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南通日報記者走進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裝”)旗下海上風電機組生產主陣地之一——江蘇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江蘇海裝”),并對江蘇海裝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高質量發展進行報道,發表了題為《向海而歌,追風逐電,筑夢深藍,爭當零碳先鋒——“海裝造”勁舞亞洲最大風電場》一文,原文如下:
挑戰極限,全力保障海上搶裝完美收官,單月產量刷新最高紀錄。
做大海上風機產業,全年實現應稅銷售38.2億元,創歷年新高。
5兆瓦風機國內率先實現海上風電機組國產化,我國第一臺6.2兆瓦深遠海浮式風電機組成功下線,10兆瓦級輕量化超長柔性葉片海上風機組研發及產業化申報江蘇省科技計劃項目一炮打響……
奮進“雙碳”新賽道,卯足牛勁向前犇。2021年,位于如東經濟開發區的江蘇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以“拼”的思想意識、“搶”的精神狀態、“實”的工作作風,推進精細化管理,強化技術支撐,創新生產模式,全面提質增效,交出了“十四五”開局之年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為如東建成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場貢獻了“海裝力量”。
“新的一年,江蘇海裝將秉承‘海納百川、裝備天下’的企業精神,堅持‘創新引領、海陸并舉、向海圖強’的戰略思路,以虎虎生威的雄風、生龍活虎的干勁、氣吞萬里如虎的精神,齊心協力續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江蘇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陳瀾說。
黨建引領決戰決勝海上搶裝
“收官年”交出“高分卷”
“今年是海上風電‘搶裝潮’的收官之年,特殊之年,擔非常之責。我們每一位員工要挑戰極限,以開局就是決戰、起點就是沖刺的姿態,面對有史以來最高的生產交付任務,咬定目標,爭分奪秒,大干苦干,克服重重困難,發揮最大產能,激發最大潛力,圓滿完成全年搶裝任務。”去年4月,中國海裝吹響打贏海上搶裝攻堅戰的號角,江蘇海裝黨支部聞令而動,迅速組織黨員干部學習會議精神,召開決戰2021年海上“搶裝潮”誓師動員大會,全體黨員、干部、職工把黨史學習教育激發出來的巨大動力,化為奪高產、出精品實際行動。
“從百年大黨的擔當中,深刻認識并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不懈努力。”6月8日,中國海裝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滿昌專程來到江蘇海裝,為黨員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黨員們紛紛表示當先鋒、做表率,承擔好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征程中海裝人的歷史使命,全力以赴打贏海上搶裝戰。
江蘇海裝是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海上風電機組生產主陣地之一,2021年面對“搶裝潮”下激增的生產交付任務和大大超出現有設計產能的壓力,他們沒有猶豫怯步,而是選擇迎難而上、逆風前行。
“海上‘搶裝潮’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考題,必須答出滿分,贏得發展的重大機遇。”江蘇海裝黨支部堅持生產經營“出題”、黨建工作“破題”,推進生產經營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去年年初,支委會討論部署搶裝工作,專題研究產能提升、場地策劃、人員配置等重點事項,落實專人負責推進。同時,成立黨員突擊隊,創建黨員示范工程,切實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貫穿于打贏搶裝戰的各個環節。
大膽創新,優化生產設計,穩步提升產能;打破轉序瓶頸,提升生產效率;采取“減頭縮尾做實中間”的措施,及時梳理供應商產能及運輸周期,減少大部件庫存;密切關注業主吊裝進度及發貨需求,減少成品庫存;優化生產線設計,推進模塊化生產思路,通過整體策劃,做到零部件卸貨即投產、成品產出即發運的流水模式,最大限度壓縮了制造、庫存周期,全力確保生產交付。在打出提升全員生產效率組合拳的同時,江蘇海裝首臺定標、零問題轉序,也按下快進鍵。他們以質量提升年為契機,通過優化產品質量源頭設計,加強裝配現場質量過程控制,全面落實質量責任制,形成段長包工段、骨干定工序的模式,層層壓實質量責任,同步借助過程記錄卡、QMS等手段,完善質量追溯系統,確保機組一次交檢合格率和總裝成品入庫交檢合格率達到100%。
人均產量比上一年提升48.2%,生產效率比上年提升提升51.89%……改進裝配技術,創新快裝、快轉、快發生產運行模式,增產不增人,單月最高產出23臺,達到投產以來最高值;單臺機艙生產周期從22天下降到9天,輪轂裝配從9天降至5天。江蘇海裝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勇挑重擔,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高的生產量,趕在去年10月下旬實現了全部交貨的完美收官,迎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一場攻堅戰,彰顯了江蘇海裝人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戰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海裝造”賦能“海上風電第一縣”,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持續深耕創新
