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需要同時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有計劃有步驟地積極推進。“十四五”規劃綱要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應對氣候變化進行了全面部署。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場硬仗。當前,我國碳排放仍然處在“總量高、增量高”的歷史階段,超過85%的碳排放來自于能源活動。2020年末,我國非化石能源比重約15%,化石能源占比依然很高。與一些發達國家不同,我國既要控排放,又要保增長,還要轉變高碳化的能源結構,爭取用不到十年的時間實現碳達峰,從根本上扭轉碳排放總量持續增長的趨勢,任務艱巨。
低碳轉型,能源先行。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十四五”期間需要加快推動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高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在供給端,提升能源清潔生產的能力,充分利用各地資源稟賦,重點建設一批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逐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在需求端,發展能源低碳替代途徑,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配置端,加強“源網荷儲”銜接,提高特高壓輸電通道利用率,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和新型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在數字化場景方面,推進智慧能源領域的應用工程,實現多能協同互補、需求智能調控。
除了能源產業以外,“十四五”期間為工業、交通、建筑等產業升級提供了重要的轉型窗口。工業的重點將突出綠色制造,推動高耗能產業的低碳轉型,包括大力提高電能利用比重、加快技術研發與商業化應用、淘汰落后產能設備、提升產業聚集度、推進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交通領域的關鍵在于實現綠色低碳交通方式,包括突破新能源汽車與智能聯網汽車的關鍵技術,在高速公路與中小縣城推進充換電設施建設,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設自行車道、步行道等。建筑領域要提升節能標準,加快新型綠色建材研發應用、推動高性能智能家電的普及利用、推廣清潔能源采暖與樓宇節能系統改造。
“十四五”作為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的關鍵期與窗口期,還要為經濟社會系統性的變革完善機制謀劃布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與穩定性的改善,提升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推進前瞻性的未來產業,加速氫能、儲能與生物能源等前沿科技產業的孵化與壯大,開展近零能耗建筑、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重大項目示范。進一步完善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體系,優化體制機制軟環境,重點包括深化能源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碳排放權交易、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健全與綠色低碳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倡導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與規則標準制定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