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百里揚沙。曾經這片4780米的寒冷荒原,風沙肆虐、寸草不生。而如今,5萬多塊光伏板鱗次櫛比,仿佛給荒漠化的土地披上了一層藍色“新裝”,在“隔絕”綿綿黃沙的同時,汲取天邊豐沛的光照,源源不斷地把清潔能源輸送到祖國西藏的千家萬戶。
10月31日,隨著箱變帶電調試的完成,由電建建筑公司承建的全球首個超高海拔構網型光儲光伏項目——阿里地區改則縣30MW(配儲能)光伏發電項目,成功并網發電,這也是西藏地區今年首個全容量并網發電的光伏項目。
精心組織,布局“向陽矩陣”
項目位于“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羌塘無人區邊緣,占地面積約550畝,總裝機額定容量為30兆瓦,包含10個光伏板子陣、一座110千伏升壓站、一座6兆瓦/24兆瓦時的化學儲能站等部分。
在實施過程中,面對長距離運輸、極端氣候、重型設備搬運、復雜組件安裝及線路設計變更等挑戰,項目部精準制定物資采購計劃、優化物流方案降低成本,實地考察提升組件配置,改造施工機械以適應高海拔環境,并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確保項目高峰期的人力物力需求,從而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在做好環保、安全工作的基礎上,決不能因保工期而降低工程建設質量標準”。項目經理鄧劍的一句話像釘子一樣深深扎根在大家心中。自光伏組件安裝工作正式啟動以來,項目團隊始終將安裝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作為施工管理的核心。
為了提升組件安裝的品質,項目團隊不斷對設計方案進行精細化調整,比如通過增大螺栓墊片來擴大螺栓與組件接觸的面積,顯著增強了支架的承載力。此外,項目團隊還為支架增加了前后立柱的雙層背拉筋,并在光伏組件的斜坡位置設置了剛性拉結,這些措施有效增強了支架架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項目施工覆蓋廣泛,點多面廣,為確保質量和安全,項目團隊秉承“高標準、高要求、真落實”的管理理念,全面實施“三檢制”。通過定期召開質量專題檢查和質量專題會議,對進場材料和設備進行嚴格監管,對土建和電氣工程按照規范進行試驗和檢測。同時,項目團隊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響應預案,確保施工人員的健康與安全,保障項目在全周期內無質量和安全事故的發生。
技術引領,增添“綠色動能”
項目所在區域為典型的弱電網場景,冬季氣溫可降至零下20℃。為了提高電站的發電效率,項目搭建了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系統實證平臺,實現對該區域電網的主動支撐,打造出構網型儲能系統在超高海拔、超低溫度、超弱場景下的創新示范項目。
該系統能夠自主調整電壓和頻率,在電網故障或弱網情況下快速響應,維持局部電網的穩定運行,賦予新能源發電與傳統發電機相似的穩定性。同時,系統展現出強大的適應性和靈活性,能夠適應不同的電網環境和應用場景。
“作為第一次嘗試的新領域,我們積極‘拜師學藝’,所能做的就是把困難估計得更足、準備工作做得更充分,在質量、安全、進度上控制得更嚴,確保一次成功。”
在華為數字能源有限公司的支持下,項目最終順利完成了全球首個超高海拔6兆瓦/24兆瓦時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電站人工短路擾動試驗,這也是西藏地區首次針對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機組開展的人工短路試驗。
此外,項目采用性能先進的695Wp雙面N型光伏組件,這種組件能夠同時吸收正面直射的太陽光和背面的反射光,有效延長電站的發電時間。即使在陰天或光照條件不理想時,這些組件也能產生一定的電力,從而顯著提高電站的整體發電效率。
據了解,項目的順利完工和成功送電,標志著新能源技術在高原地區的重大突破。這座構網型光儲項目,預計年平均上網電量5303.24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59萬噸,相應可減排二氧化碳約3.78萬噸,將大幅解決阿里地區供電緊張的難題,保障當地民用及工業用電的安全性,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電力備用保障。
克難攻堅,鍛造“光伏奇兵”
自2024年5月16日開工以來,該項目團隊始終保持與各參建單位的緊密合作,確保安全、高效、優質完成建設任務。
在光伏場區施工中,項目團隊僅用約60天就完成了16000根螺旋鋼樁、943組光伏支架以及54238塊光伏板的安裝。
2024年7月20日開始升壓站施工,歷時約3個月,完成了生產區約36套設備安裝和生活區約1200平方米的建筑施工。
為保證并網發電一次成功,項目建設人員統籌把控,在并網方案制定、人員技術交底、設備資源動員、過程風險預控、應急預案演練、夜間作業交底等各環節,進行了周密部署。過程中,作業團隊嚴格按照既定方案要求,堅持“安全第一”方針,組織高效、行動果斷、操作專業,保證了并網發電的順利完成。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積極推動本地化采購和就業,優先采用當地機械設備達900臺,采購當地水泥、沙、磚等建筑材料80余萬元,提供勞動崗位4800多個工日,總計為當地創造經濟效益130余萬元。這些舉措贏得了屬地政府和業主的高度贊揚,為民族團結與共同發展貢獻了“電建力量”。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回首165天的建設歷程,項目團隊鼓足“使命必達”的毅力和勇氣,與風沙、暴曬、大雪、高寒、缺氧等惡劣條件相斗爭。他們蹚過深達半米的雪坑,扛過11級的大風天氣,走過熾熱顛簸的山地,凝心聚力、砥礪拼搏,終于奏響雪域高原上的“藍海”贊歌。
這是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是進一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電建建筑公司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積累項目經驗,在新能源建設領域突破創新、堅定前行,彰顯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綠色作為、生態擔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