開啟大功率風機時代
去年12月11日8點58分,國內離岸距離最遠的海上風電場——中廣核如東H8#項目40臺江蘇海裝H171-5兆瓦機組成功實現全容量并網。至此,當年海裝在如東的海上風電項目全部并網發電。
作為亞洲首個采用海上±400kV柔性直流輸電的風電項目,中廣核如東H8#采用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電壓等級最大的換流站,中國海裝項目團隊克服了由輸電距離長、電壓等級高帶來的安裝調試周期長等一系列困難,為中國海裝適應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打下了基礎。
風從海上來,電從風中生。江蘇海裝面海而建、依海而立、因海而興,作為中國海裝“向海圖強”的橋頭堡和主陣地,迎戰更大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的批量生產,為中國海裝“向海圖強”貢獻更多力量。
去年5月22日,中國華能與中國海裝聯合研制的H171-5兆瓦國產化風力發電機組在江蘇海裝下線,在國內率先實現海上風電機組國產化。
如東壯闊的海面上,一排排白色風機傲然矗立,安裝在100多米高的塔筒上的葉輪,迎著海風旋轉起舞,源源不斷地把綠色電力輸送到千家萬戶。這就是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場,總樁機容量達483萬千瓦,占據國內海上風電18.3%份額。
迎風勁舞功率最大、發電量最多的就是江蘇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5兆瓦風機,一臺一年上網電量1500萬千瓦時。去年,如東11個海上風電場建成投運,其中6個風電場使用了“海裝造”。
5兆瓦“海裝造”首次批量化運用于海上風電場,是在2017年9月8日。當時亞洲裝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場——華能江蘇如東八仙角風電場項目全面進入商業運營。其中,安裝的20臺“海裝造”5兆瓦風電機組為國內首次批量應用。
貢獻更多“海裝智慧”
擁抱海上風電平價時代的春天
去年12月上旬,一臺6.2兆瓦浮式風電機組樣機在江蘇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問世。這款新機組和浮體平臺,是降低深海遠海風電項目建設成本的利器。
“國補”退出,2022年成為海上風電全面平價上網的元年,研發大容量機組、推動核心部件國產化,是迎接海上風電平價時代的必由之路。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團隊開發出這款浮式風電機組。江蘇海裝副總經理蒲小剛說,今年,江蘇海裝將面向浙江海上風電場推出精準化、定制化設計的機組,提升最大產能,為加快推動國內平價海上風電建設做出新貢獻。
去年12月16日,國內首個平價海上風電項目--華潤電力蒼南1號海上風電項目開工。作為海上風電進入全面平價時期的第一面旗幟,該項目將批量應用中國海裝H210-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該機組是當前國內風輪直徑最大,全球單位千瓦掃風面積最大、全球唯一適應我國平價海上風電市場的10兆瓦級別機型。
“我們承接H210-10MW海上風電機組訂單,開啟生產聯動模式,協同海上項目全產業鏈運行,向客戶交出滿意答卷。”據陳瀾介紹,2021年全球最佳風電機組評選結果揭曉,中國海裝H155-5兆瓦陸上風電機組、H210-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同時上榜,充分彰顯了中國海裝征戰風電平價時代的實力與底氣。采用H210-10兆瓦機組,可將項目單位千瓦造價控制在13000元以內,相當于每千瓦時發電成本下降0.14元。
預研一代、研制一代、生產一代,從海上風電浪潮中汲取更大動能,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中國海裝已經啟動16兆瓦機組的研發,并獲得由鑒衡認證頒發的設計認證證書。
進入海上風電平價時代,中國海裝投標連中三元,江蘇海裝獲得一杯杯技術創新帶來的美羹。
江蘇海裝是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2009年落戶如東,2015年1月竣工投產,從起初生產2兆瓦陸上風機到如今的大功率海上風機系列產品,已經誕生一連串國內第一。風機是風電產業的大腦和心臟,作為如東第一家風機生產企業,帶動風電裝備產業上下游企業來如東抱團發展。目前,如東集聚了風電企業120家,形成以風機整機和配套設備制造為主,包括風電技術研發、風電場施工建設和運營維護、勘察設計、防腐材料、海洋環境保護、大型設備物流等在內的風電全產業體系,去年應稅銷售650億元,同比增長62%。
向海而歌,追風逐電,筑夢深藍,爭當零碳先鋒。江蘇海裝面對新機型快速更迭的挑戰,將優化裝配生產線布局和技改關重設備,以生產高效化、檢測智能化、產品優質化,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更多“海裝”力量與“海裝”智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