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加入水電八局時,二十歲的李海濱應該沒有想到,自己會在試驗檢測專業上一干就是三十年,成為技術專家;他更不會想到的是,走了三十年的試驗檢測之路,居然捧回一個國家級榮譽。2022年12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文公布,李海濱獲評“全國技術能手”,這是繼他獲評“中央企業技術能手”之后,再次邁上新臺階。三十年來,從一名普通的試驗員,到水電八局科研設計院試驗中心主任,改變的是崗位,沒變的是他“用敬業成就專業,以人品鑄就精品”的信念。
“正確提出問題就是邁開了技術創新的第一步。”
創新是李海濱的招牌。在水電八局,認識李海濱之前,更多的人先認識的應該是李海濱創新工作室。“李海濱?”“是那個李海濱創新工作室那個李海濱嗎?”似乎李海濱這個名字,和創新已經分不開了。
2015年,李海濱創新工作室作為水電八局第一批職工創新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事實上,李海濱的創新工作,不是發生在創新工作室掛牌之后,而是更早的十多年前。
他在工作中留意細節,在細節觀察中發現問題,在問題探索中得以創新,在創新中實現個人乃至團隊的不斷發展。
2004年,他承擔貴州發耳火電廠強夯地基檢測工作。由于地基填料大部份是煤矸石,而施工厚度達到五米,檢測時要評價整個強夯厚度的質量情況,超重型動力觸探桿就必須要穿透整個強夯層。五米深的觸探桿經常遇到拔不出來的情況,現場檢測費時費力,工效不高。李海濱根據這一實際情況潛心鉆研,經過多次試驗,在原來超重型動力觸探儀的基礎上進行技術革新,利用力學原理增加一組動滑輪,同樣的輸出功效卻可以提高一倍拉拔力,很好地解決了觸探桿拔不出來的問題,大大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提高了檢測效率,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2008年初,在舉世矚目的京滬高鐵建設過程中,產生了李海濱的一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和多項課題。在橋梁架梁施工時,需要檢測支座砂漿2小時抗壓強度,一般要達到20MPa以上時才能進行落梁,然后繼續下一榀梁的架梁施工。架梁隨進度不斷在前進,而試驗室有時離現場較遠,大部份架梁地段無法滿足進行2小時抗壓強度試驗的要求。為此。李海濱帶領試驗室成員又開始了新的創新之旅,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李海濱專門設計了一種可拆分、可移動、現場使用的試驗儀器,也就是后來專利中的“用于現場檢測水泥砂漿抗壓強度的試驗儀”,順利地解決了施工現場檢測水泥砂漿抗壓強度試驗問題。
“工作中的任何事物,都可能會激發李海濱的創新思維。”8年來一直在李海濱身邊工作的同事這樣評價他。也就是他隨時隨地都能產生的創新思維,讓他能夠處處奪桂冠,時時拿榮譽。截至2022年底,李海濱帶領團隊依托京滬高鐵、青連鐵路、云南紅河建(個)元高速公路等工程項目開展技術創新,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科研成果表彰17項,降本增效“金點子”16項,為企業產生經濟效益上千萬元。
“沒有碰到比你們干得更好的工地試驗室。”
技術創新李海濱是專家,項目管理李海濱也是行家。2014年,水電八局中標青連鐵路ZQ-2標工程,李海濱擔任青連鐵路二標中心試驗室主任一職,從項目組建開始,李海濱就按照標準化進行管理,學習行業、專業文化,把各項工作做深、做透、做細。
10月19日,選好場地;
10月25日,交付場地;
10月26日,房屋改造隊伍進場;
11月03日,進口公路混凝土路面澆筑完成;
11月05日,工作臺安裝完成,儀器設備安裝完畢;
11月06日,儀器設備檢定校準完成,上墻制度牌制作完成;
11月08日,試驗室驗收人員到位;
11月10日,驗收資料成冊;
11月13日,通過監理項目部初驗;
11月15日,信息化安裝完成,通過監理項目部復驗;
11月17日,通過業主正式驗收,可以投入使用。
不到一個月,青連鐵路二標中心試驗室從前期選址、策劃、組建到驗收一氣呵成。試驗室建設貫徹“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率”的原則,建設規劃布局彰顯“大氣”,試驗人員綜合素質呈現“朝氣”。青連鐵路二標中心試驗室成為青連鐵路四個標段第一個通過業主正式驗收的中心試驗室,也將成為青連鐵路工程未來的“標準化試驗室”和“樣板工程”。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每天早上七點半早餐時間,總能在辦公室門口看到李海濱的身影,雷打不動從生活區→科室→辦公區→車輛→食堂巡查。他堅持早起,然后推開每個專業科室細細打量,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記錄。關系到大家安全的車輛,雖然有專職司機和綜合管理人員的雙重管理,但他依舊不放過任何漏洞,數次巡查出車胎漏氣的情況。為了解現場和各分部工程狀態,只要時間允許,李海濱每天都會沿著施工便道巡視一圈,時常駐足詢問專業工作進展,有問題立即解決。管理者只有做到以身作則,才能贏得員工尊重。李海濱恰恰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員工樹立良好的榜樣,既感染了員工促使大家用心做事,同時也彰顯了個人正面形象,潛移默化中成為了團隊的核心,深得人心。
