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據各省市發改委公告不完全統計,2023年,全國共計有21個海上風電項目通過核準批復,總裝機容量達10.1GW。特別是今年9月以來,多個國內海上風電項目施工得以推進。隨著審批等限制因素的逐步解除,國內海上風電排產交付有望起量。根據最新招標信息及相關政策要求,業內人士預計,年底前將有8.5GW海上風電項目將啟動開工事項。
項目推進明顯加快
9月以來,多個國內海上風電項目施工加速推進。江蘇首個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國能龍源射陽1GW海上風電項目已核準開工,該項目為江蘇省核準的第一個平價海上風電項目,也是江蘇省“十四五”期間核準的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
9月13日,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發布《關于國信大豐85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海域使用申請的公示》的公告。公告顯示,從海域使用角度考慮,該項目用海可行。江蘇省海上風電推進節奏呈現明顯加快的趨勢。
除江蘇以外,近期廣東、廣西、山東的海上風電項目推進節奏也相對上半年明顯加快。近期,粵電青洲一、二項目完成全部風機吊裝,明陽青洲四已完成大半風機吊裝,國家電投湛江徐聞海上風電場300MW增容項目開工;廣西防城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220kV海纜、陸纜順利下線裝船發運,標志著其向首批機組并網發電目標邁出重要一步;國家電投山東能源投建的山東半島南U1場址一期完成風機吊裝,標志著我國單體容量最大的模塊化海上升壓站吊裝就位。
需求端或迎來拐點
根據華創證券統計,今年9月陸風中標量為5.3GW,同、環比分別增長8.9%、41.7%;海上風電中標量為1.9GW,同、環比分別增長26.3%、89.2%。從中標量來看,9月海上風電項目進展較快。
據上述機構統計,今年前9個月,海上風電中標項目位于山東、海南、廣西、江蘇、廣東、浙江等地,前三名占比分別為27.6%、21.9%、16.9%。
業內人士認為,海上風電在過去一段時間發展緩慢,主要原因是核準、用海、環評等節奏放緩,但國內海上風電中長期的成長性不變,目前制約行業發展的因素也正在逐步消退,海上風電在需求端或迎來拐點。
中郵證券預計,2023年,實現全容量并網的海上風電項目約為5.59GW,其中截至9月底已有三個海上風電項目實現并網。此外,另有約4.7GW項目已經基本完成項目施工,預計年內將實現并網。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認為,我國海上風電發展潛力巨大。“十四五”期間,我國規劃了五大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各省份也規劃了海上風電新增裝機目標。未來,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將進一步提速。
有望帶動全產業鏈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江蘇、廣東海上風電建設均迎來重大進展,海上風電相關企業2024年業績確定性得以夯實,市場情緒或得以提升。根據最新招標信息及相關政策要求,中郵證券預計,2023年底前將有8.5GW海上風電項目啟動開工事項。
國信證券表示,7月主機廠發貨計劃環比顯著提升,8月零部件發貨情況顯著好轉。海外方面,2024年零部件訂單開始洽談,海外需求有望迎來復蘇。
中信證券分析認為,國信大豐85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海域使用審批落地,預計將對國內海上風電項目推進和新增裝機有著積極影響,后續國內海上風電的裝機增速有望進一步提高,從而帶動海上風電產業鏈快速發展。建議關注海纜、塔筒、鑄鍛件等產業鏈相關投資機遇。
我國海上風電產業迅速壯大,大力推動包括專業服務、風電機組、輔助設備、海上風電施工、海上運營和關聯產業在內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的構建。中海油新能源分公司總經理肖茂林表示,從風機到葉片,從海底電纜到海上施工裝備,一系列海上風電關鍵技術在我國均已取得突破。推動風電向擁有更優質風能資源和更少人類活動的深遠海挺進,對我國形成全球競爭力的風電產業鏈和供應鏈具有積極意義。“發展海上風電不僅能直接帶動船舶工業、海洋養殖、氫能、海洋旅游、海洋礦產資源開發等產業發展,還可以跟其他經濟進行組合,促進我國海洋經濟與地方經濟的發展。”肖茂林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員韓雪預計,“十四五”時期,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有望達到6000萬千瓦以上,年發電量相當于5400萬噸標準煤,相應減少碳排放超過1.4億噸;2030年前累計裝機將超過1.2億千瓦。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