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儀表前,調整角度,掃描,只需幾秒,就完成了識別工作。4月1日,在寧夏煤業煤制油分公司氣化廠一車間黑水泵房內,一臺機器人正在抄表。
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個自動巡檢防爆機器人功能可不少,除了導航尋跡、自主定位、實時環境監測、機器視覺識別、故障巡檢等功能,還搭載NH3、H2S、CO、CO2、O2、CC氣體傳感探頭,實現氣體環境報警監測,能夠代替員工完成黑水泵房內設備巡檢工作,極大程度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操作風險和安全風險。”煤制油氣化一廠一車間技術員王波說。
自動巡檢防爆機器人正在工作
寧夏煤業信息技術中心研發的自動巡檢防爆機器人,可部分替代實驗區域外操人員日常巡檢,優化現有巡檢工作方式,從而降低人員勞動強度。從“十三五”到“十四五”,寧夏煤業始終堅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搞活機制,充分發揮創新資源作用,激發科研人員活力。
今年一季度,寧夏煤業組織完成對煤炭化學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工程公司煤炭技術研究所、洗選中心炭基新材料研究部門等公司研發載體進行調研摸排,形成4方面30條體制機制改革意見,并逐一落實。
信息技術中心技術人員正在搞研發
寧夏煤業下放概算100萬元以內科技項目立項審批權限,理順審批備案程序。僅一季度,備案100萬元以下科技項目達52項,總經費3756萬元,持續簡政放權有效激活了基層科技創新的熱情。制定完成科技創新、成果轉讓、產業化收益分配相結合的激勵制度,將政府績效、物資采購、委外延期、科研路線調整等4方面部分審批權限下放,賦予基層單位科研更大的自主權。
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團隊技術負責人制,探索項目經費“包干+負面清單”管理方式,賦予項目負責人更大的自主權。構建以質量、貢獻、績效為核心的科研評價體系,鼓勵創新、寬容失敗、重獎成功。合理確定科技項目研發周期,讓科研人員有更充裕的時間空間,扎根企業施展才華。
科研人員在進行技術攻關
聚英才而用之
在推進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寧夏煤業高度重視科技人才的引進,樹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理念,注重厚植沃土,讓青年骨干打頭陣、當先鋒。
在具體工作中,緊緊圍繞寧東煤化工園區建設、煤炭清潔低碳綠色發展,大力引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高層次人才和科研骨干,引才規模突破800余人,其中,高水平科研人才占13%。創建了以高產高效礦井建設、先進煤液化技術等為代表的7個省部級創新團隊,公司級創新團隊達到56個、創新工作室100個、創新小組2337個。
烯烴二分公司黨員開展科技攻關
寧夏煤業加大青年科技人才育才力度,特別是在400萬噸煤制油等大型煤化工建設運營、寧東大型現代化礦井建設、新材料新技術開發、智能礦山、智慧化工等重大項目和關鍵技術實施中,實施以建設100人左右青年核心骨干為目標的創新人才工程,破除論資排輩、平衡照顧觀念,打破隱形臺階,為優秀苗子提供重要崗位、支持培育項目,讓他們在關鍵崗位上和重大攻關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
近年,先后有31人入選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中,45歲以下人員占1/4,一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
向高端儲能領域進軍
經過多年發展建設,寧煤公司具備了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產業鏈的基礎。寧煤公司集合優勢資源,有力有序推進重大技術攻關,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
“費托油品制備α-烯烴關鍵技術開發及中試示范”項目投料試車成功;形成寧煤自主知識產權CTL潤滑油成套技術,打破行業壟斷;“大型煤電化基地固廢規模化利用成套技術及集成示范”項目在全國首次開展灰渣井下漿體綠色充填;智慧礦山4大項目齊頭并進;以太西無煙煤為原料制備鋰電負極材料年產300噸/年中試生產線建成投產。
費托油品制備α-烯烴中試裝置
建成煤化工基地廢水近零排放工程,實施鍋爐煙氣提標改造。建成C12、C14、輕白油等提質增效項目,實現了由單一油品向多元化產品的轉變。開發出自主知識產權費托合成催化劑、新型清潔丙烯聚合催化劑,各項指標達到行業先進。
推進綠電與煤化工耦合、綠氫與煤化工耦合,完成了全球首個IGFC兆瓦級高效能燃料電池發電技術中試。正在與長慶油田合作CCUS可研和工程示范。
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轉化,寧夏煤業向高端儲能領域進軍的步伐堅定不移。
目前,寧夏煤業累計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9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3項、一等獎20項。先后申報專利1145項,獲授權專利687項,其中發明專利102項。獲中國專利金獎1項,連續6年獲得國家專利獎。發布國家標準7項、行業標準3項、產品標準27項、技術標準16項。
為基層松綁,為創新除障,寧夏煤業堅決打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戰,持續整合科技研發資源,加強科技創新團隊和平臺建設,落實“揭榜掛帥”和“賽馬”制度,創新成果評價激勵機制,努力搶占能源科技戰略制高點,為建設世界一流煤化企業再創佳績、再立新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