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孝里風電場場長辦公室的燈還亮著。
“張場,葉片防雷裝置檢測的事情,咱們怎么辦啊?”專工老陳皺著眉頭,一臉愁容說道,“測量方法是很簡單,可實施起來就是太費勁,幾十米的高空吊籃,風險高,費時費力的還要占用一筆不小的生產費用!”
按照往常,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檢測風電機組防雷裝置的時間。傳統方式是使用吊籃將施工人員吊放至幾十米高的葉尖處進行測量。這種方法人力物力財力耗費較大,每臺風機需要多次收放吊籃分別測量葉片才能完成。而正是因為這些弊端,一些風電場出于各種原因考慮不能按照相關規定開展風電機組防雷裝置檢測,以至于不能及時掌握設備健康狀況。
“曉旭,我有一個想法,可以做個嘗試,明天咱們創新工作室一起開個會頭腦風暴一下,看看可不可行。現在時間不早了,你先去休息吧。”
這晚,專工老陳腦中思緒萬千,睡得并不安穩。
第二天開完早會,創新工作室的成員們整齊圍坐在一起,一臉興奮地等待場長開口。
“張場,你有啥想法快說給我們聽聽!”急性子東哥迫不及待地問道。
“如果咱們摒棄人工高空作業的方法,探尋其他非人工的替代方法呢?”
看著眾人疑惑的眼神,場長張建繼續引導,“相關規程要求對葉片接閃器至輪轂或者塔筒底部這一段的過渡電阻進行測量,規程也沒有規定說必須要使用吊籃啊。”
“不用吊籃,難道插上翅膀飛上天去測嗎?”技術員小朱開玩笑地隨口插了一句。
“對,飛上去!”在眾人錯愕間,張場將眼神定在了風場重量級人物、新入職不長時間的小李身上。
“我兩百斤的體格,讓我跳高1米都難,更別說讓我飛了。”小李自我打趣道。
“還真別說,你還真可以,無人機!”瞬間明晰思路的專工老陳,作為小李的師傅,對小李的個人能力比較了解,前段時間剛發掘他會操控無人機的優勢對某處線路進行了巡視。
“對啊!”小朱眼前一亮,激動地說道,“如果咱們通過控制無人機能準確將測試連接裝置的接觸極接在葉片尖部的接閃器上,就能實現快速準確測量風電機組葉片過渡電阻的效果。”
大家受到啟發,激動地你一言、我一語,探討著各種可能性,畫圖、計算、測量……一時間創新工作室里熱鬧非凡。
“開飯啦!你們還吃不吃飯啦?”風場廚師高姐的大嗓門響徹云霄,一邊喊一邊把人往餐廳里趕,“喊了幾遍了都聽不到,快去吃飯,吃完再干!”
由于白天檢修任務重,創新工作室的燈常常在晚上亮起,幾個人圍在工作臺前面紅耳赤地討論、推翻、再討論、再推翻。終于某一天,工作室里傳來陣陣歡呼,他們的技術方案成型了。
接下來便是方案實施了,果不其然,他們遇到了新的難題。
“張場,旭哥,咱無人機抗擾動較弱,太輕了,螺旋槳對機體的影響已經很大了,更別說有點風的時候了。”小李艱難地控制著無人機,很難實現連接裝置的接觸極與接閃器找正對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多方協調,申請配置了功能更加齊全、性能更加穩定的無人機,為了操作安全和熟練,還專門參加了無人機操作培訓。終于,無人機在天空中平穩地飛行,“對接成功了!”小李腦門上的汗水滴在手背,身上的衣服也早已濕透,他聚精會神操作著手中的遙控,不敢有一絲分神。直到無人機緩緩降落到地面上,大家才松了一口氣,紛紛打趣,“今晚能睡個好覺了。”
第一個難題解決了,第二個難題很快又出現了。實際操作過程中,他們測量了3臺風機的葉片過渡電阻,發現有1臺風機的測量值在2歐以下,而其余2臺則為幾百歐,差異很大。經過多方查證分析,在考慮了各種可能性之后,他們找到了原因:電阻小的風機在不久前葉輪下架檢修時剛進行了接閃器打磨,是否因為風機在長期運行下,葉片接閃器表面受環境影響銹蝕,導致過渡電阻值增大呢?
為了驗證這一判斷,他們又一頭扎進工作室,開始自制打磨裝置,經過試驗,對兩臺電阻較高的風機葉片接閃器進行打磨處理,打磨后檢測電阻值有所降低。
通過對過渡電阻測量值的分析和結果對比,可以輔助判斷葉片內部防雷裝置健康狀態,為風電機組葉片過渡電阻檢測提供了思路和借鑒。
后記:此項成果獲得全國首屆(2021)電力班組創新創效獎特等獎。自2019年孝里風電場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共取得國家專利3項,實用新型技術成果2項,各類小改造、小優化層見迭出,創新創效蔚然成風,“工匠之心”逐漸練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