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華銀攸縣能源有限公司的8月,是一串串創記錄接踵而至的月份。
8月20日,破全年單日進煤量凈重紀錄;8月卸煤量創全年月度卸煤量新高;8月份發電量完成7.07億千瓦時,為投產以來單月發電量歷史最高紀錄;同時8月份再度實現盈利,為實現三季度以及全年利潤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串串記錄的背后,不僅是攸能人高效協同、步伐同頻的默契配合,是攸能人融入中心、聚焦“三保一增”的首戰捷報,更是攸能人晨曦朝露來,披星戴月歸的堅守付出。
晨曦朝露時,他們大步流星而來
天剛破曉,淡青色的天空還零落地散布著幾顆殘星,此時,面點師傅白霧繚繞的食堂已蔓延開面點的甜香,食堂阿姨早早張羅好餐食,等候在餐區,準備為攸能職工呈上暖胃早餐,這份等候是她們與攸能職工多年相處的情懷使然。
月初,發電部電力試驗員總是最早光顧食堂,急匆匆拎著一個肉包和一杯豆漿便趕往辦公室,隨之,計算器敲得“啪啪”作響,電量月度結算表隨手翻飛,敲擊聲、翻頁聲、鼠標聲交互交織、此起彼伏,不僅構成了節能降耗最美前奏,也熱鬧了清晨空曠的生產樓。
財務部和新能源前期工作組早早踏上融資和跑項目的路途,天還未大亮,他們卻怎么也不愿趁著即將消失的夜色閉眼小憩,翻開手提電腦,點開需要處理的文件,這一團微光照亮了他們微蹙的眉眼,也染亮了車窗外的婆娑樹影。
保潔阿姨掬一捧清水覆臉,洗凈了睡眼惺忪的疲態,單手拉起領子,戴上安全帽,走進了生產現場。她們數不清這是來到攸能的第幾個年頭,對標她們引以為豪的“六個文明窗口、八大衛生片區”,拔草、掃地、擦拭設備……一遍又一遍,直至無污漬、見本色,仿佛走進了另一個“家”,她們方才笑得開懷。
天已露白,該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馮偉每天堅持7點30分準時進入生產現場查找隱患,多年如一日,在不知不覺中,這個“老習慣”已深入了肢體記憶。抬頭低頭間,除了發現設備的缺陷隱患,還總能看到一些熟悉的身影,曾幾何時,這個“老習慣”得到了傳承,越來越多的生產“啄木鳥”開始早起“捉蟲”,這項安全舉措正在形成文化,漸漸僵化、優化、固化。
東方漸亮,協助管控水運煤運輸的人員已風塵仆仆趕至朱亭碼頭,他們登上一條船又一條船,逐個核對船號、煤種、鉛封,一趟下來,將船只的所有信息了如指掌,但這只是一天的開始,一天2至4條船,轉裝成百余輛車,他們在太陽的炙烤下不停忙碌、毫不松懈,嚴謹認真的態度成了枯燥工作中的一抹亮色。
清晨,在他們眼里不是抱枕貪眠,不是閑暇恣意;早起應是“風好正是揚帆時,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奮進姿態。
暮色四合時,他們披星戴月而歸
日落于西,華燈初上,夜漫長而攸能的路不暗。暖色調路燈編織夜的美,溫暖了夜晚逆行的攸能人。
隔壁籃球場上哨聲四起,廣場中散步的人越來越多,計劃營銷部人員走過熱鬧,進入辦公室安靜一隅,“最強大腦”開始運轉。他們緊盯26項降本增效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凡事“精打細算”做到極致,打印機嗡嗡作響,手機在桌上反復振動,電腦中的表格不斷運算公式,逐漸變成了清晰的思路、措施和目標。他們檢查著每一份資料,計算著每一份數據,只盼今天的努力能為該公司多節約些許成本。
仰望星空黑幕夜,生產各部門踏著月色赴約“生產晚會”,這樣的夜晚正是滌蕩思想、梳理工作不可多得的好時機,如何解決“卡脖子”問題,如何節約“一滴水、一滴油、一粒煤”“一張紙、一支筆、一度電”……分明聽見手表“滴答滴答”地在走,他們卻感覺不到時間在流逝,在思想碰撞中“堵點”“難點”問題漸漸找到答案。
萬籟俱寂,明月如鉤,為深夜添上了一道亮麗的色彩。設備管理部值班人員拒絕“偽忙碌”“炒現飯”“掉鏈子”,他們正在用心傾聽現場的“聲音”,拿著手電探尋每一處生產現場,如同尋寶一般排查每一處設備,不論是齒輪間的摩擦聲、皮帶的轉動聲,還是風機運行的鼓動聲,絲絲異常都能被他們迅速捕捉。一趟下來,危險點了然于胸,回到辦公室,坐到電腦前,給自己倒上一杯濃茶,對照“日計劃”開始好好梳理這一天的工作。
對于夜班的余煤清掃的師傅們來說,夜間的火車卸煤區域顯得格外寂靜,空氣中有間斷地演奏著翻車機的哐當聲和掃帚清掃的刷刷聲。一個班12個小時,近90車火車煤,每一車火車他們都顧及每個角落,掃清每顆余煤,確保顆粒歸倉。待他們摘下防塵口罩,“黑鼻翼”“熊貓眼”的他們的臉上總是掛著最質樸的笑容。
凌晨已過,接班的運行人員來到休息室,“深夜食堂”的陣陣飯香格外迷人,飲一杯月光,嗦一碗湯粉,趁著用餐,師傅與徒弟說起了入職趣事,聊起了學習經歷,困意因回憶而遠去。茶足飯飽,師徒倆拿起系統圖開始走現場,一言一行,皆是傾囊相授,一筆一劃皆是成長與蛻變,低頭是未來,抬頭有方向,這一刻剛好也最好。
夜晚,在他們眼里不是百鳥歸巢,不是日落而息;晚歸是“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執著姿態。
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早起、晚歸是攸能人向上進取的默契,是攸能人愛企如家的共鳴,也是匯聚星星之火的燎原豪氣。清晨之時,他們蓬勃又昂揚,黑夜之中,他們明亮且燦爛,奮戰“三保一增”,他們將逆勢向前、全力奔跑,用實際行動證明早起、晚歸亦有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