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再次經歷寒潮侵襲,多地出現“斷崖式”降溫,各地供暖供電需求持續攀升。中國節能扛牢能源央企責任擔當,打好清潔能源保供“組合拳”,大力開展迎峰度冬保供工作,全力守護群眾度過“綠色”暖冬。
中國節能所屬太陽能西中區寧城電站運維人員正在升壓站內進行設備巡檢
度電必爭,輸送滔滔綠能
作為清潔供能的實踐者,中國節能多渠道提升電力供應能力,在全力保障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多發滿發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
中國節能所屬太陽能新疆區白城領跑者電站運維人員冒雪巡檢線路
在光伏發電方面,面對低溫、暴雪、強降雨等惡劣天氣,中國節能所屬太陽能公司各電站開啟“抗寒保發保供”模式,結合電站所在地季節氣候特點、設備歷年運行數據、設備特性等,研究制定重點設備檢查方案與應急預案及事故處理細則,加強應急值班管理,持續做好運行監控分析和重點設備專項檢查工作,全力應對寒冬挑戰。
2023年供暖季,中國節能太陽能公司預計將向電網輸送綠色電力約24.17億度,相當于節約標準煤8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34.4萬噸。
在風力發電方面,中國節能所屬風電公司所屬各區域公司根據屬地氣候、供電需求,差異化制定發電效能提升工作方案,確保電力安全可靠供應。今冬明春供暖季期間,風電公司全系統45個風電場預計可向電網輸送綠色電力50億千瓦時,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7%,綠色保供能力將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風電公司大力推進山西壺關、四川劍閣、廣西來賓等地在建項目施工進度,力爭在年底前實現35萬千瓦風電項目并網發電。
中國節能所屬風電青海公司尕海風場運維人員進行110kV妙林1號主變間隔預防試驗
在垃圾焚燒發電方面,中國節能所屬中國環保持續優化完善運行方案,推動各企業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強化負荷管理剛性執行與監測,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應發盡發、多發滿發。今冬明春供暖季期間,中國環保57個垃圾發電項目、3個餐廚垃圾發電項目、4個生物質發電項目預計可提供綠色清潔電能28億千瓦時。
穩定有序,“溫暖”直抵民心
每年冬季,保暖保供都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問題。今年,受寒潮天氣影響,全國多個城市提前啟動供暖,能源保供面臨更大考驗。中國節能超前謀劃、提前部署,多措并舉全力保障民生溫度。
作為國內領先的區域能源供應企業,中國節能所屬節能科技公司提前開展設備檢修并備足生產所需物資,組織生產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進行集中培訓和技術比武,全面提高生產人員技能水平,為供暖季安全生產提供堅強保障。2023供暖季,節能科技公司預計供熱面積2050萬平方米,累計服務用戶19.6萬戶,供熱總量可達745萬吉焦。
同樣發力“綠色供暖”的中國環保,也在供暖季到來前組織所屬企業開展全方位應急演練、完善應急預案、健全綜合應急調度機制,全面提升緊急情況下的保暖保供水平。今冬明春供暖季期間,中國環保5家供暖企業清潔供熱面積為600萬平方米,供熱總量預計可達180萬吉焦。
中國節能所屬中國環保行唐公司運行人員檢查供熱首站運行狀態
風電公司涉及供暖的企業則堅持“冬病秋治”,在非供熱季便對鍋爐、管道、水泵、閥門、變壓器等設備進行“體檢”,積極開展缺陷處理、管網檢修、設備保養,全面排除供暖設施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安全生產良好局面服務保供穩定大局。所屬河南區域公司比政府原定供暖時間提前3天啟動供熱,巧用分時峰谷電價,實際入戶“測溫問暖”;內蒙古通遼永興風電場成立“供暖專項工作專班”,24小時輪班值守,保障轄區1025戶居民溫暖過冬;河北區域公司積極參與“清潔供暖交易”,全年參與量達到9068萬千瓦時,為具備使用清潔能源供暖的11萬戶居民供應綠色電能,用實際行動支持地方新能源供暖事業發展。今冬明春供暖季期間,風電公司清潔供熱面積超1724萬平方米,供熱總量預計可達41.1萬吉焦。
中國節能所屬風電河南區域公司永興風電場密切關注奈曼泰和新城供熱站供熱系統運行參數
能量滿格,蓄足過冬“底氣”
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離不開穩定有序的油氣供應。近年來,中國節能不斷增強能源技術創新能力,在部分地區讓清潔能源供氣發揮了“主力軍”作用。
中國環保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上產生的高溫高壓蒸汽可替代燃煤小鍋爐,供工業企業生產使用。為確保安全供氣,中國環保在供暖季來臨前組織各項目公司扎實、細致做好冬季防凍防凝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確保每一寸管線、每一只閥門、每一臺設備都能經受住寒冬考驗。今冬明春供暖季期間,中國環保16家供氣企業對外供氣預計可達80萬噸。
在重慶、合肥、天津等地,節能科技公司共計運營12座CNG加氣站、2座LNG加氣站、2座加油站,為三地約7100輛天然氣公交車、12700輛天然氣出租車及50000輛社會車輛提供加氣、加油服務。今冬明春,節能科技公司累計將為市場提供壓縮天然氣2100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145萬公斤、燃油300萬升,有力保障市民出行。
冬季能源保供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中國節能將繼續扎實做好清潔能源保供各項工作,護航“綠色暖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