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水電七局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項目現場機器轟鳴,施工車輛往來穿梭。春節期間,這里的建設者依然堅守崗位。
36歲的鄧友濤,人稱“老鄧”,工作13年。從初出茅廬的學徒,到獨當一面的生產經理,他深知盾構施工“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精準”是他一直秉持的工作原則。管片姿態施工誤差要求在5公分,必須要保證盾構機在5公分范圍內運行。如果盾構機稍微偏差一點點,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最終會導致盾構機不能按照既定線路到達指定地點。
作為項目部生產經理,自開工以來,他始終秉承“質量保安全、促進度”的工作思路,嚴把質量安全關,日常中仔細檢查監督,對施工過程中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春節期間盾構機未停機,他每天到地下區間隧道內巡查,在20多米深的隧道內走上幾個來回。
“安裝到隧道內的一環環管片要嚴實平滑,確保沒有滴漏,錯臺要越小越好。”老鄧手持一把精巧的游標塞尺,當被安裝到隧道內壁的管片形成新的一圈閉合,他就會用左手將一把筆直的鋼直尺放到新的兩環管片之間,然后將游標塞尺從下面往里塞,以此測量平整度。
游標塞尺是一個標有從0到15毫米刻度的斜面。兩環管片之間是否平整,塞尺一卡,一目了然。10毫米以內是標準范圍,老鄧測量了十幾組數據,約70%的數值為“0”,其余也基本在2毫米以內。“0”錯臺,也就是說兩邊平滑如一。
“從事隧道建設13年,這是我參與做過的質量最過硬的隧道。”老鄧自信滿滿。從施工到現在,標段內隧道工程中沒有出現滴漏現象,這在業內也達到最高水平。
老鄧表示,項目安全關系著整個工程的“命脈”,作為生產經理不能松懈,留下來就要擔一份責任,為了順利實現接下來的節點目標,必須全力以赴。
“他的工作太忙,去年春節上班后一年都沒有回家……”妻子梁宏麗嘴上抱怨,行動上卻很支持。“今年你在項目值守,我帶上閨女去你那兒過年吧。”梁宏麗在電話那頭說。
“你看,那個是爸爸建的……”上千米的隧道從腳下通向遠方,老鄧滿臉驕傲對孩子說。
“老爸老媽新年到了,祝你們新年快樂!已經好幾年沒有回家陪你們過年了,也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和理解。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一定把您二老接過來,看看我們雄安的建設。”老鄧電話中對父母說道。
為了能如期完成隧道開挖的任務,這個春節,像老鄧一樣,七局的建設者們堅守在地下20多米深的一線崗位上。想念親人了,只能閑暇時間視頻聊幾句。他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齊心協力推動項目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精心描繪壯美的雄安畫卷。
鄧友濤(右)指導技術員正確測量管片錯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