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行業有望迎來爆發期。9月26日,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宋雯表示,加大新型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穩步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西南水電基地以及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可再生能源電量輸送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
這已經是國家能源局9月份以來第二次強調,進一步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成并網,確保同步建成投產。
寶豐能源總裁劉元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儲能是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有利于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及高質量發展。
大型風電光伏建設提速
新能源發電是大勢所趨,但卻具有波動性和無序性,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過程中產生的棄風、棄光現象至關重要,隨著并網問題提上日程,配儲需求也開始增加,已經有不少省份發布光伏配儲政策。
9月26日,青海省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在青海打造世界領先的光伏發電基地的提案”——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第20180064號提案答復的函》。函中提到,第一批大基地國家下達1090萬千瓦項目(光伏800萬千瓦)目前已全部開工,預計2023年全面建成。第二批大基地國家下達700萬千瓦項目(光伏540萬千瓦),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部分項目陸續開工,預計2024年建成。
此外,國家規劃布局以沙漠、戈壁、荒漠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十四五”重點實施海南州戈壁基地,初步規劃外送電源為光伏1400萬千瓦。加上市場化項目,截至目前建成光伏1696萬千瓦,在建光伏達到2246萬千瓦,預計到2025年光伏將達到5900萬千瓦左右。
根據國家發改委印發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項目清單的通知》。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項目清單涉及內蒙古、青海、甘肅等19個省份,規模總計97.05吉瓦。
不僅僅是青海,寧夏、內蒙古等不少地區都在發力大型風電光伏建設。
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4.7億千瓦,同比增長8.0%。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4億千瓦,同比增長16.6%,累計新增16.14吉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3.5億千瓦,同比增長27.2%,累計新增44.47吉瓦。
不少業內人士都提到,大型風光基地建設是“十四五”新能源發展的重中之重。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副秘書長胡麒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發展光伏和風電對推動雙碳進程以及調整能源結構是最有力的支撐,可以有效對沖化石能源供應安全的潛在風險。
儲能市場迎來爆發期
隨著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發展,也催生了更多的并網需求。
9月2日,國家能源局召開8月份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視頻會。會議要求,要進一步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成并網,第一批基地項目盡快完成所有項目核準(備案),盡快提交接網申請,加快項目主體建設,按期完成2022年承諾并網目標,加快配套儲能調峰設施建設,確保同步建成投產;第二批基地項目盡快完成業主遴選,盡快開工建設。
實際上,長期以來,并網問題都制約著風電光伏的發展。而未來實現風光大基地目標最大的難題是外送和消納,也更需要配套的儲能調峰。
“大型風光基地建設面臨的第一個就是消納問題,減少棄風棄光現象要增加消納比例和外送能力。”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發電需要外送,一方面需要特高壓配套建設,另一方面則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儲能。
嘉澤新能董事長陳波在9月27日召開的2022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風光等新型能源具有很強的不穩定性和隨機性,在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儲能在未來電力系統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將跟隨風電、光伏一起迎來快速發展。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都在積極布局儲能項目。
9月26日,北極星儲能網發布數據稱,上周(9月19-23日)共13個儲能系統設備采購或項目工程總承包中標及中標候選人公示。其中,儲能系統采購類的投標報價區間在1.23元/瓦時—2.67元/瓦時,儲能工程總承包的投標報價區間在1.66元/瓦時—3.55元/瓦時,中國能建、中國電建、國家電投等30家企業參與奪標。
央企在布局儲能方面更是拔得頭籌。此前,寧德時代與國家能源集團、國電投、中國華電、三峽集團、中國能建等頭部能源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創立儲能合資公司,落地多個大型儲能項目,聯合開展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專案的磷酸鐵鋰電池解決方案。
寧德時代9月2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儲能系統產品已經全面覆蓋了發電側、電網側和用戶側,涵蓋太陽能或風能發電儲能配套、工業企業儲能、商業樓宇及數據中心儲能、儲能充電站、通信基建后備電池、家用儲能等。
華西證券研究報告表示,在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高速發展的同時,考慮到大規模并網對電網帶來的壓力,作為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之一,儲能裝置的作用不容忽視。隨著更多地區發布分布式光伏配儲政策,儲能行業發展確定性較強,相關企業有望從中受益。
根據光大證券的預測,到2025年,中國儲能市場規模將達到0.45萬億元,而2030年將增長至1.3萬億元左右。
在祁海珅看來,儲能項目如何和大型風光基地進行匹配,牽扯到發電成本和投資效益,這些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國內統一大電力市場包括虛擬電廠的配套建設服務等,是一個系統的大工程,要作為有機整體來布局和發力,否則會造成能源大循環無法暢通。(記者 李春蓮 李立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