李海濱帶領骨干員工原創了“首份報告確認制”“試驗檢測流程圖”“科室互核制度”“質量巡視檢查卡”等標準化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試驗室工作效率和質量。代表上海鐵路監督管理局對工程質量進行例行檢查的檢查組對試驗室評價說:“想不到你們路外單位的試驗室干得這么好,這么多年真沒有碰到比你們干得更好的工地試驗室。”在青連建設指揮部組織標準化工地工序樣板及樣板工程評選活動中,水電八局青連鐵路項目中心試驗室同時被評選“標準化試驗室”及“樣板工程”,成為青連項目全線唯一一家被評為“樣板工程”的試驗室。
在后來的建(個)元高速公路、云南蒙自機場等工程項目中,李海濱帶領的團隊廣受好評,李海濱帶頭組建的試驗室更是多次獲得“最高標準”評價。
“給我三個月的時間,還你一個合格的試驗員。”
豐富的專業知識、多樣的培養手段是李海濱成功培養人才的決定性因素。李海濱注重青年人才“傳、幫、帶”,潛心培養人才、傳授技藝。“給我三個月的時間,還你一個合格的試驗員。”他總是這樣自信地作出承諾。而李海濱所管理的項目,也常被戲稱為“試驗技能人才培養輸出基地”。
因材施教是基本。李海濱為人和善、心細,樂于與員工交談,在交談中觀察員工性格并發現其優缺點,根據性格確定其培養方向和培養方式,因人而異制定專門的培養計劃,因材施教促進其成長。針對性格內向、不善與人交談的人員,先讓其在室內學習專業技能,通過與試驗室自身人員交流、溝通熟練后,再讓其去與外部人員溝通,一步步鍛煉其膽色和溝通能力;而對于性格開朗、善于溝通的人員則放到現場,先與現場各方人員進行溝通、對接,同時加強專業培訓工作。
培訓考核是關鍵。李海濱每年為員工制定年度培訓計劃,通過外聘專家,內部自己講課等方式提高試驗人員專業技能,加強試驗人員業務水平,并組織統一考核,了解試驗人員掌握的理論水平并指出不足進行重點學習,力爭讓每個人都能全面的掌握專業知識。及時宣貫新標準、新方法,讓試驗人員及時了解標準、方法變化情況,學習最新的規范要求。通過不斷組織人員在內部進行比對試驗,了解試驗人員的操作水平并針對不規范操作進行指導、糾正,確保試驗人員操作規范、結果準確。同時安排試驗人員參與總部或外部機構組織的能力比對試驗,通過與外面人員的對比,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不定期組織內外業員工共同探討、鉆研,使人員相互學習,彌補不足。帶著規范去試驗室,現場隨機考員工成為他的日常。他還鼓勵全體員工學習取證,對考證通過的員工進行獎勵并作為提崗的依據之一,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全面發展是目標。培養人才不能只培養專業知識、工作能力,同時還要培養員工的思維、管理能力和價值觀。李海濱向員工推廣普及先進的創新理念、技術能力和工作方法,組織開展技術攻關、技術改造、技術革新、管理創新、科學研究、學習交流等活動,最大限度地影響和帶動廣大員工提升技術技能水平,培養項目生產經營所需的技術、管理人才隊伍,教授員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全員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想法,提高員工創造性。
三十年來,李海濱先后為單位培養了近百名試驗操作技能人員,均成長為各項目骨干試驗專業技能人才,多人已經擔任了試驗室主任、項目負責人,為水電八局試驗檢測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除此以外,他還像家人一樣關心員工。時常陪員工們一起運動,找他們聊天,為他們排憂解難。每逢過生日,他必定親自下廚做飯,為他慶生。“他做的菜很好吃,這份禮物很珍貴。”有同事提到過生日時很激動。至于員工的人生大事——婚戀問題,李海濱自稱為“紅爹”,多年來為員工牽線搭橋,成功的竟有7對之多。
三十年,李海濱做了很多事,但似乎也是同一件事。為水電八局試驗檢測工作貢獻源源不斷力量,這些力量是技術、是經驗、是人才。
三十年,李海濱做的似乎都是小事,但也是大事。在這個“基建狂魔”稱號的背后,工程人從未缺席,正是無數個李海濱,他們鉆研技術,他們愛崗敬業,他們寓于樂教,一件一件小事匯聚成大事,造就著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跡,建設著我們的美好生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