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蜀山區人民政府等共同舉辦的第30屆大氣環境科學與技術會議暨大氣污染防治技術研討會在合肥拉開帷幕。
會上,全國大氣環境領域超過1200名專家學者和行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交流大氣污染防治的最新動態和技術成果,共商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大計。合肥市人民政府和安徽省生態環境廳簽訂“中國環境谷”共建協議。“中國環境谷”新簽約多個重點項目,投資總額50億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正式發布四大公共實驗平臺。
大會現場。合肥市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活動現場舉行了合肥市人民政府和安徽省生態環境廳“中國環境谷”共建協議簽約儀式。
今后,雙方將在培育做強“中國環境谷”品牌、助力產業企業做大做強、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加速轉化、構建全方位生態環保服務體系等4個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同努力將“中國環境谷”打造成為合肥市又一個規模超千億的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標志著“中國環境谷”發展能級邁上新臺階。
在重點項目簽約環節上,“中國環境谷”與多家環境及科技領域企業簽約,投資總額50億元。
本次集中簽約項目更加突出高質量發展主題,項目更具科技含量和創新性,涵蓋了東方融惠環保裝備生產基地、省環境科技集團環境科技智造產業園、合肥市污泥集中資源化處置中心項目、英視睿達華東區域總部、氫鸞科技AEM電解池及制氫系統生產基地和道紀量子科技產業化項目等行業領先的重點項目。
新簽約的重點項目,涉及環保裝備、新能源、地球大數據以及量子檢測等多個先進領域。這其中,既有央企代表項目,省、市產業平臺重點投資項目,也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國獨角獸企業建設項目,更有院士團隊、高校教授最新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也是市廳共建“中國環境谷”協議簽訂后首批落地的產業類項目。這些項目的落地,將為做大做強“中國環境谷”注入新動力。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由劉文清院士、俞漢青院士“雙院士”領銜,是“中國環境谷”集聚高端人才、開展技術創新、發展高端儀器裝備產業的創新高地。
在當天上午的活動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正式公開發布溫室氣體遙感觀測平臺、先進激光技術及環境監測技術實驗平臺、大氣污染物高分辨紅外光譜遙感先進技術研發平臺、環境材料與污染物分析檢測平臺等四大公共實驗平臺,將為全國環境監測和治理裝備研發提供跨學科、跨領域合作交流和共享服務,助力環境領域“專精特新”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近年來,蜀山區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發展契機,借力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支撐,傾力打造環境科技創新和環境產業緊密結合的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中國環境谷”。
通過五年的發展,“中國環境谷”內節能環保企業已突破400家,營收超500億元,現擁有國家級和省級環境領域科研平臺近30個,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落地運營,規模120億的安徽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母基金正聚力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共同打造節能環保產業集聚發展新高地,“中國環境谷”日益成為全國環境產業不容忽視的新興力量。
“隨著市廳共建協議成功簽訂、重點項目簽約落戶和公共平臺的正式發布,必將推動各方開展更深層次的交流合作,為加快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特色鮮明、科創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持續注入強勁動力。”蜀山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蜀山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發揮多個“國字號”平臺賦能優勢,聚力打造“全科環境醫院”,努力成為國家減污降碳環境產業創新源頭、關鍵裝備來源中心,為全國乃至全球大氣、水、土壤、固廢等環境問題治理提供更加豐富多元、優質高效的“中國環境谷”方案,為全面建設美好安徽、推動美麗中國建設貢獻蜀山力量。(陶偉)
評論