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戰旻玥 朱靜霞 向珊)萬里長江,過西陵峽,穿三峽庫區,在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境內蜿蜒行筆,繪出清晰的三峽集團參與共抓長江大保護行動圖。
秭歸三峽翻壩物流產業園內,船流、車流、物流有序交匯,在清澈的長江航道中,倒映出一幅和諧圖景。園區內,三峽集團首個投運的長江大保護先行先試項目——曲溪污水處理廠,是整個圖景當中的特殊一筆。
正在運行的秭歸縣曲溪污水處理廠 攝影:毛翔春
“新建該廠后,秭歸的污水處理能力提高了不少,縣城內約20%的污水可匯集于此,處理后排放標準達到一級A,有助于治理長江污染,保護三峽水庫水質。”曾參與曲溪污水處理廠建設的三峽集團所屬三峽基地發展公司三峽日清茅坪河生態治理(秭歸)公司建管部負責人高華山說。
江流澄澈,岸坡復綠,行洪通暢……在宜昌市和秭歸縣政府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三峽集團統籌考慮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共治”和岸線治理,越來越多的和諧之變,正以多樣化面貌,在秭歸境內的長江流域發生著。
三峽大壩副壩背面,秭歸最大的污水處理廠——縣城污水處理廠,與長江隔壩相望。鋼筋匯成的“森林”間,工人們正在建設巨大的氧化溝,這個已經運行18年之久的老廠,迎來更新迭代的契機。
正在建設中的秭歸縣西楚污水處理廠 攝影:毛翔春
縣城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項目負責人吳媛,道出了三峽集團擴建該廠的初衷。“近年來,秭歸經濟社會發展較快,生產和生活污水增多,污水處理廠的規模需要擴大。部分污水處理工藝落后,影響處理效果,也需要改造。”
據介紹,擴建完成后,該廠的污水日處理能力將從30000立方米提高到40000立方米,可處理縣城內約80%的污水,出水水質也將進一步提高。
秭歸北隅,半山腰上,屈姑食品加工廠內散發出陣陣橘香味。工廠的工業污水首先歸集進入附近的西楚污水處理廠,預處理后,再由縣城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
秭歸縣二水廠 攝影:毛翔春
為何要“多此一舉”,讓兩座污水廠來處理工業污水?
吳媛告訴記者:“工業污水的進水濃度較高,需先經西楚污水廠預處理,降低濃度,滿足進入市政管網的標準后,再由縣城污水廠深度處理,確保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同樣的凈化行動,在供水廠里發生著。秭歸二水廠綠化帶下不起眼的廢水處理泵房,正在高效運作。
“老百姓需要飲用健康水源,長江也如此。”吳媛說,自來水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含有泥沙等沉淀物,以前直排長江,如今增設廢水處理環節后,對水生態的影響很小,沉淀物較少的廢水還可回到供水系統中,科學處理后循環利用。
而在污水處理前端,遍布秭歸城區的雨污管網建設,也為三峽庫區打造了另外一張“生態保護網”。三峽集團通過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晴天污水截污工程、市政道路雨污混接改造等,最大限度搜集污水,破解雨污管網因漏接錯接混接等帶來的污染“痛點”。
秭歸縣茅坪河流域治理現狀 攝影:毛翔春
自二水廠驅車南下,約20分鐘后,流水淙淙、清洌可鑒的長江一級支流茅坪河,以嶄新面貌出現。
曾經的茅坪河,“健康”一度堪憂。茅坪河流域綜合治理迫在眉睫,而破題之道,就藏在“五水共治”的方法論里。
河道清淤,鋪填截污納管,搬遷畜禽養殖廠;修建生態堰,增強生態蓄水能力,儲備水資源;清除障礙,疏通河道,提升防洪能力;建設避險生態廣場,傳播水文化;加固岸坡,增設綠化景觀和慢行道,又美又安全……
“治理工程目前雖未完工,但治理成效已肉眼可見。” 高華山認為,未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富的茅坪河流域,將充分體現出秭歸的生態特色,對秭歸的發展意義極為深遠。
碧水東流,青山相對。斜陽映照下,繁榮的秭歸縣城、巍峨的三峽大壩、清澈的三峽水庫連成一線,見證著三峽集團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發揮骨干主力作用的堅定決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