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這樣的大的院子只養了三只鴨子?你到底養了多少只鴨子?”面對鄧副主席的詢問,施大嫂子還是撒謊了。是社會主義的草不好,還是資本主義的地太旺。可能都不是。而是我們的觀念出了問題:指標不等于目標。
作為企業,首先要搞清楚企業的目標是什么,而且目標必須體系化、結構化、具體化、時空化,并力求做到關鍵指標的數字化,從公司目標、部門目標、崗位目標到個人目標,無不如此。
就是說目標要具體,要分解到各個部門甚至分解到每個人。還有一點必須指出,目標的制訂,首先必須是自上而下而不是相反,最后當然有一個上下平衡協調的過程。現在很多企業的做法正好相反:發個通知,大家報一下,明年計劃是什么?然后統計匯總,即做簡單的加法,就成了公司的整體目標。
制訂目標時,首先要對外部形勢有一個趨勢性的總體判斷。我們要判斷行業的形勢、整個經濟的形勢,還要適當考慮社會政治方面的形勢;這樣,我們才能對自己有個明確的判定和基本拿捏。此項工作,必須由決策層來做的,無人可以替代。
目標的設定也是有技巧的。目標并不單單是諸如“30%”之類的,這是指標而不是目標。很多企業誤把指標當目標,這是以偏概全,或者說,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我們指的目標是:你的企業在什么時候應該以什么樣的狀態出現在哪里?對于目標的內涵,有三句話很關鍵:第一句話:公司(部門)明年應該做什么?這應該是非常概括的概念性描述;第二句:有哪幾個衡量指標?要有簡要的指標體系設置;第三句:什么時候完成這個目標?要我們搞清楚目標是有時間和空間分布的。
這樣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目標,而不是簡單的一個指標。
此外,目標不是根據歷史來制訂的。很多企業總是說,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多少百分點、增加多少多少量等等。我們要求目標是未來導向的,是根據我們的使命和對外部環境、內部資源的判斷來制訂的。這些都要從決策層開始做,然后層層分解,下面圍繞上面的目標來做;然后再進行自下而上的反饋,考慮一些資源條件的限制。
一個指標好不代表一項工作好。一項工作好不代表總體工作好。也就是說指標不代表目標。只看重指標不看重目標,往往會南轅北轍,這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表現,這是急功近利的心態在作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