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姐”,同事們都這樣親切的稱呼她。她是姜少芹,目前是電建建筑公司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項目經理。從業26年,從施工一線到辦公室,從給水排水到商務管理,從項目部到總部再到項目部,從技術員、施工員、商務經理到項目經理,姜少芹走過的每一步都飽含熱情,每一步也都是充滿挑戰。作為施工現場的“少數”,她用率真的性格、守真的態度,收獲了“多數”的認可,走出了一條閃閃發光的路。
走過的路成就了今天的她
1995年,她一畢業就來到了那時還稱為“水電二局”的電建建筑公司,東陶改擴建工程是她接觸的第一個項目,也是她的“初心”。那時候,她是一線的技術員、施工員,但不管身在哪個崗位,從鋼筋怎么綁扎、土怎么挖、怎么回填到混凝土怎么打,她都要親身實踐。姜姐說,那時的項目人員就是如此,都是經過各類專業技術工作磨練的人員,從施工、合同、結算、設計安裝、維修、設備調試等,要熟悉和操作一整條工業生產線。
東陶改擴建工程是日本人參與投資的合資項目,他們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在姜姐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她興致勃勃地對我說道:“每一張圖紙上的釘子往哪兒擰呀,螺母有多大,擰幾圈呀,都標識得非常清楚。關于這項工藝為什么要這么做,原理是什么,也說得非常明白。”這促使姜姐和她的同事們在安裝進口設備的時候,需不斷琢磨圖紙,改進自身的施工工藝,提升精細化、標準化意識。除此之外,與合資項目打交道,也慢慢練就了姜姐那一身善于溝通表達的本事。由于管理思路和標準差異的不同,誤解、分歧是常有的事兒,這時就看如何溝通和表達了。
“姜姐,女性在溝通上會有一定優勢嗎”我笑著說。
她坦然答道,“我個人沒有這樣的感覺,溝通技能和性別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我要做的就是,既然你質疑我,我就會找到我的依據,然后告訴你,我為什么這么做,而且我這么做也是符合要求的。”
“您不擔心別人對您的‘強硬’有所看法嗎”
“我認為我不是強硬,也不是爭強好勝,我是真誠,公司把責任交給你,你就要把自己的本領鍛煉好,這也會給我很好的回報。”
一問一答中不難發現姜姐看待問題十分客觀理性。務實求真的她,從不妄言,在回答問題時“一板一眼”,從自己在工作中接觸的人和事出發,透露出敬業為本的樸素本色。
在那之后,姜少芹來到了寶潔廢水處理工程項目,雖然姜姐的本專業就是環境工程給水排水、搞水處理的,但當時公司在這個專業方面的人少,因此姜姐什么都要搞,包括現場、技術、預算等等,這也讓她更“快人一步”。“那時候有點‘野蠻生長’的感覺,最忙的時候一個人要管七八個工地,反正就是要把事兒做好,把錢要到,向項目經理匯報”,姜姐侃侃說道。
說到每一棟建筑的細節,姜姐總是興致盎然。一梁一柱、每一條管線的走向、設備品牌參數,那些參與建設的樓房,像作品一樣映在姜姐的腦海中,很多年都忘不掉。“我們的每一條電線都是有標號的,排列起來非常整齊漂亮。在安全管理上,早晚、班前的安全培訓,勞保服的穿戴,安全帽該系到什么程度,鞋子是否符合要求,這些安全管理標準非常的嚴格。”姜姐用成績告訴所有人:工作只有認真與否,從無性別之分。如果我們每個人能夠堅守自己的崗位,在自己的小領域精益求精,讓自己的工作上更上一層樓,那么公司乃至國家就能更好地實現獨立自主、創新向前。
這樣“較真”的作風會給姜姐帶來收獲?真的會,而且收獲很多。由于學東西比別人快,一般人都是半年轉正,但姜姐工作三個月后就拿到了和其他老員工一樣多的工資了。出色的工作表現讓她贏得了別人的尊重,積極主動地自我學習和提升為她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
工作“強硬”的她
1998年,對姜姐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她轉型做起了商務工作。2002年,從海賦國際工程項目開始,她成為項目商務經理,是公司最早的商務經理也是第一位女性商務經理,從此便與商務結下了“不解之緣”。“應該沒有幾個人能超過我,在商務這個崗位上所待的時間。”姜姐自信地說。
“您對于商務的理解是什么?”,我問。姜姐笑道,曾經有領導問過她,如果讓你提拔一個商務人員,你覺得他要具備的素質是什么。她說,第一要有商務的嗅覺,要意識到這個字、這個點、這個國內環境、政策的變化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和結果,反應要非常快。第二,商務人員充當著項目經理背后的一個顧問角色,要提供參考意見,因此要面對的事情是相當廣泛的,要面對的人也是非常繁雜的,比如分包商、供應商、業主等等,因此不是說你應當具備什么能力,而要說你在過程中的學習能力有多強。遇到問題,發愁沒用,該做的事一件都不會少,你要繼續發愁下去,才是真的輸了。
