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篤行致遠。2024年6月26日,在水電十四局承建的羅田水庫-鐵崗水庫輸水隧洞工程(以下簡稱“羅鐵項目”)施工現場,“羅鐵1號”“羅鐵3號”率先在公明檢修排水井和3號檢修交通洞發出轟鳴,正式開啟掘進的序幕。短短一個月后,“羅鐵2號”“羅鐵4號”也分別在五指耙分水井和3號檢修交通洞開啟征程。4臺TBM的順利始發和穩步掘進,離不開羅鐵項目TBM、盾構總工程師萬福貴的辛勤付出。萬福貴參加工作20多年,經驗豐富,性格沉穩,寡言少語,一直默默堅守在施工一線,每天扎在TBM施工最前線,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匠心獨運 勤勉敬業攀高峰
羅鐵項目初期,缺乏專業的盾構和TBM技術人員。在得知這一情況后,萬福貴雖倍感壓力,但他并沒有退縮,而是決定采取積極措施“借雞下蛋”。他聯系長期合作的專業勞務隊伍,邀請他們技術員參與項目方案編制和實施。在短時間內,萬福貴帶領團隊完成了基礎技術準備,逐漸建立起TMB施工團隊內部的相互信任與合作默契,為后續工作順利推進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公明井的雙模盾構機始發過程中,萬福貴迎來了新的挑戰。原設計方案是開挖260米的導洞,但由于地質條件復雜,開挖工期一再拖延,始發豎井深度達79.5米,后續物料吊運、設備吊裝以及渣料的垂直提升都變得極為復雜。面對這一情況,萬福貴帶領團隊進行了嚴密的分析與論證,最終決定將始發洞的長度調整為142.7米,以確保滿足整體裝機需求。然而,調整后的始發洞地質條件依然不佳,施工中不得不采用懸臂掘進機,工效極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始發洞挖到75米時,萬福貴帶領團隊重新審視施工方案,設計出臨時固定式皮帶加垂直皮帶連續出渣方案,確保了出渣效率和掘進的順利進行。使得施工過程得以有效推進。
“我們從5月21日開始裝機,經過精心調試,6月26日正式始發。”萬福貴回憶道。萬福貴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專注于具體問題的解決。他說“問題的出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直接面對它。”日常每一天的施工作業,他都會認真記錄出現的問題,分析問題的根源,并找出相應解決方案。他不光是解決問題,而是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
久久為功 百折不撓做基石
“我們干工程的,不能做‘差不多先生’,要精益求精,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精品工程。”面對手頭的項目,萬福貴始終堅守品質鑄質量之基、精益求精行卓越之路,對工程項目管理高標準、嚴要求,將工程質量管控貫穿項目實施全過程。
今年8月底的一天,萬福貴一如往常,帶著工具箱,穿梭在隧道的各個角落,巡檢設備運行情況。“羅鐵2號”TBM主機突然出現異常,推進速度異常降低,隨后設備停機。面對突如其來的故障,TBM施工班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萬福貴聞訊立即前往機電系統進行排查,經過十幾分鐘仔細排查,他發現主軸的潤滑系統存在問題,一處關鍵的液壓管道接口存在細微漏油。這個問題很容易被忽略,但萬福貴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這個小隱患如果不立即解決,很可能在高壓狀態下引發更嚴重的設備故障。他立刻采取應急措施,對問題接口進行臨時加固,確保設備能夠繼續正常運行,并及時聯系供應商調取新的零件進行徹底維修更換。由于他的快速反應和精準判斷,TBM掘進施工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團隊成員們對萬福貴稱贊道:“他總是用他的沉默和認真,守護著TBM的正常推進。”
2024年10月6日,羅鐵項目3#檢修交通洞敞開式TBM“羅鐵4號”掘進里程突破1000米,自2024年7月30日“羅鐵4號”TBM正式始發以來,在68天連續掘進過程中,萬福貴克服重重困難,尤其是在實施逆坡掘進時,施工現場涌水與裂隙水處理給施工帶來嚴峻挑戰,隧洞綜合涌水量可達12494立方米/日,萬福貴非常清楚,及時有效的排水方案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中之重。他帶領團隊深入分析,迅速安裝多臺高功率水泵,并配備15千瓦潛水泵和臨時應急水泵系統。這個看似簡單的決定,實際上是經過多次討論與推演的結果,確保了在突發涌水情況下能夠快速響應,將水安全排放至處理池。
面對這些技術性難題,萬福貴始終保持著冷靜與堅定。他經常在工地與工人們并肩作戰,親自參與排水系統的調試,解答工人們的疑問。每次成功排水,他都與團隊分享喜悅,鼓勵大家繼續奮斗。他說:“我們每一次的成功,都可以總結為經驗。”
專注入微 盡心竭力鑄精品
在羅鐵項目雙護盾始發時,萬福貴帶領TBM施工團隊打破傳統做法,采用無反力架方式。這一創新不僅減少了反力架的安裝和拆除工序,還節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這一創新能夠在節省時間同時,也可確保施工的安全與穩定。
在一次專項方案評審會上,萬福貴提出的輪式始發托架方案引發多數人質疑。有人調侃說這方案像是在給長城貼瓷磚,給月球裝電梯。然而,經過萬福貴的詳細講解,專家們紛紛表示贊同,該方案在實際應用中效果良好,大家稱贊萬福貴技術水平真高。
面對挫折,他從不氣餒,總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激勵著身邊的同事,鼓勵年輕工程師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我們不僅是在挖掘隧道,更是在為未來鋪路。”這是萬福貴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堅信,技術的創新與團隊的努力,能夠推動行業進步,也能為城市的發展貢獻力量。
勤勉務實 恪盡職守顯忠誠
“每一臺TBM的成功推進,背后都凝聚著無數人的智慧和努力。我們不僅是在建設隧道,更是在為城市的未來發展鋪路。”萬福貴自豪地說。他的工作不僅要解決現場的技術問題,還需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作為一名工程師,他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如何帶領團隊,順利克服技術難關,確保TBM在復雜地質條件下順利掘進。
“羅鐵1號”TBM穿越斷裂帶施工時,萬福貴親自進入掌子面,手把手指導工人操作。“我們不能讓這些困難成為阻礙,要用我們的智慧去化解。”他常對團隊成員這樣鼓勵。經過多次實驗和調整,最終“羅鐵1號”TBM成功穿越斷層破碎帶。萬福貴以他扎實技術和高度責任心,讓項目團隊吃了“定心丸”。
萬福貴常對徒弟們說:“工程的未來屬于你們,而我的責任是引導你們,幫助你們在實踐中成長。”
同事們都說,萬福貴的敏銳和嚴謹為項目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工作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支持,更是對整個項目的安全保障。“安全問題沒有小事,隧洞內施工設備一旦出現安全問題,后果不堪設想。”萬福貴常常這樣告誡年輕的工友們。正是這種堅持與傳承,讓萬福貴在每一次挫折中站穩腳跟,帶領團隊朝著既定目標邁進。
“我從未想過自己會在如此高難度的項目中承擔如此重要的角色,我深知這是我的責任所在,每一段經歷不僅讓我提升了專業技能,更讓我在面對困難時學會了堅持與信念”他坦言。
萬福貴進行現場例行檢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