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古都新地標,數字轉型“筑”發展。在陜西咸陽高新區,一座圓環形建筑和周圍設施相互輝映,抽象表現了計算機語言中數字“0”和“1”的形象。建筑整體外觀沒有棱角,以一種柔和的姿態面向現代城市,呈現出清新、亮麗、活潑的建筑風格,成為咸陽打造一座更具辨識度城市的視覺符號。
中國水電三局積極助推咸陽古都數字產業經濟,承建的咸陽高新數字孵化器建設項目即將整體移交,將成為助力咸陽打造“元宇宙產業先行區”的重要支撐。
元宇宙作為發展數字經濟的最大抓手,是當下的熱門賽道。咸陽,這座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古都,正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拼搏進取的精神,擁抱數字經濟新時代。
聚“智”聚力開新局
由水電三局承建的咸陽高新數字孵化器建設項目主體結構形式為四層圓形大型鋼結構展覽建筑,建筑面積約1.98萬平方米,直徑95米,高度27.4米,總占地面積30畝。中庭部分為單層空間異形網格梁殼結構,高度25米,跨度43米,重量400噸。
項目建成后將以元宇宙為主題,運用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混合現實(MR)等前沿技術,打造了一個元宇宙產業發展的孵化中心,形成集數字產業展示、創業孵化、數字文旅等功能于一體的“文商旅”智能創新港,吸引更多數字科技企業、數字創業人才會聚咸陽。
自2023年9月開工以來,水電三局制造安裝公司項目部主動擔當作為,精心組織協調,細化施工方案,層層落實安全、環環緊扣質量,迅速掀起施工熱潮,切實推進了工程履約進度,圓滿完成了一系列節點目標。項目部僅用14天就完成了土方開挖8萬立方米,52天完成了鋼結構制作與安裝7500噸。
在經歷了前期密集的主體鋼結構安裝高空作業及立體交叉作業等施工后,難題接踵而至。
項目整體外觀為圓形建筑,頂部為復雜的曲線空間穹頂網架體系,由1200根橫梁和463個精密制造的節點拼焊而成的單層網格組成一個巨大的“漏斗”形狀,與主體鋼結構呈剛性連接。另外,一條長達150米的地下通道橫穿整個建筑。鋼結構穹頂網架最大無支撐跨度45米,豎向高度16米,總重量約400噸,線型復雜、構件繁多,面對諸多嚴峻挑戰,如何在建筑高度達25米的條件下,安全、精準地完成拼裝并確保外觀焊縫質量,成了項目團隊最頭疼的事。
若采用傳統的高空安裝方法,則需要經過嚴密計算承重腳手架的技術參數,且腳手架的租賃費及搭設拆除費較高,高空防護的難度也極大。項目團隊凝心聚力,發揮各專業優勢,組織各方召開施工專題會,針對吊裝設備、受力形式、總拼胎架的設置等問題進行了可行性研討,并進行了大量論證計算。最終,確定了設置8處提升塔架作為穹頂網架的提升點位,再通過計算機控制液壓同步提升技術進行承重系統的平穩轉換及卸荷,減少了可能因提升引起的網殼結構變形,極大地降低了施工風險,整體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聚智聚力開新局,行穩致遠謀新篇。2024年1月,項目部較計劃提前兩個月高質量完成首個頂部曲線空間穹頂網架拼裝封頂。
項目負責人介紹:“此次提升為陜西省首例大噸位,大跨度,高空異型網架整體提升工程,項目部技術團隊通過地面拼裝、整體提升技術,用時僅20天完成所有構件拼裝,有效地提高了安全性與拼裝效率,綜合運用了BIM技術施工模擬計算、三維掃描、全站儀自動追蹤等施工技術,將對接口錯位控制在3毫米以內,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完成了這一重要節點,項目部全體職工信心倍增,項目部將秉承“建設一流工程、樹立企業信譽”的宗旨,強化精益意識,聚力提質增效,以飽滿的熱情,高昂的斗志,務實的作風,朝著履約目標勇往直前。
科技“智”造解難題
鋼結構穹頂順利封頂后,又一個難題擺在了技術人員的面前——如何實現異形幕墻與建筑面整體造型的平滑過渡?如果采用傳統測量手段,很難搜集到建筑的完整基礎數據信息,且異形玻璃幕墻數量極多,精度難以達到要求。
針對這一難題,項目多次召開專家論證會,翻閱大量國內外論文、技術方案資料,最終決定引進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建立BIM模型,通過高速激光掃描測量來大面積獲取建筑面的三維坐標數據并以點云的形式體現出來,形成坐標信息,從而建立BIM異形幕墻空間模型。
