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守護了我們的家園!感謝你們危難時挺身而出!”在水電七局尼泊爾布特科西項目因全員奮戰15個小時后,當地國家森林公園的山火終于撲滅。
事發地是尼泊爾朗塘國家森林公園腹地。這里是世界各國游客打卡吉隆的第一站,珠峰愛好者的歇腳地,也是水電七局布特科西水電站營地所在區域。叢林密布、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放眼望去零星的鐵梨花為這片山脈點綴起一片緋紅。在山間可以看到成群的猴子下山討食,結隊的黃喉貂上躥下跳,時不時還有悠閑的麋鹿如畫中觀望。而這一切,險些毀于一場火災。
1月28日凌晨5點,夜班歸來的宋加明發現營地后山不遠處青煙飄起:“起初以為是山上有居民生火做飯,好在項目部幾次的森林火災警示教育讓我多了一個心眼。”老宋仔細察看,隱約間看到火苗躥動,意識到這是突發性意外山火。“正值冬季,天干物燥山上又松林茂密、枯草叢生,一旦燒起來肯定一發不可收拾!”原本上完夜班昏昏沉沉的老宋立馬清醒。
項目部安全總監蔡海燕立即聯系出差在外的項目經理胡勇,并召集現場全體職工召開應急會議,成立應急小組。據探查,著火地點處于半山腰,距離山腳的項目部營地直線距離僅2公里,項目部多為易燃的板房,一旦起風,火勢順風而下對項目營地將是毀滅性的災害。
嚴峻的形勢,揪起每一個人的心,蔡海燕率先發話:“災情就是命令,立即啟動森林防火應急預案,全員進入緊急狀態。”
“我們已第一時間報了火警,但當地政府表示救援力量無法立刻到位,建議全員撤離。”“不能撤,項目部的物資設備往哪里撤。”“那樣板房肯定燒沒了。”“我們都學習過森林避險和應急救援滅火,大家都加入救援隊,多個人多份力量嘛。”在項目全員應急會議中,大家紛紛要求加入救火,既挽救這一方水土,也是自救。
“留下”成為全員共識!一條條指令從應急小組辦公室陸續發出,“保衛戰”就此打響。
測量負責人李六軍帶一人至對岸三號洞值守觀望并隨時報告火勢蔓延情況;機械工區主任程虎躍負責檢查現場設備運轉并調集兩輛反鏟、一輛裝機、一輛灑水車備用應急備用;綜合工區負責人宋加明率隊檢查消防設施,確保消防水管、消防沙及營地滅火器布置到位;財務負責人杜界呈帶領后廚清點庫存,備糧儲水;安全總監蔡海燕帶領當地勞工清草砍樹完善隔離帶……
防御工事完備后,全員又馬不停蹄背起水桶、臉盆、滅火器等開始滅火。很快,當地森林局、軍隊、武警以及附近的村民也加入進來。由于山上僅有小路,車輛無法抵達,加之冬季山上水源枯竭,雖然大家一晝夜未眠還是杯水車薪,火勢不減反增,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考慮到夜晚風起山火難以控制,應急小組決定暫時撤離救火現場,轉移重要物質以應對突發狀況,救火行動進入防御階段。一方面安排值守人員觀望,一方面繼續拓寬隔離帶范圍并備足消防設施、利用陣地優勢守好項目部的最后一道防線。
第二天下午,山火已延綿至項目營地周邊,呈三面包圍之勢,其中距項目員工宿舍最近的火苗已竄起2米高。危急關頭,已退守安全區域的項目全員再次拿起水管、滅火器、鐵鍬、掃把等工具,與烈火展開決戰。大家深知,“自己”就是項目部的最后防線!
慶幸的是,加寬營地消防隔離帶和提前點燃周邊枯草等措施發揮了作用,火勢不能繼續蔓延,爭取了有效時間。當明火終于撲滅,大家仍絲毫不敢松懈,迅速對火災現場全面檢查,清理余火,避免死灰復燃。
1月31日,當地政府為此發來感謝信,對項目部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成功處置山火表示感謝,稱贊中國企業為“最美睦鄰”。
“山頭雜草灌木濃密,我們有被劃傷,有被煙火熏成‘熊貓眼’,但是都沒有退后。”程虎躍對身在這樣勇敢、團結的集體深感自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