二名,這是電力企業在這項大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
使命在肩,勇攀高峰,探索中國能源轉型升級新路徑
目標的提出,尋找新質生產要素,高效推動新能源行業發展,成為各大發電集團的“新考題”。
科技創新永遠在路上,2022年11月,集團的“任務書”來了—建設一個更加智能的新能源生產管理平臺。從“遠程診斷”到“智慧運維”,帶來的是數以萬計的風機和指數級增加的數據。孔德同牽頭成立黨員攻堅先鋒隊,開展新能源智慧生產管理平臺分級診斷系統研發。
查閱英文原版資料,馬不停蹄地現場試驗,孔德同搭建起了可以實現分級診斷的“云邊協同上下聯動的分級診斷架構”,從人力、物力上極大降低了風機運維成本。
2023年12月,國內首個全國產化集團級新能源智慧生產管理平臺上線了。平臺的成功投用只是一個開始,到各區域去落地應用,還需要孔德同和團隊一點點去做。
奮勇爭先凝聚前行力量,精益求精踐行報國初心。孔德同用一個共產黨員的信念,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堅持,為能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為中國建設科技強國揮灑青春熱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