根據三維激光掃描儀高精度、高效率等特點,實現了高精度、高分辨率數字模型的獲取,克服了空間異型鋼結構坐標數據獲取難題。而在施工前,項目就已經使用BIM技術解決了建筑實景模型的建立與分析難題。通過建立實景模型,結合BIM技術進行逆向深化設計、模型創建,可以實現材料精確下料,指導幕墻進行精確定位施工,保證了工程質量,節約了施工成本。
從三維模型中提取異形幕墻參數,將幕墻分隔為尺寸合理的“模塊單元”,最后完成面板安裝,從而順利讓整個三維模型“躍屏而出”,從根本上解決了異形雙曲幕墻二次深化過程中的技術難點。項目團隊將BIM數據帶到現場,同時將現場情況傳回進行遠程管理,為BIM模型的建設和施工現場架起了信息雙向溝通的數字化橋梁。
一系列先進的技術建造理念,有效減少了施工錯誤,降低了返工成本,提升了施工效率,為施工環節和驗收環節提供了可視化的參考和現場指導。
科技引領,“智”慧建造。項目部全面廣泛開展科技創新管理工作,把科技創新、新技術、新工藝與現場施工緊密結合,在施工中探索新技術,在總結中提煉新感悟,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項目部申報了2項科研立項,榮獲省部級QC成果1項,發表國家級核心期刊論文8篇,授權實用新型專利7項,真正做到了“智”建。
黨建賦能提“智”效
風好正是馳驟時,不待揚鞭自奮蹄。自開工以來,項目黨支部始終堅持圍繞生產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生產,通過黨建引領有力地推動了項目生產經營各環節的運行。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這是項目黨支部集體的奮斗口號。在黨支部的引領下,項目團隊一直堅守在搶抓工期和安全生產第一線,始終把安全生產作為安身立命之本,強化紅線底線思維,狠抓工作落實,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發揮表率作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團結帶領全員攻堅克難。
項目黨支部找準黨建工作與施工生產的關鍵結合點,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2023年11月,為保質保量完成年度節點目標,黨支部以“錨定工期不放松 凝心聚力爭一流”勞動競賽為契機,成立“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主動擔當作為,精心組織協調,迅速掀起施工熱潮。在黨支部的帶動下,項目建設拔節成長、安全生產零事故、技術創新成果豐碩。
一年來,為切實將支部“黨建+安全”“黨建+技術”方案落地落實,有效融入施工生產和經營工作,黨支部圍繞安全管理、技術攻關等重點工作,號召黨員干部、發展對象、積極分子等深入施工一線,對照崗位安全責任清單,深查細照,查問題、搜隱患、找差距、強措施、補短板,為安全施工、完善管理、科學決策掌握客觀依據。按照“周檢查、月檢查、專項檢查”為周期,由項目領導班子帶隊,組織黨員及管理人員對現場的安全防護、施工環境、施工用電、腳手架搭設及大型機械、消防安全等開展聯合大檢查;由支部書記帶隊,針對起重吊裝、高空作業、消防安全等進行專項檢查,排除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項目黨支部同時圍繞“黨建+技術”活動方案,針對各項施工難點,成立支部技術創新團隊,通過組織互通交流會,打破專業條線的劃分,達到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通過黨員掛牌,主動認領難題,聚焦“降本減耗”,突出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以黨建工作為抓手,筑堡壘、樹先鋒,從思想引領上夯基礎、從工作引領上化風險、從作風引領上強保障,形成黨員帶頭、以上率下、服務一線,推動項目安全、質量、進度、成本等可控在控。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三百多天的不懈奮戰,項目部先后完成了二次結構施工、玻璃幕墻安裝、仿古建筑屋面施工、室外管網敷設、電梯安裝及調試、設備機房裝飾裝修、屋面防水施工等,目前已進入整體移交收尾階段。項目部將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開辟三局新賽道、搶占新高地、塑造新優勢,為助力咸陽高新區經濟發展再生動力貢獻三局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