姜姐不但很會學,還很會“算”。干商務,不僅要算得精、算得準,還要替企業管好“錢袋子”。姜姐在這一方面,一點也不含糊,且很“威武”。她說:“干項目就是要為企業創效,不要把錢打了水漂,這一點在我的意識里非常明確”。2016年,姜少芹所在的曇華林商務團隊獲得了“年度優秀商務團隊”的獎項,獎金1.5萬。之后,武漢將軍路項目前期因為拆遷、融資不到位、新冠疫情等因素面臨種種困境,但最終在姜姐與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項目風險穩定在了可控范圍內。
在與業主“拉鋸”談判中,個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個企業的形象。如果像個悶葫蘆一樣,什么都不懂也不說,業主是不會信任你的能力的。姜姐說,所謂遇強則強,坐在瞬息萬變的談判桌上,我們只有拿出真本事,以及足夠的勇氣,腰板才能挺起來。在談判之前,姜姐總是做足了準備,對經濟指標、條款內容、常規性的法律引用呀,她幾乎都能一清二楚。面對強勢的業主,姜姐幾乎不怒自威,毫不客氣的回擊對方的質疑聲。然而,這位態度堅定的女商務經理,總能得到業主和客戶的好評。項目有她盯著,業主放心。對此,姜姐又說道,能夠互相欣賞、互相尊重,這是最好的合作關系了。
內心柔軟的她
作為職場“硬核”女性,姜姐也有柔軟的部分,這體現在對家人的態度上,也體現在對同事、尤其是對青年員工成長的關心上。
姜姐25歲結婚,26歲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夫妻二人都在不同的項目各自打拼,愛人在中東、非洲等國的項目一待就是十年,女兒從小就是姥姥姥爺帶大的,小學起開始寄宿,女兒最寶貴的童年、中學生活,夫妻二人都不在其身邊陪伴。一方面,對于這個獨生女,姜姐希望她從小能養成獨立的習慣,但另一方面,她和愛人對此也感到十分愧疚,這種愧疚可能會伴隨一生。很多這樣的雙職工家庭,都是如此,聚少離多、四處漂泊,是工作屬性,更是她們的責任擔當。
時間長了,看到女兒漸漸懂事,從開始的抱怨、甚至叛逆到后來的默默支持,姜姐也感到非常欣慰。“如今,女兒也大學畢業了,真正長大了,她心思細膩,在家中幫著我照顧姥姥姥爺,做了許多我沒法做到的事情。現在家中的事情,她比我更操心喲,我基本都不操心了”。如今的女兒時常做起母親的思想工作,“媽,你不能在家閑著,成為我的負擔,可不能得了老年癡呆,得好好工作。”姜姐樂呵呵的說道。我想,家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一種掛念和牽絆,這讓姜姐想起來就暖暖的。有家人的關愛和支持,給了姜姐精神上莫大的支持,成為她努力工作的動力源泉。
說起姜姐與項目的故事,她說她經歷了解決難題的焦慮、成功交付的喜悅,品嘗過酸甜苦辣各種滋味。2008年參與抗震救災,姜姐和她的團隊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把一萬多平米的醫院建起來了,工作時間長達14個小時;2003年利比亞發生動亂,她和二三十名職工帶著三千多名勞務人員安全撤退;2020年武漢疫情,身為黨支部書記的她又與項目、當地社區一起共度難關、并肩作戰。經歷了這么多,在姜姐心中,最解不開的、最珍惜的還是與公司、與工程、與項目人員結識的緣分與感情。在2020年黨支部書記述職報告中,她動容地寫下:“我所在的團隊,給予我力量,我以她們為驕傲。”同時,姜姐希望項目上的年輕人們更加有責任心,不要貪圖安逸,多學習,多鍛煉,有毅力為自己擅長且感興趣的工作奉上一生。
最后,聊起“第一位女項目經理”的話題,姜姐對我說,“希望你不要刻意這樣去強調我”。對于這個稱謂,姜姐談她自己是沒有什么意識的。那時候她去到的第一個項目,總工就是一名女性;在寶潔項目,她的工藝師也是一名女性,還是清華大學的博士生;后來遇到的許多業主方的老板,也不乏女性的出現。因此,還是那句話,在外做事,別人不會看重你的性別,更多的是看你的能力,能否為對方帶來價值,這是最重要的。桎梏我們的從來不是年齡,而是心態。女性在成長道路上或許比較辛苦,但只要跟隨自己的內心,活出一副被自己喜歡的樣子,即便辛苦也是值得的。
精彩人生磨礪出,砥礪奮進展芳華。姜姐就如一粒頑強的種子,不管在哪里,都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她用行動證明了,在建筑這個行業,女性在敢拼敢闖上不輸須眉。
這是一位新時代女性筑夢電建的奮斗故事,愿她,給你激勵與勇氣,愿你,找到自我,忠于自我,成就自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